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作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构成部分,民族地区共同富裕不仅事关边疆繁荣稳定,而且关乎民生福祉。从理论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地区共同富裕在内容、过程、动力维度具有高度契合的共通关系。然而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实现民族地区共同富裕仍面临相对贫困治理难度较大、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薄弱、生态环境治理短板亟需补齐等现实桎梏,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民生福祉的提升。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应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积极践行人民至上的发展思想,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缩小收入水平差距,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增进各族群众获得感,以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共享美好生态福祉,扎实推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不懈探索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习近平同志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指出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这就为我们在新发展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指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既有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来源,即高质量发展是筑牢共同富裕实现前提的关键举措、助推共同富裕实现过程的现实需要、满足共同富裕实现要求的应有之义,也有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包容等发展质量不高、阻碍共同富裕实现的现实诉求。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就要针对当前发展质量不高的突出问题,坚持以共创为导向、以共生为准则、以共享为目的来提升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包容性,从而妥善解决城乡间、行业间和群体间发展差距过大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潘熙庆  杨德才 《江海学刊》2023,(5):157-163+256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企业家精神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全新动能与可行路径。基于1992—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家精神及其空间溢出效应能够显著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提升共同富裕水平,其中,知识溢出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是企业家精神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为此,应加强企业家精神的激发和保护,推动企业家精神支撑环境建设,探索企业家精神驱动共同富裕的多维路径,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稳步实现。  相似文献   

4.
5.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推动了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全面变革,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于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以及数字经济的热潮,工业社会逐渐向信息社会转型,不同经济主体在互联网接入和使用条件上的差异使得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的问题,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突出以及数字治理体制不够完善,诱致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妨碍了共同富裕整体目标的实现。因此,要将包容性发展与数字经济结合起来,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强调全体人民平等地享有美好生活的权利,坚决防止社会两极分化,确保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最终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其系统思维的着力点主要包括:统筹规划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数字鸿沟;完善数字经济接入条件,促进弱势群体的数字平权;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现代化与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高度统一性和内在关联性。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演进,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呈现出从低端少量到高质足量、从粗放开发到精益治理、从技能积累到创新效能激发转向的明显表征。新时代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根本指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人才发展的应然指向、科技创新的重要动能和产业现代化的实然需要。建设适应中国式现代化需求的高技能人才队伍,要坚持“引进、培育、使用、激励、留才”一体化推进,有效发挥政策工具、职业教育、产才融合、评价激励机制和人才生态的共同作用,加快塑造全球高技能人才新优势。  相似文献   

7.
实现共同富裕,成为中国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后,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基于中国分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银行业结构优化表征的银行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而促进共同富裕。城镇化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机制作用,其逻辑是:以中小商业银行加速布局为标志的银行业结构演变,通过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从而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为农民非农收入快速增长提供了良好条件,逐步降低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银行业结构演变引致的发展阶段转换对于共同富裕产生的影响,呈现明显的银行异质性特征。稳步推进中小商业银行改革发展,有序降低银行业集中度,增加银行业金融供给的普惠性,通过银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是下一步中国银行业改革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之后,对新制度的认识和建设仍在曲折中探索,最终中央高层领导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和共同富裕的构想.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发展并没有完全按照预设的构想推进,社会贫富差距问题反而愈显突出,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党中央深刻认识到了严峻的形势,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构想,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回到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即共同富裕上来,在共同富裕的视角下,从制度设计上调节好社会群体的收入差距,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从而使国民愈增富足,让社会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9.
张宏如  伏翠干 《江海学刊》2023,(1):113-119+255
就业在财富生产和初次分配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条件。就业量质协调发展的核心是通过就业在结构、安全和可持续性等维度的共生演进,实现就业数量规模和就业质量层次的协同提升。在迈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就业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并存的问题贯穿全局,推动就业量质协调发展是破解矛盾的根本路径。因此,必须紧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对就业的新要求,全链条整合就业供给与就业需求,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就业大市场,建构以“均衡的就业结构、稳健的就业安全、可持续的就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就业量质协调发展的保障体系,推进国家就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抓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厘清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的必然联系,必须科学地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共同富裕是共建与共享相统一、物质富裕与精神满足相统一、尽力与量力相统一的富裕。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共同富裕需要充分汲取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思想精华和科学方法论,从经济高质量发展、兼顾效率与公平、推动文化繁荣昌盛、实现人民幸福美好生活、建设美丽中国五个层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推进我国的共同富裕事业向上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共同富裕不仅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而且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核心要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之后,我们党适时提出在新的征程上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坚持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同时也丰富了现代化的内涵。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重要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是努力践行权利的平等自由和机会均等的公平正义,这就要求在高质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更要依靠全体人民和合理的制度安排来做大分好社会福利这个“蛋糕”,摒弃分配不公、权力寻租等社会弊端,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城乡及各地区、各群体间的协调均衡发展的富裕。城乡关系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影响。统筹城乡关系主要通过经济增长促进机制、整体利益分配格局优化机制、人的全面发展促进机制等因素影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以新发展理念对城乡关系进行再调整,激活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提升发展成果共享程度,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领域4 206篇CSSCI期刊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系统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样态、新兴热点及动态演进。研究表明: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经历了起航和繁荣两个发展阶段,研究热点汇聚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及重大原则三大方面,研究前沿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和世界意义;党的中心任务和国家战略部署是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前沿热点生成演进的主导性因素。未来应加强交流合作,开展中国式现代化交叉学科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现实问题衔接力度;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开启数字创新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机理研究;拓展国际视野,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影响及传播研究。  相似文献   

15.
推进共同富裕的核心是向更高质量和更高收入水平发展。在理论逻辑上,推进共同富裕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不仅与并联式现代化同频共振,还与人的全面发展高度统一。这同时也是乡村振兴的目标指向。在实践基础上,完善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降低了共同富裕的机会成本;科学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完善了统筹、共享和共建机制,降低了共同富裕的社会成本;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均等化和一体化降低了共同富裕的私人成本。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在发展动力层面,要以强化创新投入、培育创新要素,优化创新支持制度,做大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在产业发展层面,要通过推动实体经济高端化、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强化社会创富能力;在区域发展层面,要打造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兼顾“公平效率”的空间战略布局,建设现代化城市群,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16.
对人才的重视,既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得出的重要经验,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我们提出的时代化要求。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在全球现代化的发展共性中,更加侧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致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人才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既是我国人才工作应对新的局势变化所作的自我调整,也是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指导我国人才建设做出的实践变革。新时代人才理论的立场宗旨: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理析。理论架构: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人才理论的价值与逻辑进路。未来指向: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人才理论发展的三维向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人才工作发表多次重要讲话,并形成了卓有成效的新观点、新论断。人才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是应时代之变做出的调整,人才竞争新优势也将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不仅包括现代化的国民经济,也包括建立在现代化基础上的公平合理、各尽所能、福利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历史经验表明,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市场化改革、加强科技创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三重路径。首先,深化改革开放应包括扩大对外交流、改革体制、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公共服务等方面。政府要改革政治制度、完善产权保护等。其次,在推动市场化改革方面,要通过完善市场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和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市场化改革应包括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和金融支持等。最后,在加强科技创新方面,要加强基础研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提升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以及培育创新人才,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在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蓝图中,如何构建与建设共同富裕社会相契合的新的社会政策范式,成为摆在政府和社会政策学界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在人民至上、民生贯穿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通过消解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而不断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政策主张与实践下,共同富裕型社会政策跃然而成。文章在凝练出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体性、共享压缩性、整体均衡性和可持续性意涵的前提下,阐释共同富裕型社会政策所具有的社会凝聚、社会赋能和社会共享的理论内涵,构建起包括社会经济保障政策、社会赋能政策、社会凝聚政策、社会共享政策、社会整体均衡发展政策在内的共同富裕型社会政策体系,并探讨向其转型升级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也是共同富裕思想的文化沃土和思想根基。共同富裕思想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与底色。本文从“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天道均平”的分配正义、“民为邦本”的发展理念、“博施众利”的价值取向、“德法共治”的治理方式五个维度,论述了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0.
共同富裕是由共同和富裕两个词合成的复合词,它是事实性概念,其涵义既包括共同和富裕,也包含两者之间的关系。共同属于生产关系范畴,富裕属于生产力范畴,共同与富裕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因此,在构建测度共同富裕的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当考虑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富裕的测度方法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明确共同富裕的表现形式、遵循科学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评价共同富裕的指标体系、确定各级评价指标权重的赋值方法。共同富裕是指有合理差距的全民共同富裕,其外延会随着劳动实践范围的扩大而扩大。共同富裕不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科学可行、符合国情的共同富裕测度方法,有助于对共同富裕的实践活动进行科学的考核评估,从而有效地促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