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着重探讨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分析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外部环境,并提出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境的观点。同时,对建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机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响应“双高计划”建设与加快推动教育强国发展的职业教育改革机遇与挑战背景下,积极探索本区域“中高本”一体化贯通培养体系是职业院校的核心任务。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政策导向和逻辑机理,以及黑龙江“中高本”一体化贯通培养体系的发展瓶颈,以期揭示其内在机制,并提出“中高本”一体化贯通培养体系的优化方案,以期持续高质量地培养和输送具有较强技术技能的“工匠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2021年12月28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举行座谈会,研讨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本期精选部分学者发言以飨读者。学者们认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构建和深化区域国别学已是学科体系建设十分迫切的任务。从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和学科发展规律来看,推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有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应进一步明确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内涵、基本理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建设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估标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区域国别学与政治学、外国语言文学、世界史等邻近学科融合发展,发挥学科交叉的创新力量。在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框架内,需进一步探索二级学科设置,切实加强区域国别学理论与方法,大国与发达国家、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社会等方面的研究,丰富区域国别学的知识供给,满足国家安全和发展需要,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以培养国家支柱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以校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地域支柱产业发展为平台;以学风建设、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抓手;以鼓励考研考证,提升学生学习档次为手段,重点探索支柱型创新人才教育模式;深入研究构建支柱型创新人才培养环境;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研究制订支柱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研究支柱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教师素质是影响高等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建设一支具有“双能”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双创型”人才培养和现代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双创型”人才,对高等农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针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创新意识不强等限制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从师资引进、师资培养、生产实践锻炼、产学研实训、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建设“双能型”师资队伍的途径,为高等农业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提供师资保障.  相似文献   

6.
卫生事业管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公共管理学科建设过程的核心主题之一,在新文科建设视阈下合理界定卫生事业管理拔尖创新人才概念内涵和构成要素、厘清拔尖人才培养与新文科建设间的关系,对有效促进卫生事业管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丰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学术、学科和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新文科”建设内涵出发,聚焦卫生事业管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对拔尖创新人才特征进行了总结,提出要着重突出管理实践、决策咨询、科学研究、教学等能力的差异化培养,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创新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建构逻辑、优化“六位一体”培养方案、重塑培养机制、构建多方协同育人保障机制的人才培养实践逻辑,以期为学校相关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工科发展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针对目前国内高校工科人才培养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模式;凝练本硕博一体化八方面内涵;形成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顶端需求为目标,系统优化设计学科方向与专业基础相适应的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体系;基于学生兴趣和能力,建立符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3+X”动态调整机制;构建了激励学科和科研优势资源投入本科生培养的内生动力机制;立足服务国家科研育人,创建了以重大项目研究需求为导向的强化研究生素质与能力贯通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分工协作,共同培养21世纪的外语人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满足 2 1世纪对外语人才的需求 ,我国教育部和新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提出了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奋斗目标。本文认为 ,仅培养“复合型”不够 ,还应当注重“应用型” ,并改造原有的“知识型”和“研究型” ;现有各类院校的外语专业之间应当分工协作 ,各自有所侧重 ,共同来培养 2l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类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经济与社会的全球化对高等工程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国际化的新要求。针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提出应瞄准国际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行业发展为引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育人育德并重,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以“立足本土、中外融通”为原则,构建中外教学内容合理对接的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并基于“学校—企业—学生”共赢的理念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0.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已经成为目前关注的重点,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点则是体制机制的创新,这也是国家赋予武汉城市圈“先行先试权”的核心所在。武汉市在“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的体制机制创新包括: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降低经济运行的制度成本;建立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和创新教育培训体系;深化企业制度改革和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金融创新和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在简要介绍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设置和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的构想,对培养符合新世纪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合格人才”以及提供“人才保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改革是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端应用型人才模式为主,校企协同育人的方法为辅,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来构建新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目标.本文提出以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建设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数字仪器为特色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信息技术为先导,规划科学学科方向,开展新的教育模式研究,以校企产学研基地为基础,协同创新;构建以产学研平台为基础、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校企联合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我国数字产业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3.
结合中国正在实施的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对高等教育所产生的历史性变化,以及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运用文献研究方法,提出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思路与措施。认为大学应培养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针对其人文和科学素养培养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以此建立科学人才观为指导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4.
广州大学提出“服务荣校”办学理念,旨在寻求地方大学服务地方发展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双赢”。通过改革服务工作体制和人才培养机制,学校拓宽了服务渠道,锻炼了教师队伍,为全面提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创造了新的有效途径,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5.
集成电路专业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行业关键问题,培养具有芯片设计(EDA)、芯片材料和工艺、装备研制等创新与创业能力的人才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础。系统地研究了我国集成电路专业的设置及演化历程,分析了人才培养及专业定位,进而以北京邮电大学集成电路专业为例,面向国家对本领域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立足北邮科研特色,提出了“思·专·创”创新人才融合培养模式,在大思政教育格局下,建设“三位一体”思政育人体系、“一核多元”专业能力培养体系、搭建“三载体”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16.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对高校创新型人才的特征界定入手,概述新形势下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而提出围绕该目标所构想的培养机制:更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观念、突出创新型人才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机制、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建立以创新教育为主导的教师评价机制、创设能使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7.
师德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高校师德建设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机制,如目标机制、动力机制、导向机制、体认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8.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这是推动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动力,也是推动云南省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新契机。云南主动服务并融入国家战略,高质量实施RCEP,需要培养区域性国际化人才,包括创新型研究人才、高水平应用人才和复合型商业人才等。分析RCEP框架的区域性和人才需求,明晰区域性国际化人才内涵;协同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大主体,即运用三螺旋理论构建区域性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制定战略支撑与发展环境相辅、国内外人才培养资源相融、人才流动和聚集效应相宜、“3n”螺旋与“3n”网络相协的区域性国际化人才驱动策略,为云南培养高质量实施RCEP、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优质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高等学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其首要任务就是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人才。为此,应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从建立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体系、课程体系、教学制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保障体系五方面构筑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机制,搭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一世纪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既存在发展机遇 ,又面临严峻挑战 ,单一培养“英语教育工作者”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必然向培养具有多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方向转变 ,高师英语专业可采取“3+1”式、“2 +2”式及混合式等培养模式 ,造就“文理兼容”、“通专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