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朱光潜是以美学家闻名于世的.然而.对美学诸问题的关切还是以心理学为逻辑研究起点的。本文通过对朱光潜留学西方30年代前后发表的一系列心理学文章、特别是他对行为主义、完形学派、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以及心理距离论和移情说的撮要分析与介绍,试图从整体上说明心理分析作为一种方法在他整个思想体系(包括哲学、文艺评论、美学、教育、伦理等)中所处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分析了文艺社会功能的两种极端观点的代表性论点,并在这个基础上,从美感心理角度对文艺社会功能问题作进一步探讨。文章阐明了艺术审美的心理特质(包括创作中的艺术思维和欣赏中的审美心理机制),指出文艺审美教育功能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三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文艺的认识功能是教育功能的基础和一翼,教育功能是认识功能的深化和延伸,文艺的审美功能是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的负载者,同时,文艺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又是文艺审美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3.
西方的“审美移情说”与我国古代的“动心说”都主张人们在观察外物时设身处地,与外物在心理、情感上打成一片,融合为一。但“移情说”多从审美鉴赏着眼,无论费肖尔、立普斯、谷鲁斯莫不如此;而“动心说”则着重探讨创作过程中“作者实有设身处地之劳”的本质。“移情说”偏重于讨论由人及物;“动心说”则主要论述由人及人,——尽管移情论者并未把讨论对象局限于物,也包括人类。“移情说”强调审美的同情特征,“动心说”则无此限制,它所论及的对象要宽泛得多。  相似文献   

4.
“动心”与“移情”——中西文论两个相似范畴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的“审美移情说”与我国古代的“动心说”都主张人们在观察外物时设身处地,与外物在心理、情感上打成一片,融合为一。但“移情说”多从审美鉴赏着眼,无论费肖亦、立普斯、谷鲁斯莫不如此;而“动心说”则着重探讨创作过程中“作者实有设身处地之劳”的本质。“移情说”偏重于讨论由人及物;“动心说”则主要论述由人及人,——尽管移情论者并未把讨论对象局限于物,也包括人类。“移情说”强调审美的同情特征,“动心说”则无此限制,它所论及的对象要宽泛得多。  相似文献   

5.
中西移情说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情说”作为近代德国美学界的一个重大新发现,在西方各国的美学家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后朱光潜先生又把它翻译、介绍到中国,这同样引起了国内众多文艺理论家的关注,并成为一个常用的概念。在大家都众口一辞地用“移情”阐释审美体验特点时,却忽略了面对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概念所具有的不同意义。作者旨在以中西文化为背景,理清“移情”具有的不同意义。“移情”离不开人:物,但西方的移情强调把人的整个精神特征注入到外物中去,由人及物,并在这一过程中,凸现主体;中国的移情也强调人,人的情绪特征与外物的融合,但这种情绪是由外物唤起的,由物及人,人消解在“气之动物,物之感人”的整个过程中。文章着重分析中西移情这种非主体与主体的差别,并进一步探讨差别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审美移情理论都注意到了人们在主观意识中将主体情感赋予客观物象这一事实,关注的对象在于对感性经验的陈述而没有对审美移情在心理活动中的情况作以分析,情感在审美心理的机制与活动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分析审美的移情必须首先从情感的作用入手,从审美的角度对移情的情感心理机制作以探讨是发展审美心理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汉诗英译中的审美移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情是人们审美认知必然要经历的心理过程。在文学创作中,作为审美主体的作者直接而带感情地把握感性观照对象,将与之类比的自己的感情,从自己内部投射给对象,并且把它当作属于对象的东西来体验。这种独特的精神活动就叫移情。诗词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文化的文学再创作过程,同样也少不了审美主体——译者的移情,汉诗英译中的审美移情包括移情于景、移情于物、移情及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论审美移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审美的平面上对移情作了界定,在综览中西方移情理论源流的基础上比较了双方在主客体审美发生论上的异同。关于移情的心理基础,本文把纯类似联想定为“知”的过程,从感情和表象的暂时联系入手,提出了渗透式移情和创造式移情。本文认为移情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肯定下来的特殊的审美意识活动,通过对原始思维活动中表象和情感的交融的考察,本文提出了“集体移情”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古希腊柏拉图的文艺法理和中国古代文艺伦理观念的差异。这一论题的阐述由以下三个问题的讨论展开:(1)柏拉图的“哲学家王”及其法理型政治与中国古代的“圣王”及其伦理型政治,这两种文艺发展的社会背景的差异。(2)文艺是有利于治国安民,还是只会祸国殃民;文艺的本质和属性。(3)文艺与政治的关系。(4)文艺与教育的关系。本文的结论为:艺政相通,艺教合一,是上层建筑领域里的重大策略,也是艺术真正表现真、善、美,达到完美境界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0.
体验设计是一门融人类学、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等为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设计理应为用户提供合宜的体验已成为学界广泛的共识。然而,基于移情学的用户体验的设计在我国则鲜为人见。其实,体验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愉悦的体验甚至高峰体验正是审美中移情作用的结果。审美移情为体验设计开辟了新的途径,即移情设计,也对创造愉悦的用户体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颜氏家训》和《郑板桥家书》这两部家训作品虽然前后相距1000多年,它们在文艺观念上却存在诸多相同之处,都具有明显的儒家文艺美学的特征。二者在文艺的功能、文艺的特征、文艺创作原则、审美风格、文艺鉴赏方法、少儿艺术教育等问题上的表述不尽相同,但思想要义却是一致的,都认为文艺具有立德齐家、塑造君子人格的重要作用,重视文艺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坚持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的创作原则,反对浮艳浅露的审美风格,提倡入乎其内、全面客观的文艺鉴赏方法,将文艺学习视为少儿教育的重要内容,等等,体现了二者在文艺观念上的一脉相承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美学精神的历史承续性和积淀性。  相似文献   

12.
正确认识文艺本体及其特性,对于深入理解文艺的本质、正确发挥文艺的功能和优化文艺生态至为重要.二十世纪整整百年之间,中国的文艺家和思想家,对此进行了持续的探寻.本文作为上篇扫描前五十年间的轨迹,把王国维的"形式"说、鲁迅的"感兴-移情"说、郭沫若的"节奏-感应"说、现代诗人群的"感应-象征-节奏"说和朱光潜、林语堂的"节奏"说作为几个重要的坐标点,并简要阐明彼此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社会的法律、制度与习惯就如同该社会的行为或态度,如果它们反映或表达了那些负责制订和维持它们之人的具有移情的关怀动机的话,那么它们就是正义的。类似地,同样的评判也可应用于社会的经济制度。移情对绝对的不良处境有特定的敏感性。如果关怀伦理须在社会正义这样的问题上发出自己的声音,那么同情在一种以移情为基础的关怀伦理那里就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关怀伦理不必将其自身局限于个体性的道德问题,相反,它还能够处理那些涉及大范围的社会或国际性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14.
真正的艺术精神等于生态精神。文艺审美发生于人超越主客二分世界的需要,以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为皈依。常用的文学手法如象征、比喻、移情等其实都有非常深远的生态根源,而有机整体性、节律性、和谐性等构成了文艺审美特别显著的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的文化多元的现实使我们一方面要避免囿于一己文化的框架而突出独立冲突,另一方面又要在防止文化霸权和殖民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实现文化间的平等沟通交流。面对复杂的形势,新实用主义代表人物罗蒂关于移情的论述给我们提示了一种新的文化交流机制。移情发生作用的心理机制以及它与道德的紧密关联不仅能帮助人们处理个体之间的关系,而且能够帮助人们从个体走向群体的团结。罗蒂认为文学作品及审美移情对此贡献良多。个体之上的审美移情及其作用同样适用于文化自身的发展及之间的交流,尽管具有一定的乌托邦色彩,但不失为一种极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社会的审美文化建构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必然合乎普遍性与多样性统一的发展规律。文化政策特别是文艺政策是当代审美文化建构的基本方式。社会调查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形成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基础,文艺政策同样需要建立在通过社会调查以取得对国情的准确理解的基础之上。列宁从生产实践的角度考察了苏俄的国情,制定了“包容吸收”的建构策略;社会调查是毛泽东最为强调的研究方式,他得出了与列宁有差异的结论,制定了“破旧立新”的建构策略。即使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审美文化建构,每个民族也会有自己的特点。列宁和毛泽东的社会调查研究及其政策实践启示我们:文艺政策应在遵循普遍规律的同时凸显本土特色,力求形成中国特色美学风格;文艺政策应准确把握文艺意识形态属性的正当性及其适用范围;注意调查者主观认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所谓审美理想 ,就是一种能充分肯定和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生活观念和人的观念的形象形式。其精神实质 ,亦可说是一种指向人的本质力量全面展开的未来生活的创造性理想。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美学思想 ,审视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与一种特殊的精神方式的审美理想的中介作用对文艺作为意识形态发生流向的本质规定。由此观照社会主义文艺审美理想的发生与发展 ,考察其整体特征及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体现 ,引导人们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并把握社会主义文艺审美理想的本质特征及现实呈现。  相似文献   

18.
美学的很多问题是包括在审美经验之中的。要研究审美经验,必须研究审美对象的心理学意义上的概念,研究审美态度、审美知觉、审美认识、审美判断、审美趣味与鉴赏力的提高等,而这一切又离不开心理学的方法。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对艺术与审美经验现象进行心理学解释的有影响的思潮和流派是布洛的“心理距离”说、里普斯的移情论、谷鲁斯的“内模仿”说等。稍后的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心理学派等,更是直接运用心理学理论解释艺术和审美经验。  相似文献   

19.
里普斯的“移情作用”艺理论体现在《移情作用、内摹仿和器官感觉》与《再论“移情作用”》两篇章中。它们涉及审美欣赏的对象、审美欣赏产生的原因、移情作用发生的原因。“指向相应自我活动的倾向”的涵义、欣赏的身体状况及器官在审美时的缺场、审美对象本身的情意及观照观念中情意转移的特征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代信息科学、认知心理学与美学的交融,催生了"审美认知"这一崭新研究领域。近几十年来对于审美认知的研究集中在审美认知的加工机制、神经机制研究,及从专家(审美)与生手对审美对象的不同表现来推论大脑有关于审美信息加工特点,审美认知影响因素等方面。然而,国外虽已构建了一些模型,并探测到一些不同加工阶段及其对应的脑区,却未把伴随审美认知必然产生的审美体验、审美价值判断等在内的诸多因素综合考虑在内,有关的审美材料也还限于图片视觉、简单的听觉和乐音刺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