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7 毫秒
1.
高梓梅 《中州学刊》2006,(3):249-251
道教信仰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民众的文化心理,与民众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道教长生不死的神仙信仰、消灾辟邪的法术等渗透在民众的精神世界里,表现在民众的口头创作中,使民间叙事文学浸染上浓厚的道教色彩。民间叙事文学中的道教信仰蕴含着民众的心理指向,表达出民众欲超越生存局限的生命律动。  相似文献   

2.
文学研究会以真挚的人道主义态度,试图推动小说逐渐靠拢民众、启蒙民众,因此"民众文学"作为启蒙民众的必要手段,首次在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文学旬刊>中引发大讨论,其探讨内容主要涉及到"民众文学"的写作方式、"民众文学"和文学的关系等问题,讨论者都认识到"民众文学"的重要性,更可贵的是,他们还意识到"民众文学"可能会剥夺作家自由创作的个性特点,也有可能会使作家丧失启蒙姿态而流于世俗.虽然这次讨论没有结论性的成果,但是留下的问题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3.
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关注民众乐生问题,是韩非治国思想的重要内容。韩非认为,所谓乐生就是快乐地活着来干合法的好事,同时也为爱惜身体不干那些非法的坏事。韩非把民众乐生和国家治理统一起来,认为使民众乐生是国家治理者的责任;只有民众乐生,才能实现君主对国家的治理;民众乐生是君主治理国家的理想局面。国家治理不能允许民众不乐生,国家治理不能让民众不乐生。  相似文献   

4.
民众教育馆是民国时期实施社会教育的主要机构,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一般民众和基层政府甚至民众教育馆内工作人员对创办民众教育馆的认识出现偏差、地方势力插手民众教育馆人员任用、民众教育馆职员待遇较低等诸多问题,因而就其实施社会教育的总体效果而言,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社会教育人士的主观愿望和社会期待仍存在相当大的距离。  相似文献   

5.
民众与救亡的互动:邹韬奋抗战思想的两个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邹韬奋把救亡的立足点定位在民众。在发动民众,调动民力,集中民智,实行民众立宪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主张。论析他的民众救亡思想,应把握它特定的历史发展脉络,发现它所蕴含问题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盐文化与民众的物质生活——以四川省自贡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文化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本文以四川省自贡地区为例,从盐的生产、运销、使用三方面对盐文化与民众的物质生活进行探讨,认为盐文化事象不仅产生于民众围绕盐的物质生产、生活,而且它们体现了当时的盐业生产和民众生活,并且与民众的物质生产、生活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政府绩效评估的民众基础及其改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孟华 《东南学术》2005,(2):29-32
西方国家的政府绩效评估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民众的监督与支持是这一实践产生并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分析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的民众基础状况,探究这一基础对政府绩效评估的影响,并针对民众基础发展的瓶颈提出了改善措施.作者指出,在目前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民众基础相对薄弱,民众监督政府的意识与行为欠缺;而民众的持续监督与支持不但有助于政府形成公共责任机制,而且也能从政府外部为这一实践的推进提供积极的社会和舆论基础.薄弱的民众基础是中国政府绩效评估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阻碍,它不但不利于绩效评估的健康推进,也不利于这一实践的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找到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改善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民众基础.  相似文献   

8.
民众话语权是指民众在充分了解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自愿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理性表达,合理监督,对公共决策产生实质影响并获得及时反馈的一项基本权利。无论何种形式的协商民主实践都必须以一定程度的民众话语权实现为前提,但民众话语权的实现并不必然意味着协商民主实践。多数协商民主研究将协商民主与民众话语权联系在一起,以民众话语权为逻辑起点符合协商民主下一阶段研究需要。  相似文献   

9.
国民党自组建南京国民政府后,为巩固统治,将权力触角伸向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茶馆也不例外.为了改良茶馆,也为了意识形态向社会的广泛传输,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民众教育运动蓬勃发展之际对茶馆展开空间重组,由此,民众茶园在全国兴起.从名称、布局、设施到举办实业,民众茶园展开了由内而外的空间重组.民众茶园的空间重组并没有达到改良茶馆的真正目的,抵挡不住民众陋习的力量;但对于民众教育的推进,其意义又不能一味地被抹杀.  相似文献   

10.
两岸关系研究语境下台湾民众的"认同"有其特定的内涵,对台湾民众认同的研究要运用多种学科视角进行观察分析,其中从社会学角度对台湾民众"社会认同"的研究有助于较为客观地把握当前两岸关系及民众心理变化的脉动。基于此认识,首先从纵向角度梳理了台湾民众认同问题的产生及其"国家认同"意识的变迁;接着着重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民众认同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从横向角度,以对2008年以来福建台商社会认同的实证研究为例,描述台湾民众复杂的社会认同现象及正在发生的微妙变化;最后提出"在绵密的两岸双向交流中夯实台湾民众认同的社会基础",构建两岸共同认同,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11.
政府信任是指民众在与政府组织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对政府组织能否承担公共责任、实现公共利益与目标的主观感知和判断,这种主观感知和判断影响民众对政府的情绪和民众对政府的行为反应。在心理学的视角下,这种个体对政府的主观感知和判断可以称为政府信任感。政府的绩效、民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程度、社会文化、媒体以及人口统计学变量都会影响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从个体的的层面出发,民众的政府信任感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具有风险性的政府信任行为的结果使得民众不断更新对政府的信任感。政府信任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各级政府部门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不断提高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  相似文献   

12.
民众情绪变化与抗议二十一条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问题作为一种宏观的长远利益,难以成为一般民众关注的焦点。而要将少数精英首先觉悟到的利益转化为广大民众的共识,激化民众情绪,形成社会运动,舆论起着关键的作用。一战爆发后,从舆论上看,国人大体持局外中立观点。日本出兵山东之际,事态愈发严重,但能启动舆论工具的文化人对山东权益归属尚存希望,民间反应主体商界力求平稳,仍未能引发大规模民众示威运动。直到日本二十一条要求逐渐公之于众后,民众情绪才愤激起来,但由于当时号召民众奋起斗争的观念对寻常百姓的鼓动作用终归有限,激发民众情绪激越化的因素单一,文化人反对采取过激行动,以及商界倾向采取平稳的运动方式,决定了民众抗议日本二十一条要求运动迅速走向平静的发展样态。  相似文献   

13.
莫子刚 《贵州社会科学》2008,218(2):120-125
抗战时期,出于贯彻政令、发动民众起来完成抗建使命等方面的考虑,国民政府进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民众教育运动.贵州省国民政府在这方面的举措是颇能体现其实施过程和进行情况的.整个抗战期间,它依据国民党中央的旨意和贵州省情,采取了广设民众教育馆、普立民众学校、重用巡回施教车以及认真编选教材等政策措施来发展民众教育.这些政策措施是十分全面和周密的.尽管有立场出发点等方面的明显弊病和不足,但无疑对贵州民众及其社会发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民众评价活动通过众多个体评价活动的“无机方式”体现出来 ,具有盲目性。这就为民众领袖和权威机构对民众评价活动的误导提供了可能。由此引出民众评价活动中的“悖论”问题。言论自由是解决“悖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以文学研究会《文学旬刊》为中心的"民众文学"论争,是在启蒙精神规约下对普通民众和文学关系问题进行的一次深入探讨。参与者都认识到了文学"民众化"的必要性,试图提出建构"民众文学"的切实方法。论争中凸现的一些问题和困境是文学"民众化"过程中必然要面对和解决的,对于此后的文学"大众化"具有启发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历史人物传说中渗透着民众的文化心理 ,包括对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审美情趣以及风俗习惯的认知 ,探讨历史人物传说中的文化心理 ,可以了解不同时期民众的文化心理倾向 ,懂得民众的爱憎 ,掌握民众文化心理对事物、对历史的认识规律 ,从而促进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民众信仰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转型期中国政治、经济层面的问题必然反映到当前中国民众的精神层面中来.当前,中国民众精神层面存在着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社会主义信仰遇到冲击.部分民众对社会主义信仰的缺失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并进行科学归因、合理引导.当前导致中国部分民众社会主义信仰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挫折带来的影响,也有中国社会主义沧桑历史中极左思想对民众的心理影响的阴影,还有现实中国所出现的矛盾在人们心理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推动民众“出钱出力”,报效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民众献金政策。四川省政府、成都市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制定颁布献金政策,指导民众捐款献金。  相似文献   

19.
蒋建国 《社会科学战线》2023,(2):144-158+282
十年内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注重民众教育运动,通过广泛设立民众教育馆、识字馆、阅书报处、代书处、阅报所、夜校等举措,推动报刊公共阅读的发展,提升了报刊的利用率和阅读率。而针对普通民众尤其是少年儿童的读报指导运动,进一步推动了报刊阅读的大众化。通过公共阅读活动,民众对报刊的认知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公共阅读场所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使报刊“介入”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民众通过识字、读报,与外部世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民讼官--宋代民众对官员的诉讼抗争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社会民风好讼并非只体现于民众之间,也体现于民众对官吏的诉讼活动中。官员被民所讼与行政能力有关,但更大诱因在于其对民众权益的不法侵害。民讼官的频繁,不仅因为民众维护权益意识的觉醒,也是中央政府的政策使然。豪强与胥吏在官民诉讼斗争中角色复杂,胥吏讼官更多体现统治阶层之间的矛盾,豪民对官员的讼争客观上与一般民众的利益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