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并联式”逻辑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时空特征,凸显了现代化道路的中国特色。从中西比较的次序性视角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具有发展时间的急剧压缩性、发展空间的多域并举性、发展任务的高度叠加性和发展战略的后发赶超性等时空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并联式”发展超越了单一线性论、渐序变迁论、依附发展论,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并联式”逻辑的优势和价值。同时,并联式逻辑的时空特征内在决定了新时代推进现代化道路必须处理好活力与稳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公平与效率和自由与秩序等之间的多重张力。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党的二十大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不仅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集结号、冲锋号,而且对中国式现代化总体目标、战略安排、主要特征、价值取向、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这一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特色内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定性、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殊规定性以及支撑内容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殊规定性决定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既不能简单模仿照搬国外做法,又不能简单走回头路,必须运用创新理论进行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工程。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既有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达。回顾中国教育发展的辉煌历程,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具有培养人才、迈向教育强国、追求人民至上、建设人才强国和科技强国、促进世界教育现代化等重大历史价值。党的二十大召开后,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为有效应对教育现代化道路上的巨大风险和挑战,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战略进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之举,农业农村现代化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它至少具备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中国特色。第一,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全面脱贫的战略举措中覆盖人口规模巨大;第二,农业农村现代化旨在消灭绝对贫困、消除两极分化,进而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第三,农业农村现代化既注重物质文明也兼顾精神文明,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第四,农业农村现代化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逻辑,满足人民对美好自然环境的需要,助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五,农业农村现代化秉持合作共赢的合作理念,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因此,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条具体路径,是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面临的“瓶颈”约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面临八大"瓶颈"约束:(1)人口众多与耕地面积锐减的矛盾;(2)农业总产值低与农村劳动力众多的矛盾;(3)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吸纳能力较弱的矛盾;(4)农业劳动力生产率低、土地零碎化严重与农民渴望增收的愿望相矛盾;(5)农村壮劳力的大量转移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矛盾;(6)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种粮积极性低的矛盾;(7)粮食供给与需求的矛盾;(8)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与农业战略地位不相称的矛盾.由此提出四大应对措施,即转变思想观念,把农业发展放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看待;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投入比例;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一贯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并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制度依托、物质基础、战略重点、基本动力、外在保障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科学阐释,从而对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对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从中国国情出发.科学分析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认为要使农村社会经济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必须将农民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新人”;必须对农业的制度和技术创新.使农业在“工业化道路,工农并举”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必须建立新的社会组织,即构建了“工农商学兵”一体化的人民公社,以期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最终实现农村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先后经历了从“一化”到“四化”、从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从工业化到新型工业化以及“四化同步”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协同发展的正式开启(1949-1978)、初步探索(1978-2002)、快速发展(2002-2012)以及成功推进和拓展(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特征包括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坚持以团结奋斗为强大动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坚持以协调发展为内在要求、坚持以生态保护为基本原则、坚持以和平发展为根本路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在于创新发展了世界现代化理论,丰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积极贡献了解决全球性问题的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新征程实施好数字经济战略对于走深走好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意义重大,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数字经济能赋予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具有绿色性、高效率性、空间全球性等新内涵新特征。同时,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经济现代化还遵循规模经济等效用、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经济现代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理论创新逻辑。但是其在实践中也会遇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数字人才供给短缺等难点。基于此,应提高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筑牢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科技根基;加快高水平数字人才供给,夯实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可持续人才保障;形成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合力,打造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11.
小农户家庭经营是目前我国主要的农业经营形式,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大国小农”的格局不会改变,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必定是基于小农家庭经营基础上的现代化。在小农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还面临“技术设施瓶颈”“组织瓶颈”和“人才瓶颈”亟待破解,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可以为小农家庭经营注入新的活力,将农业改造成有较高收益的产业,使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新的路径。我国应加快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建设,加快构建与信息化相适应的农业经营组织,加快培养新型农民,探索出一条基于“互联网+小农户”的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世界现代化史上、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在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史上都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性和时代性,重构了世界政治经济地缘。全面梳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深入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独特优势,从实践和理论两个维度,系统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先进性,深刻剖析百年大变局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际遇,对抓住战略机遇期大力推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探索的结果,是基于自身国情、坚持走自己道路的伟大创造。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实现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走出了一条现代化新路,创造了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开创了现代化的新范式,开拓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谱写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篇章,在人类社会现代化探索史上乃至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它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将创造新的“中国奇迹”,也将为人类社会现代化探索乃至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阐述了毛泽东在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过程中所提出的思想,以及我党根据毛泽东的思想所采取的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步骤、方法。分析了这些思想、步骤和方法产生的原因,以及他们对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影响。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是党的二十大重大创新成果。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以概念阐述、面相展示、根本遵循、价值含量为思想逻辑,形成完整的理论架构。党的二十大以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作出中国式现代化概念阐述,为理论体系构建奠定逻辑基础;以五大特色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面相展示,形成理论体系建构的重要内容;以九条本质要求揭示中国式现代化根本遵循,确立理论体系构建的重要原则;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表达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世界的价值含量,昭示理论体系构建的世界意义。完整的理论架构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系统的理论体系。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架构,对深刻领会和把握党的二十大理论创新成果的精神实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党的二十大报告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新时代民族工作亟须思考如何推动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新时代民族工作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命题,可以从特征关联、原则遵循、路径选择三个角度予以阐释。从特征关联来看,新时代民族工作要把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融入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理论阐释和实践探索;从原则遵循来看,新时代民族工作要把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作为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应对各类风险隐患的基础保证;从路径选择来看,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不仅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更是一个关涉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政治问题,民族工作要把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18.
安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省,高效农业是切合安徽实际的农业现代化模式,也是安徽向农业强省跨越的必然选择。发展高效农业,既受到资金、技术、市场、土地、运输、保鲜诸多条件的限制,又面临着巨大的增长空间和大好机遇。只有真正转变农村工作方式,把发展高效农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安徽高效农业才能出现快速推进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命题和实践指引。从理论依据来看,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以及党的建设原理的必然的实践性要求。从历史依据来看,党的自我革命为中国式现代化开启序章、奠定基础、加速进程,以及开辟新境界发挥了重要政治保障作用。从实践路径来看,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创新、增进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发扬斗争精神和增强斗争本领,以及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20.
为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毛泽东进行了艰辛探索。这种探索虽然未能由毛泽东本人达到既定目的,但为我们最终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毛泽东的探索抓住了中国农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不乏良好的开端。探索的代价没有白付,我们今天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正是纠正和避免毛泽东曾经犯过的错误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