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指物论》发微刘恒健公孙龙子的《指物论》玄奥难解。庞朴先生曾经不无感慨地说:“《公孙龙子》是诸子书中最难读的一本,而《指物论》又是《公孙龙子》中最难读的一篇”。①张岱年先生也认为在《公孙龙子》诸篇之中,《指物论》“讹夺最多”。②《指物论》为何如此难解...  相似文献   

2.
通过逐层剖析公孙龙《指物论》,认为该文的本意是指:事物的名称以及人对事物的陈述之“指”,皆可以为“非指”,而作为人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所处的社会地位及其职责,即“名分”之“指”与前者不同,它是与人俱生的;因此,“名分”之“指”不可为“非指”。公孙龙作此文的目的在于为“礼崩乐坏”下的“名分”正名。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公孙龙本篇中的一个重要哲学范畴“指”在上下文中的分析,确认它作为理性思维的存在体在公孙龙先验的认识论和本体论中的重要地位。指的物化为“非指”,与物相结合为“物指”。因此,物指包含非指,非指对应指。物是自在的自然,物指则是为我的自然。非指是精神之物化,物指则是自然的人化。通过指,认识主体和客体产生联系。  相似文献   

4.
《公孙龙子·指物论》疏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指物论》的思想素材突出于墨,它是针对墨家的指物观而作的,其文体不是客难主答式对辩体,而是立、破相间的驳论体式。在对《指物论》作解的同时,从现代符号学的角度,提出了对于《指物论》的新认识,指出《指物论》乃是一篇论述名物关系的符号学专论  相似文献   

5.
先秦语义经典论著《指物论》周建设从语义学观点看,公孙龙的《指物论》是我国先秦时代一篇重要的语义经典论著,其价值只要与酉方有关语义理论略作比较便可以显现出来。西方的逻辑学家语言学家一直关注着语义问题,其中意义与指称问题尤为引人注目,可以说它是语义学的核...  相似文献   

6.
公孙龙的枟指物论枠是一篇研究指称性质和功能的文章。枟指物论枠中的“指”有两种不同的意义 :一是指称行为 ,二是指称对象。“物”也有两种不同的意义 :一是指潜存的不可判分的存在之场(混沌) ,二是指具体有形之物。公孙龙又进一步区分了指称行为的两个方面 :作为可观察到的指向动作与作为不可观察的分殊行为。当我们指向潜存的不可判分的存在之场 ,被指的那个域就与其他东西区分开来 ,成为具体有形之物 ,这便是作为分殊行为的指称行为。很显然 ,凡具体有形之物 ,都是指称对象。作为分殊行为的指称行为不是指称对象 ,而是具体有形之物成为可能的条件。但作为可观察到的指向动作的指称行为却是指称对象。  相似文献   

7.
从语言表述上看,<指物论>与以对辩体写成的<坚白论>、<白马论>和<通变论>三篇,写作风格迥异,并没有表现出主客双方之间的对诤风格.从研究内容上说,它明显是针对<墨经>的指物观而作,核心在于阐明名物关系.因此,<指物论>并不是对辩体.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现代数理逻辑的演算系统为依据,对中国古典逻辑名著《公孙龙子·指物论》的内在逻辑结构,尝试作了解析。文章认为,从《指物论》的逻辑结构中可以发现“物莫非指”命题具有广泛内在含义。《指物论》在逻辑上很好地运用了假言连锁、归谬法、反证法等推理形式,从而阐述出了深刻的哲理。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学者具有高超的逻辑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9.
《山鬼》在《九歌》中是比较特异的一篇。自来注家,对于它的辞志二端,歧说纷纭,莫衷一是。近读《楚辞》,我有些不成熟的看法,兹提出来就教于方家。在《山鬼》中,屈原运用空灵幻设的诗笔,叙述了山鬼追求爱情,从满怀希望到非常怨忿的过程;刻划出姿容美丽,内心世界极为丰富,情态缠绵悱恻的少女山鬼形象。结合屈原的身世和他的其它作品抒写政治情怀的特点,不难看出,《山鬼》反映了作者在政治上的遭际变化。在我所寓目的十余种有关《楚辞》的研究著作中,清初林云铭《楚辞灯》是较早试  相似文献   

10.
一、“指”的符号学意义公孙龙子《指物论》,中的“指”,素无定诂。宋谢希深以是非释指,金受申判之为“甚迂拘”,以其牵强,从之者甚寡,姑且不论。此后,有以“指目”释指的,有以“代名”释指的,有以“物德”释指的。任继愈以属性释指,栾星倡共相释指。以上种种,除是非说外,其余诸说归根到底都是在名实关系的窠臼之中去探讨指物关系。不过,受近代西方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一些论者又从名实关系(或者概念与其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关系)中引申出本体论解释,在《指物论》中强加进了物与指  相似文献   

11.
西方《指物论》研究经历长期的发展,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早期学者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于对《指物论》的译介.随着研究的深入,尤其是具有逻辑学背景的学者的加入,研究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对其中的核心概念"指"以及对整个文本进行哲学层面的解析上来.开展研究所使用的方法,也从最初单一的文本解读,发展到后来的现代逻辑、分析哲学等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公孙龙子》的诞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该著作包含了与当今相似的语义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区别了指认对象与指认结果不同,客观事物被指认后内化为精神意识范畴的内容,语义存在于人的内部世界。其次,认识到了人的感觉器官是外部世界内化为语义的重要途径,并有了初步的语言分类雏形。最后,围绕"物""实""位""名"四者关系形成了独特的公孙龙语义学体系,对先秦时期语义研究乃至语义学整体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徐斡汉末哲学家、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伟长,北海(今山东寿光县东南)人。其所作《中论》历来被视为宣扬儒家道德论的学术著作,无人顾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因此,结合徐斡所处的历史状况,社会思潮与当时的文化心理去辨识《中论》的产生及对其文艺观之影响,殊为必要,而择此研究课题,还须从魏文帝曹丕对徐斡的两则评论谈起。一、从曹评谈《中论》的产生及性质曹丕对徐斡的第一则评论是作于建安22年的《典论·论文》,首次提出“建安七子”和对七子文学风格的分述:“王粲长于辞赋,徐斡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  相似文献   

14.
《水浒传》一百单八将排座次,不是一般英雄传奇那种以武功定名次的江湖型排法,而是具有鲜明廓庙型的政治自足体特色,是宋江高超领导才华的充分展示,是梁山好汉全伙受招安得以实现的体制和观念的保障。梁山座次表是我国传统政治意识积淀的典范形式。  相似文献   

15.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这是盛唐诗人高适代表作《燕歌行》的结句.句中的“李将军”到底指谁?千百年来,以“李将军”为李广之说占统治地位;虽也曾有人以为“李将军”是指李牧,但因无具体论证,故未引起重视.而建国以来较有影响的唐诗选本,则均取“李将军”为李广之说. 高适的这个“李将军”究竟指谁而言?细玩《燕歌行》全诗,并以高适其他诗歌考之,可以肯定,“李将军”是指李牧而非李广. 先从《燕歌行》诗本身来看.《燕歌行》全诗二十八句,每四句一层,作者把深广复杂的内容按照将士辞家、行军、激战、战后屯戍的脉络贯穿起来,而结句的语意,是承接第五、六两层的,这两  相似文献   

16.
指物关系被称为中国古代逻辑的指称理论,指物之间既存在本质的区别,又具有密切的联系。伍非百先生在《公孙龙子发微》中将“指”阐释为“能指”、“所指”、“指所能指之指”三种涵义,“指”、“非指”正反两个层面;而将“物”阐释为具体存在的个体,具有其独到的见解。研究伍非百先生的指物思想对于挖掘民族优秀逻辑文化遗产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公孙龙(約生于公元前三二○年左右,死于二五○年左右),是名家离坚白派的代表人。他的世界观、认识論和邏輯思想三者是一致的,他的邏輯思想是他的世界观、认识論的具体应用。因此,要想了解他的邏輯思想,必須首先了解他的世界观和认识論;而要想透彻地了解他的世界观、认识論,也必須了解他的邏輯思想。可見,三者应該合着叙述。因为篇幅关系,本文先讲他的世界观、认识論;在《公孙龙的邏輯思想》一文里,再讲他的邏輯思想。  相似文献   

18.
鲁迅曲笔的形成 ,受我国史学和美学传统的影响 ,但更受制于当时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鲁迅运用曲笔 ,既是自觉的 ,又是被迫的 ,他把曲笔作为对敌斗争的一种武器。研究鲁迅的曲笔 ,不是要学习鲁迅的隐晦曲折 ,而是要学习他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继承我国优良的文学传统 ,克服文学创作中的平板、直露和肤浅 ,不断丰富文学创作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9.
柳湘莲人生悲剧索解关四平陈默柳湘莲是曹雪芹以大匠运斤的功力,几斧子砍出来的奇男子形象。虽着墨不多,但在全书中却有着不可替代的艺术作用和丰厚的文化意蕴。此前,论者对这一人物评价偏低,且多有误解之处,故本文拟将其置于传统文化背景上,置于整体形象系列中,进...  相似文献   

20.
《文木山房诗说》以“后妃”为题,专就《关雎》诗旨做一般性的理解和认识。虽无特别的见解,但对于我们了解、研究吴敬梓的文化思想有相当佐助。概言之,吴氏倾心于传统“经学”之术,仍不贰乎儒家道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