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当代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利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最后20年间,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呈现出六大趋势:银行管制放松化趋势、银行经营国际化趋势、银行业务电子化趋势、银行业的兼并和集中趋势、银行业务全能化趋势以及金融创新趋势.各种趋势对银行业自身,甚至对整体经济均存在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和分析这些趋势对入世后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商业银行的业务不断扩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如何有效地控制风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银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所谓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就是按照原则,通过资本金来制约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保持其资产与负债结构的对应,最终实现风险控制的一种管理活动。因而,风险控制是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项基本内容,也是银行业务管理的核心。一、风险控制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银行业潜伏着巨大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它作为现代社会积聚和运营资金的调节器,在对社会资金的运作过程中必…  相似文献   

3.
按照国际银行业的成长发展轨迹,私人银行业务有望成为未来中国银行业新的盈利增长点.2005年以来,外资银行、内资银行相继推出了私人银行业务,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作为私人银行业务后来者的城商行应掌握时机,适时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借鉴SWOT分析法,全面分析我国城商行的内、外部优势和劣势、外部环境带来的机会和威胁.提出了城商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企业要做大做强,成立集团公司是新形势下的必然趋势,然而,对于银行来说,面对集团客户的授信管理仍然没有到位,因此,防范集团客户的信贷授信风险,已成为银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信贷课题。此文分析了集团客户信贷授信风险,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关于网络银行若干法律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银行已成为国际银行业发展的趋势,成为21 世纪银行竞争的主要领域.网络银行业务在突破传统银行业务理念的同时,也对传统的法律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因此,对现有法律制度的革新是新金融情势下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子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现有的档案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电子化的优势已日益突显,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我国国债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 ,商业银行代理国债业务 ,投入极小 ,能够获得稳定无风险的手续费收入 ,有利于提高社会形象 ,稳定客户 ,稳定资金 ,保持业务的发展后劲。代理国债业务的风险和影响是可以承受和避免的 ,商业银行应适当增加代理国债的数量和市场占比 ,实现国债业务的电子化、网络化 ,从而加快个人银行业务的品牌创新  相似文献   

8.
银行是国民经济的血液循环系统,对社会经济活动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随着银行电子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银行业务处理和科学管理决策对计算机的依附程度越来越大,尤其是近年来,各个银行大力开展网络建设,绝大多数银行业务都依托计算机网络来处理。一方面,银行系统计算机网络提供了资源的共享,提高了银行业务处理的效率。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些特点,增加了网络受攻击的可能性。因此,加强银行计算机网络安全,保证银行的资金安全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由于企业内部的资金营运和财务管理基本普及电子化,传统的现金管理模式正逐渐地被一种新的现金管理服务方式替代,与之相应的货币形式也由此而改变,电子货币也随之出现。网上银行在给银行业的发展带来空前的机遇、给客户带来方便和快捷的同时,又给银行业和客户带来相应的负面效应。本文根据网上银行的实际情况,阐述了网上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主要成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发展我国绿色信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信贷是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经济手段,是21世纪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外绿色信贷理论已日渐成熟,赤道原则已成为国际银行业开展绿色信贷实践的操作指南。但在我国,绿色信贷刚刚兴起,机制尚不健全,覆盖面很小,功能远未充分发挥,因此,有必要加强绿色信贷问题研究,大力推进我国绿色信贷机制建设,让绿色信贷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中绽放光芒。  相似文献   

11.
建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有效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当前我国金融业存在的种种风险 ,提出只要强化内部制度控制、建立信贷风险防范机制、加强金融财会基础建设、建立风险分散转移机制、强化中央银行监管、建立社会性风险监管体系并完善金融风险监管考核指标就能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2.
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其特殊性在于它的高风险。而作为整个金融体系的一个环节--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由于其固有的体制特征,释放风险的几率更大,近年来,我国己相继关闭了多家地方性金融机构,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地方性金融机构的风险已成为当前影响金融安全、制约经济发晨、危及社会稳定的一个全局性、普遍性的大问题。金融风险种类繁多,成因复杂,危害深重,备受各金融机构、监管当局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实践证明防范、控制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秩序,需要社会多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3.
金融服务外包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迅猛发展,银行将非核心金融业务外包已成为其缩短经营链、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竞争手段,但银行将金融业务外包不仅能够获得诸多收益,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因此,银行金融服务外包风险控制问题是银行外包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该文主要分析了国家开发银行IT服务外包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措施及经验,并就银行业务外包的风险防范问题得出了启示性结论。  相似文献   

14.
在会计电算化的环境下,传统的审计技术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审计人员应掌握和运用新的审计技术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和工具,这对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随着人口老龄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以房养老"作为养老保障体系的一种有益补充,在许多发达国家获得了快速发展,但在我国推行缓慢,究其原因在于对"以房养老"所带来的风险认识不清楚,这种风险不仅来自老年群体,更多的来自于提供相关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本文从金融机构的视角出发,通过构建"以房养老"风险测量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为金融机构在推出"以房养老"金融产品时降低其风险提供了依据:金融机构应当选择恰当的老年客户,并且加强对风险的预测研究,以降低推出"以房养老"金融产品时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6.
首先对财政金融服务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的协同性内涵及实现机理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与财政金融服务协同性测度基础上,分析了不协同的原因,最后提出促进财政金融服务协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中国既有的财政金融支农服务体系是在适应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客观上存在着巨大的投资风险和不确定性,对财政金融服务的需求与农户存在巨大差异,使得现有的财政金融服务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存在较大的不协同性,客观需要促进财政金融服务创新,使财政金融服务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的需求相协同,而这种协同,实质上追求的是一种新的财政金融服务供求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7.
离岸金融业务借助于“金融创新”在活跃国际金融市场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金融风险。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并不是离岸金融业务与机构,但离岸金融的复杂性与跨国性确实对现行的监管体制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完善和加强离岸金融的国际监管法律制度势在必行。国际社会除了采取传统的监管措施之外,还应就国际监管合作达成共识,发挥国际组织在操作技术设计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给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然而,高效生态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需要金融业多层次、全方位的大力支持。目前黄三角地区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体系不够完善,金融产品与服务缺乏创新,无法实现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因此,应不断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完善金融机构体系,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建立起相应的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加入WTO后 ,外资银行开始大规模的参股中资银行 ,这一方面有利于中资银行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会给国内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带来较大的风险。加强对外资银行在华并购行为的监管也成为立法关注的焦点。 2 0 0 3年 12月 8日颁布的《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为外资银行并购中资银行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但是在诸多方面还存在不足 ,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在金融强国目标与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数字金融平台快速兴起并将算法技术深度应用于传统金融行业。数字金融平台是数字金融与平台经济的融合产物,其通过输出技术或提供场景与金融机构开展合作活动,具有天然的技术偏好与金融属性,有效促进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数字化与普惠性。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不是非此即彼的结果,而是利弊同在的产物。通过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发现,算法技术深度应用于数字金融平台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误差或测不准(算法黑箱),具有不同于传统企业的太大不能倒、太多不能倒、太强不能倒的系统性风险特征,并在三方系统(平台端、用户端与监管端)形成了算法黑箱风险:算法黑箱具有平台迷雾风险,阻碍平台端的稳定发展;算法黑箱具有技术遮蔽风险,加剧用户端的风险缺陷;算法黑箱具有监管真空风险,制约监管端的公权治理。因此,为实现金融强国的目标,防范化解数字金融平台算法黑箱的系统性风险,基于三方控制理论与国际算法黑箱风险的系统治理经验,我国应当从三方系统(平台端、用户端、监管端)构建数字金融平台算法黑箱的系统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