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的新时代.科技进步与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研究当前国际建筑业技术创新的新思路,这对于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无疑是大有益处的.通过研究,以便确立和实施我国建筑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新战略,推动我国建筑业的科技进步与创新,从而抢占技术创新的制高点,并在日异国际化的建筑业市场站稳脚跟,求得发展.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国家强盛的源泉,是民族复兴的基石,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推动科技进步、坚持科技创新已成为新时期我国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强国必由之路,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抉择。随着竞争环境的日趋激烈,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技术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大型国有建筑企业作为计划经济时代推动国家建筑业发展的历史功臣,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依靠自身,力争发挥更大的作用。应加强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运用好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与方法,走出一条适应社会变革与市场发展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4.
赵喜洋  石磊  余谦 《管理学报》2021,(3):402-409
将企业创新系统界定为由技术创新子系统与商业模式创新子系统构成,基于B-Z反应模型,建立由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企业绩效协同演化的序变协同模型;同时,基于演化方程组的仿真分析,描述了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演化关系,以及二者序变协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创新系统之间存在协同演化,协同演化的结果取决于演化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慢弛豫参量;技术创新会推动商业模式创新的发展,随着商业模式创新水平提升,也会推动技术创新的发展,同时二者会使得企业绩效不断提升;为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协同发展,企业应做到多层次实施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保障二者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学界的讨论来看,对创新系统的研究主要分为几个层面,如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等。本文对这些层面的创新系统进行了比较讨论。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在国家层次上推动创新的网络互动系统,体现国家战略目标和意志。区域创新系统是在区域层次上推动创新要素的发展与互动网络的形成,体现区域发展战略目标。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则突出了在区域层次上推动以技术创新与发展区域专有技术为主的网络互动系统特性,是发展区域创新系统的基础性阶段。对于中国的各个区域而言,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空间较小,产业政策必然更多的是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区域创新系统宜突出其技术创新体系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和创新愈益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依靠科学技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愈益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战略选择,科学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愈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我国已进入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科学技术作为解决当前和未来发展重大问题的根本手段,作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内在动力,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愈益凸显。按照党的十六大要…  相似文献   

7.
光明日报编者按:如何因地制宜地探索自主创新的节约型发展道路?重庆市牢牢把握中央部署“军转民”和“军民结合”的战略机遇,近年来始终以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为核心,“军民结合促创新”。他们的经验,特别值得财力相对有限又急需通过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省市借鉴。  相似文献   

8.
我国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方向、路径和战略重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成为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实施技术创新是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必然和必要选择。在分析了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基础上,提出我国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的基本思路、技术创新的方向和技术创新的路径;最后,着重阐述了我国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的战略重点-构筑区域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9.
张国圣 《科学咨询》2005,(23):16-18
光明日报编者按:如何因地制宜地探索自主创新的节约型发展道路?重庆市牢牢把握中央部署"军转民"和"军民结合"的战略机遇,近年来始终以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为核心,"军民结合促创新".他们的经验,特别值得财力相对有限又急需通过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省市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加强企业的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重视科技人才,促进产学研结合,形成技术创新机制,走集约型和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指导方针。为了贯彻这一指导方针,也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挑战,本文以我公司的实践为例说明,国有企业要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经营效率,必须创新现有的以物为主企业管理体制,努力探索以人为主的知识管理体制。因为,根据企业发展的实践民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企业的科技进步与体制创新必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一.知识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11.
李文江 《决策探索》2011,(12):29-30
众所周知,日本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废墟中迅速发展起来的国家。其发展经验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和日本近似,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因此,研究日本政府在促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对实现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推动我国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日本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废墟中迅速发展起来的国家。其发展经验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和日本近似,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因此,研究日本政府在促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对实现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推动我国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中药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毅 《管理与财富》2008,(11):35-35
通过对中药现代化当前面临的形势、存在主要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中医药协调发展,加快产业技术创新等七项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战略,为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高技术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是高技术企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支撑,技术创新是组织创新的动力和源泉。但在高技术企业中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往往不相适应、不相匹配的现象,阻碍企业创新效率和持续发展。本文以我国的高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研,结合相关性权重法分别测度了组织创新状态与技术创新状态,基于效用理论构建了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匹配状态的测度模型,对匹配参数和最佳匹配状态进行了求解,并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技术创新各项部署,落实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按照加快推进四川省"5+1"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重点放在企业创新发展工作的要求,在这个炽热夏季,由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四川省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四川经济日报社联合开展的第三届四川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能力100强和13家行业研究单位联合主办的"四川制造好产品"评选申报工作已火热启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创新驱动已逐步取代要素驱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从现阶段来看,传统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没有改变,但与高新技术产业相比,传统产业企业技术创新严重不足,依靠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价值扭曲所带来的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生产的是大众化或相对落后的产品,其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产业集中度不高。该文借鉴台湾地区观光毛巾厂的成功经验,探讨福建省传统纺织业的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以便更好地推动两岸传统纺织产业转型。  相似文献   

17.
王艳 《经营管理者》2009,(21):70-70
在新的历史时期,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现在已经到了企业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推动发展的历史阶段,管理创新已成为企业能否保持持续平稳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从管理观念、管理组织、管理体系、企业文化等几个方面探讨现代企业中管理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针对江西建筑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不容忽视,行业内企业组织不合理,科技进步缓慢,技术装备落后,资产负债率偏高,拖欠工程款现象尚未根本解决,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工程中标价持续趋低等,已严重影响建筑业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9.
跨国公司技术溢出对我国企业创新产出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作为最大的外资流入国,外资推动某些产业发展的同时,能否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技术溢出对自主创新会产生何种影响仍有待研究.论文在技术溢出、企业创新能力理论的基础上,对外资技术溢出、东道国企业创新产出结构、吸收能力、技术差距等各个变量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形成概念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结合调研数据,证明了跨国公司技术溢出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原始性自主创新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正确理解和把握《科普条例》的时代内涵,不断为科技创新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科技竞争已成为国际综合实力竞争的焦点。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是科技进步表现的两大特征,相辅相成,并驾齐驱,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新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