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魏恩政  解芳 《东岳论丛》2005,26(3):80-83
传统发展观又称工业文明的发展观,是指以经济增长为中心或仅仅追求经济增长的一种发展观。传统发展观有其显著特征。传统发展观带来了一系列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突出表现在环境和资源等问题上。随着人类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产生了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标志着中国与旧发展观的决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演变发展过程、内容为基础,重点研究了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相互关系,最后进一步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3.
李后卿 《南方论刊》2006,3(9):11-13
文章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论述,认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发展,是我党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新认识,是当代中国现实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柯健 《南方论刊》2009,(10):4-8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全面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精神,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发展现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之间的关系,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进程中,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政治表达和具体贯彻,也是对可持续发展观内涵的拓展和贯彻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自身生产的基本思想和人类自身生产与社会发展观演进的科学规律。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 ,社会发展是由社会内部矛盾所推动的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在内的阶段性和整体性的变迁过程 ,其根本目标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基于这一理论 ,我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其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一)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社会实践和经济发展的产物,是解决当前人类困境的必然要求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迅速增长,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由此引起的精神追求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人们尽情享受生产力的提高带来的人类福祉的同时,也陷入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许多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环境污染波及全球、水土流失、沙漠化、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自然资源的急剧耗损和环境质量的不断下降;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导致的地区冲突不断、种族矛盾加剧、南北差距增大;人口膨胀、部分地区人…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在对传统发展观创新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理性发展观,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整体性、全面性和综合性来考虑发展问题。中国在21世纪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必须摒弃传统发展观和发展模式的影响,更新经济发展的观念,建立以和谐为主题的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走多节制的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仅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结构,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而且毛泽东也反对教条化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并创立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针对教条主义错误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一个伟大的创造,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久远的历史意义.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点.我们研究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必须注意把握两个实质性前提.  相似文献   

11.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价值目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追求.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入学思想,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其矢志不移的追求,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这些探索与实践在理论上获得了丰硕成果,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从而切实推进和实现着中国人民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发展,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的经验教训,说明其与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辩证关系,这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社会功能是有裨益的.在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群逐步形成,社会历史哲学、价值哲学、认识论与真理论、唯物辩证法等研究得到了不断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论述了社会发展问题的本质、主体、内涵、规律和目的等重要问题,回应了当代中国所面临的重大经济、政治和社会挑战,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观的重要创新。  相似文献   

14.
15.
科学发展观蕴涵着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与社会和谐的政治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哲学在新形势、新条件下的集中概括。科学发展观还提供了通往理想政治的现实途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的统一性在新时期的呈现。  相似文献   

16.
17.
中共第三代领导人全面、系统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宗教理论方面,确立了党同宗教界关系的基本原则,明确了宗教界要遵守的行为准则,深刻指出了宗教问题的根本长期性和特殊复杂性。在宗教工作方面,将宗教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制定了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提出了新世纪宗教工作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8.
在科学发展观不仅包含丰富的哲学内涵,而且具有方法论意义。提出科学发展观本身就体现了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科学发展观是实践向理论的飞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统一战线理论的基本思想,奠定了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基础。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的基本理论,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概念、获得最广泛的同盟者策略,阐述了工农联盟的重要性及无产阶级与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广泛的统一战线思想。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的基本理论运用于中国实际,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发展了这一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革命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是唯物史观的生动体现,它的意义在于回答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靠谁发展等一系列关键性问题.遵循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论断,从东西南北关系这一对当代世界的基本矛盾出发看待发展问题,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理应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把真理观和价值现高度统一的原则运用于发展问题,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根本前提是揭示客观规律.在以什么方式发展生产力这个问题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之间存在着根本区别.这个区别对于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决不是无足轻重的问题.两条道路的对立也就是发展观上的对立.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的含义,不是唯科学主义意义上的"科学",它是内在地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即唯物史观、真理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广义的科学概念,并且体现了这三者的高度的、有机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