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国时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不仅大大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铁路旅客的乘车环境与旅行生活.较为舒适的车厢环境与便捷通畅的旅行生活很快便形成了民国时期较大规模的观光之旅、考察之旅、文化之旅、科考之旅等旅客群体.但是在民国时期的特定环境下,旅客也必须得面对一些复杂的局面.与此同时,铁路作为近代以来出现的一种交通工具,又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当初社会的一些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
在胶济铁路动工建设的前一年,德国工程师盖德兹受礼和洋行委托到山东考察铁路建设条件,并将考察结果写成《山东省考察旅行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旅行路线、铁路线选线、铁路工程建设、机车车辆、铁路建设成本和效益估算、衔接线路分析、贸易和交通及财务管理等方面。该报告为后来的胶济铁路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而其中关于铁路线选线、铁路工厂选址及桥梁建设等方面,又与实际建设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3.
现代专题博物馆室内设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海铁路博物馆室内设计的分析和思考,对现代博物馆室内设计的审美取向与文化价值提出了一些见解,采用了一些新的表达手段和方法,将单一的视觉空间升华为“视听空间”,力图为现代专业博物馆的室内设计意境的创造找到新的路子。  相似文献   

4.
"文化"一词可以被简单地表述为人类生存适应的稳定机制和积累结果,而"旅行"一词则可以被简单地定义为人及其意识在时空之中的非日常移动过程。文化的种种本质属性,决定了它与旅行的无法回避的复杂纽结。而旅行的种种本质属性,则决定了其必然表现为一种文化过程。以此定义重新检讨人类的行旅活动,许多以前为人忽视的层面与意义遂自然而然地浮现了出来,旅行与文化的深层关系同时也在两个概念的重新定义中得到了彰显。  相似文献   

5.
旅行文学源远流长,但旅行文学长期以来被视为亚类文学,被主流批评话语所忽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旅行文学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家的重视.旅行文学批评主要以萨义德和福柯等人的后现代理论为研究范式,对隐藏其中的话语权力和意识形态进行剖析阐释.该文从旅行实践与旅行文学的发生、旅行文学对异域的想象性建构、旅行文学与文化身份的关系等方面探讨旅行文学在异域想象与民族身份建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旅行杂志》是中国第一种旅行类杂志,其创刊的目的是为了推进文化和普及旅行。在创刊的二十余年中,杂志从未间断过发行。杂志具有倡导性、时代性、社会性及学术性等四个鲜明的特点,其蕴含的信息为旧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西欧中世纪旅行产生的背景,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西欧中世纪旅行的类型,揭示了西欧中世纪旅行固有的特点,并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生产力发展等方面论述了西欧中世纪旅行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救亡图存近代语境下,晚清知识女性开始涉足诸如游记、政论等原为男性把持的文学类别。《妇女时报》倡导女性"游历",并为女性游记提供言说平台,这在中国女报史上实为首次。细读这些女性游记文本,可见其蕴含的生活史和思想史双重价值:就旅行方式而言,知识女性已由传统社会随夫随父宦游转变为以求学、求职、休闲度假等为目的的"独自"旅行;更为重要的,旅行书写是在媒介叙事的公共属性之外,开创了一个具有私人色彩的言说空间,而知识女性在旅行叙事中所刻意彰显的民族国家意识、现代知识、文明、卫生的自我身份,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近代政治文化对女性日常生活及私人叙事的深度嵌入。  相似文献   

9.
巴金的散文集《旅途随笔》是继《海行杂记》之后的又一部重要游记随笔集,它记述了发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场旅行。这一系列文本特别呈现了当时广州、香港等城市的空间形态、历史风貌和民众生态,勾勒出半殖民地时代中国社会的风情画。在这一系列游记文本中,巴金由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友情、城市、人性、艺术等主题,使这一旅行具有文学和文化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10.
巴金的散文集<旅途随笔>是继<海行杂记>之后的又一部重要游记随笔集,它记述了发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场旅行.这一系列文本特别呈现了当时广州、香港等城市的空间形态、历史风貌和民众生态,勾勒出半殖民地时代中国社会的风情画.在这一系列游记文本中,巴金由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友情、城市、人性、艺术等主题,使这一旅行具有文学和文化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11.
17世纪英国女作家阿芙拉·贝恩的《奥鲁诺克》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旅行小说,作家以欧洲的罗曼司和民族志为叙事模式,创造出英国乃至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高贵的野蛮人的文学形象。小说涉及的一系列前瞻性问题,诸如西方现代性的展开、帝国地理空间的扩张、不同民族和文化间的交往,以及文明/野蛮、主人/奴隶、自我/他者、“新异”美学的建构等,在我们这个跨文化交往时代里,有着持续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为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王士性与徐霞客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长期而广泛的旅行和游历,但他们的旅行情况不尽相同.宦游与私游这两种不同的旅行方式使两人在出游时间、旅行路线、交通工具及饮食、住宿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这些旅行上的差异又对他们的著述和成就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两人著述对后世的影响和社会对他们的评价大不相同,这与中国重经验轻理论的文化传统有关.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我携老伴儿赴美自助旅行,坐着美铁火车,沿美国、加拿大的国境铁路,用了46个小时,横跨美北七州,行程3540千米,历经3个时区,进行了一次从美国的西海岸到五大湖的火车旅行。  相似文献   

14.
西方文学中的精神旅行,往往起因于作家无法通过旧有的、根深蒂固的地方传统来理解现实,而在旅途中对比观照,幻想未来美好生活和正义社会本质,对自身的文化建构有着积极的意义。在美国文学史上,从早期民族文学身份的确立,到现当代作家价值观的成型,常以西方文化传统中的旅行主题为载体。正是以欧洲旅行和西部旅行为参照,旅行主题在美国文学演变中逐渐形成一些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翻译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旅行,是文本从主方文化去往作为他者的客方文化的跨语际旅行.以旅行理论为参照,以进入历史的方式面对翻译这一文本旅行的过程,对美国历史上产生巨大影响的两次《史记》英译过程展开基于历史语境的个案对比分析,有助于在历史状态中认识差异性,获得对翻译与文化语境之互动关系的更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6.
旅行的意义在于借助空间的力量舒展生命,自由是其根本品质。它具有反动物本能和反世俗原则的特性,徒步行走是旅行的本意。旅行者需要同情和梦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旅行与游览、漂泊与流浪、身游与心游这三类基本旅游文化形态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旅游主体身心自由与否是旅行与游览的分界点。漂泊与流浪都属于无终点的旅行。在漂泊中,主体文化心态是封闭的,价值取向是退缩的,以乡愁为标志构成了它的伤别、怀乡、寻根三部曲;流浪在文化心态上则是开放的、拓展的,它是一曲生命力量的赞歌。身游是一种现实之旅,要求亲历性、亲验性;心游则是历史之旅、精神之旅,在心游中,旅点总是旧的,而旅线却是新的。  相似文献   

18.
亨利·詹姆斯的一生,是在欧洲旅行中度过的。因此,欧洲旅行成为他的小说中显在的叙事特征。在詹姆斯的欧洲旅行叙事中,主人公不管是天真烂漫的美国姑娘,还是具有一定世俗阅历的中年男人,都在欧洲文化认知的路途中付出了某种代价。《黛西·米勒》中的米勒小姐献出了生命,《贵夫人画像》中的阿切尔小姐陷入国际婚姻的陷阱,《奉使记》中的斯特雷瑟背叛了来自美国的使命。揭示詹姆斯小说中的欧洲旅行叙事,对于认识小说家的叙事艺术和"国际题材"主题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14-17世纪,以枟曼德维尔游记枠、枟坎特伯雷故事集枠和枟天路历程枠为代表的三个朝圣文本,建构了一个从西方到东方、从本土到异域、从内心世界到外部世界的立体的朝圣-旅行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东方的圣地与异域的奇迹互相并置,基督教的世界观与异教的信仰互为镜像,虔诚的宗教信念与粗鄙的世俗欲望互相交织,形成一个源远流长的叙事传统。近代英国的旅行文学正是在这个朝圣传统的影响下逐渐脱颖而出,形成自己的空间想象、主体性意识、跨文化交往原则,以及相应的叙事策略和结构模式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朝圣文学是英国乃至欧洲旅行文学之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20.
《聊斋志异》描述的大显鬼魂形象作为特定的文化现象,是以形与神的二元结构生命观为基础的。人类对死亡既恐惧又希望死者继续活着的双重心理使一部分作品把死亡与鬼魂描写得阴森恐怖,又使部分作品把人物死后的生活描画得活灵活现。生与死在时间上的延续被转化为人间与冥间在空间上的旅行。因此,在许多重要作品中,死亡过程不再意味着生命的完结,而是一种象征:或者是摆脱现实羁绊、实现人生理想的必经之路,或者象征着人性的净化和升华,类似于某些民族风俗中的成年礼。一些鬼魂形象具有比现实中的人更高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