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大体上表现为以下四个特点:多种宗教信仰并存;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数所占比例大,信仰程度比较深;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化特征比较明显;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结合紧密。正确认识新疆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特点,要求我们在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时,应当正确区分宗教与民族的关系、宗教与民族风俗习惯的关系、宗教与迷信活动的关系,以及正常的宗教活动与利用宗教的非法活动的界限。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党对于宗教一贯实行的是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第一届全国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内,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权。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又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在以后修改的宪法中都有同样的规定。而且还进一步补充为:“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宣传无神论的自由”。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宗教政策。任何与之相违背的“左”的或右的偏向和作法都是错误的,都是不利于党的事业,不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的目标的。  相似文献   

3.
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公民应有的民主权利之一。它包括信教自由和不信教自由两个方面。所以,以任何借口采取强制手段迫使公民信教或不信教,剥夺公民信教与不信教的自由都是违法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  相似文献   

4.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我党对宗教问题的一贯的基本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区在贯彻执行党的这一基本政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信教群众的正常宗教活动有了保障,宗教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在贯彻执行党的这一基本政策过程中,一些人片面地理解了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认识上,出现了把落实党的宗教政策、维修开放宗教活动场所、恢复和建立爱国宗教组织等与发展宗教等同起来;把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相似文献   

5.
任宜敏 《文史哲》2007,(4):96-102
蒙古族本信萨满教,成吉思、窝阔台、蒙哥诸位可汗都是虔诚的萨满教徒,但他们从未因某种宗教是外来的或与自己原有的宗教信仰不相一致而加以歧视、排斥,在他们看来,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或任何其他的正统宗教,都包含有劝人安分守己、修身养性的教义,都具有排忧解难抚慰心灵、稳定社会辅政教化的功能。因此,他们对各民族的各种宗教信仰,均采取兼容并包的宽容政策,允许一切人等享有选择和信仰任何宗教的自由权利,并为此积极身体力行。有元一代,宗教信仰自由和对各种宗教的宽容优礼政策,是其他王朝所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6.
论汉代西王母信仰的宗教性质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是我国宗教发展的转型时期,其中西王母信仰是重要内容,学术界已经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是,在已有的学术关注中,侧重于传播的描述多而宗教品质上的认识少.西王母信仰的宗教品质,在汉代经历了两个转移:通过从自然宗教的信仰向人为宗教的信仰转移和上流社会宗教信仰向民间宗教信仰的转移,西王母信仰完成了在汉代的宗教品质升华,提升了汉代宗教发展的宗教品质,并以此直接促进了道教的产生.西王母信仰的宗教品质提高,呈现出汉代宗教发展的轨迹,也为研究我国古代宗教发展提供了意义重大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7.
宪法修改草案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这是关于宗教信仰问题的纲领性规定。这里删去了1975年和1978年两部宪法中关于有“不信仰宗教、宣传无神论的自由”这句话。有人认为,把后半句删去了,是否意味着我们今后不能或不必宣传无神论了?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宗教与"他者"、法以及国家三者的关系维度来释义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基于此,笔者认为,宗教作为以超世信仰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应在我国宗教政策的引导下,从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出发,发挥其作为社会之"最有用的假设意义"这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几乎在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没有信仰过宗教,也没有哪个现代民族从来只信仰过一种宗教。有些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宗教信仰,有些民族在同一历史时期有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宗教信仰。维吾尔即隋时之韦纥,唐时汉释作回纥,后又作回鹘,其在早期历史上社会宗教信仰,向极自由。初居漠北时期,为一草原游牧部族,故宗教信仰亦为其他此方草原游牧部落相同,崇拜自然灵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统战政策的落实,大庆地区宗教工作总的形势是好的,党的宗教政策得到了贯彻落实,人民群众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到保护,各民族宗教界爱国政治联盟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相似文献   

11.
宋仕平 《江汉论坛》2005,10(1):84-86
本文探讨了在人类社会的宗教形态从自然宗教到人为宗教演进的历史进程中,土家族的信仰观念和信仰习俗发生嬗变与衍生的诸多形式,并分析了导致土家族宗教信仰发生变迁的政治因素、制度因素、心理因素和地理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形成和发展徐麟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国共产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这一政策是我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夹的。几十年来,党一贯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巩固和扩大了革命统...  相似文献   

13.
新宪法第二章第三十六条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以及一些有关规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宗教原理与中国宗教工作实践的产物。它准确反映了我们党对待宗教信仰问题的根本态度,同时也总结了建国卅多年来宗教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因此,这一条文既是公民宗教信仰问题的最高法律准则,也是我们进行宗教工作最根本的政策。  相似文献   

14.
实践证明,我们党实行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符合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唯一正确的宗教政策,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没有理由改变这个政策,而是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这个政策。我们既要向各族干部、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的教育,人人争做执行党的宗教政策的模范,也要向各族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而新疆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新疆宗教》的确是一本帮助人们了解宗教、认识宗教的较好的读物。《新疆宗教》以26万字的篇幅,把新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宗教立法现状一般而言 ,宗教信仰是公民个人的私人事务 ,法律不应当也不可能对其进行切实有效的规范 ,政教分离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基本特色。就宗教信仰而言 ,公权的作用范围是有效保护 ,而非不当干涉。但是宗教活动是社会活动 ,宗教活动不但关乎个人信仰 ,而且影响到社会秩序 ,理应受到法律的规范。同时 ,由于不同的宗教的主张、活动各不相同 ,在特定的地区有可能因为不同的宗教信仰及其相应的活动而引起社会纷争。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宗教活动既可以保证宗教活动合法有序地进行 ,而且可以通过公权来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我国的…  相似文献   

16.
宗教观念,宗教感情,以及同这种观念和感情相适应的宗教组织,都是社会的历史产物。不过,宗教对于人们的周围世界及社会生活作了错误的虚幻的见解。有人提出,宗教既然如此,力什么直到现在还广泛存在并有着重大的影响,在资本主义国家中一些科学家也沉缅于宗教观念之中;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随着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消灭,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已经基本消失,为什么还要继续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人说这是“给现代人安上猴子尾巴,因而出现宗教热”)如何认识上述问题,什么是共产党人对宗教问题的态度,这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一) 这里,首先说明的是,有神论观念和宗教信仰的消失,是指这种观念、信仰在人类最终的消失,而不是讲宗教的消失,也不是指某个人宗教观念与信仰的消失。二者有其共同的方面,也有其不同的方面:有神论观  相似文献   

17.
文明与宗教     
宗教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是人类对世界认识、对自我认识的哲学思考。随着科学的发展,宗教并没有消失,反而在不断的增长。科学信仰与宗教信仰各承担着不同的任务;科学信仰取代宗教信仰的过程可能会出现反复;科学信仰与宗教信仰"和平共处"的现象令人迷惑。宗教到底是鸦片吗?这个问题是否有新的阐述?中国的宗教观是什么?这些都是对宗教深入探索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孙锐 《学术探索》2003,(6):16-18
宗教对人生价值的看法规定其信仰的内容。宗教从有神论的立场和角度 ,论述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现实人生的不完美和苦难 ,认为要寻找完满的人生 ,就只能到宗教信仰中去获取。宗教的这种观点适合人类的信仰需要 ,有其积极的一面 ,但是从自然科学及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来看 ,则是根本错误的。  相似文献   

19.
简论中国宗教的相尊相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中国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宗教战争;中国宗教向来是同政治分开的,中国不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中国长期统一的历史环境,使各种宗教形成了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中国传统的文化对宗教文化有关联和重要影响,使中国宗教文化成为传统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不信教的和信仰不同宗教的群众,在政治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党和政府制定和实行了真正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中国宗教除具有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五性”外,还存在相尊相容性.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中国继续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通过立法将宗教政策法律化.在保障正常宗教活动的同时,政府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在爱国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党和政府与宗教界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宗教政策连续稳定,并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坚持“三自”原则,开展宗教方面的国际交往,凸显民族利益与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