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首次台湾、香港文学学术讨论会于6月10日至16日在广州暨南大学举行。这次讨论会是由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台港文学研究会、暨南大学中文系、中山大学中文系、华南师院中文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福建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福建人民出版社《海峡》编辑部等单位联合发起的;北京、上海、福建、广东以及吉林,山东、四川、湖北、甘肃、广西等省市的台湾文学研究、教学、出版工作者6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香  相似文献   

2.
朱人求  刘季冬 《学术研究》2001,(12):163-166
由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中山大学哲学系、台湾中华人文展望学会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明清学术思想与现代人文”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9月 6日至 7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李宗桂教授主持了会议。内地的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南昌大学、安徽大学、湖南大学、湖北大学、青岛大学、华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台湾的辅仁大学、台湾大学、清华大学、政治大学、文化大学、东海大学、东吴大学等 2 5所大学和研究院共 5 0余位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会上 ,学者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就明清之际的启蒙…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于2001年11月26-28日在广东中山市翠亨村举行.讨论会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中共中山市委、中山市人民政府、中山市政协联合举办,中山大学孙中山研究所、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孙中山研究所和科研组织处具体承办.张磊、黄彦、段云章、沈渭滨、朱东安、方志钦、林家有、姜新立、邱远猷等来自祖国大陆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讨论会.广东省政协副主席韩大建,中山市市长陈根楷,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李子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张昌东等莅会并作了讲话.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周兴梁由中山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举办的“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第二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10月18—21日在广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学者,和来自日本、韩国、越南、澳大利亚、美国等国的学者...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与华侨学术研讨会述评周兴樑由中山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孙中山研究所及东南亚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孙中山与华侨”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6月22-24日在广州召开。5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研讨会,他们共向会议提供了30多篇学术论文。围绕着研讨会的主...  相似文献   

6.
由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台湾中央大学儒学研究中心、学术研究杂志社、广东儒学研究会和广东石头记饰品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共云浮市委宣传部与云浮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协办的"岭南文化、传统儒学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8月7-10 日在广东省云浮市召开.来自海峡两岸70余位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44位学者做了主题发言和报告,与会专家站在时代的高度,对传统儒学与岭南文化研究中的一些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7.
由广东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会、香港华南地域社会研究会和中山大学历史系联合主办的“十六世纪的岭南” 学术研讨会,1995年12月16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来自英国、瑞典、美国、日本、台湾和香港地区以及广东省内各地的近60位学者参  相似文献   

8.
封传兵 《云梦学刊》2018,(6):F0002-F0002
2018年11月2—4日,“韩少功创作四十年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在湖南理工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湖南理工学院与中共汨罗市委、市人民政府主办,由湖南理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院韩少功研究所、汨罗市委宣传部承办,由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协办。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台湾交通大学、花城杂志社、天涯杂志社、南方文坛等的六十多名当代文学知名专家、教授,以及湖南本土的当代文学界名士共一百多人齐聚一堂,围绕韩少功文学创作、寻根文学以及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中国文学等相关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进行了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9.
<正> 为隆重纪念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67周年,弘扬孙中山伟大的革命和爱国精神,民革广东省委员会、孙中山基金会、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孙中山研究会于1992年3月7日上午在广州联合举办了以“孙中山与广东”为主题的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由民革广东省委员会主任委员、孙中山基金会副会长方少逸主持.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段云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0月18-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学术交流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台湾"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承办的第三届"两岸四地学术名刊高层论坛"在台湾"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召开.来自两岸四地的共三十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两岸四地学术期刊的合作与交流",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高翔、台湾"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所长黄树民、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学术交流委员会副秘书长解莉莉在开幕式上分别作了发言.  相似文献   

11.
在台湾数十年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台湾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多在大学中的研究所内实施,因而在岛内被称为“研究所教育”。随着台湾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岛内研究所的数目也快速增加。近几年来,研究生人数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本科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种数量的扩充,对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提高高等学校师资水平以及科研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研究生迅速增多、学术快餐化之际,台湾的高等教育能否真正成为台湾社会改造的力量,已达到了迫切需要思考与改进的地步。本文旨在探讨台湾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体制、教育特点、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阳春三月,繁花似锦,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和台湾淡江大学中文系主办的中华民族文化海峡两岸学术讨论会,在祖国西南历史文化名城昆明举行。来自台湾的14名学者和云南的28名学者相聚一堂,就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问题,切磋琢磨,深入探讨。 海峡两岸隔绝已40年。40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  相似文献   

13.
<正> 1991年7月10日至13日,第五届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市翠享村举行.这次大会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中山市文联主办,中山电视艺术中心协办,会议得到了中山市委、市人民政府、市人大的大力支持.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山市委、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的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著名作家秦牧、杜埃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出席本次会议的海外代表分别来自台湾、香港、澳门、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地区与国家,近40人,为历届会议人数最多的一次.国内代表有100多人,除北京和上海、广东、福建等沿海省市外,中南、西北、东北地区均有代表参加,说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队伍正在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4.
18 8 3年 3月 1 4日下午 2时 3刻 ,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的心脏停止跳动 ,1 2 0年后的同一时刻 ,“中山大学马克思论坛”第一期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举行。中山大学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部分专家学者和学生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所长叶汝贤教授主持。中山大学社科处处长梁庆寅教授为论坛致词。本次论坛主题为“马克思与我们同行” ,由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的徐俊忠教授作主题发言。徐教授首先回顾了过去 80年来共产党人对马克思的两种解释话语———“阶级斗争”…  相似文献   

15.
由嘉应学院主办、嘉应学院客家研究所承办的“比较视野下的客家民俗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月11-13日在梅州召开。韩国、台湾以及内地等研究机构共100多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会议主要议题有:客家历史与文化、客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客家民俗艺术、客家传统文化与社会变迁、客家与周边族群互动等。会议旨在为不同地域的客家研究者搭建学术交流与对话的平台,使客家研究更加客观、理性和深入。本次学术讨论会有两场主题报告,其均于客家研究和建构客家学有重要的推进作用。第一场报告以“族群关系”为关键词。中山大学陈春声教授探析了韩江流…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2月30日,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借“人文学研究所”——一个依托于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而向全国人文学界开放的研究机构——成立之机,邀请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的黄克剑、张志林、邓晓芒、倪梁康诸教授来闽作学术演讲。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学术聚会,东道主和  相似文献   

17.
1951年广东中山县在土地改革中发现旧香山县孙氏祖尝旧契約四张和管公尝旧賬簿一个。这四张废契約包括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孙梅景等卖田契一张,同治二年(1863年)孙达成兄弟二人开荒合約一张;同治三年(1864年)孙达成兄弟三人开荒合約复本两张,原归翠亨村孙中山故居陈列館保管;因同治三年的合約有两份,該館把其中一张贈給中山大学“孙中山先生紀念室”,其余三张,去年由中山大学历史系陈胜粦同志从中山县借回来。感謝他們将这些資料提供給我写成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8.
《云梦学刊》2010,31(4):I0001-I0002
2010年6月12日,由《云梦学刊》主办的“知名学府与当代学术发展论坛”在南开大学举行。来自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  相似文献   

19.
刘召兴 《云梦学刊》2006,27(6):14-20
学界多认为,学术见解的歧异是傅斯年与顾颉刚在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时期产生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实际上,治学异趣在这一冲突中的“份量”究竟有多大,却值得考析。从北大国学门到中山大学语史所再到中研院史语所,其旨趣是一脉相承的,疑古思潮并非这些研究机构的集众旨趣,而“疑古”的顾颉刚却多参与其中。同时,后来竖起“史料学派”大旗的傅斯年,其早年学术性格恰在“疑古”与“考信”之间,他由疑古转向考信,可以说是其学术思想的内在发展,不必有意与顾颉刚立异,更何况顾颉刚学术思想之发展也是“始于疑,终于信”。  相似文献   

20.
由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学术研究杂志社和广东儒学研究会共同主办,广州市花都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8月19日在花都区举行。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70余位专家学者和宣传文化部门的实际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对如下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