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世界观是资产阶级的经验主义,可是他们自己却冒充为唯物主义者,并且诬蔑党犯了主观主义.他们从资产阶级经验主义的世界观出发,疯狂地向党、向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进攻,放出了许多毒箭,如说什么"1958年违反了客观规律","大跃进就是不要客观规律","政治挂帅就是不要客观规律了","去年政治挂帅太大了,就产生了主观主义","讲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就是否认物质第一性",等等.1958年的大跃进,是我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奇迹,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客观实  相似文献   

2.
在如何发展农业的问题上,直至今天,学术界还存在着不小的分歧,至于如何发展大农业中的畜牧业,更是意见纷纭,莫衷一是。我们认为,无论农业,或是从属于农业的畜牧业,都是十分复杂的问题,人们要认识它的客观规律,就不能就农业谈农业,就畜牧业谈畜牧业,而必须把农业或者畜牧业,放到我们国家、民族特定的历史条件中去作一番考察。如果要谈论我省农业或畜牧业的发展,同样地也必须把它放到我省特定的历史条件中去研究;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去分析各种条件、因素,去衡量我们主观能动作用的舞台,去妥善处理各种横的和纵的关系;等等。在这里,我们仅就我省畜牧业的发展问题,以及与此有关的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一对于客观规律性,人们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无论人们对于客观规律是处于盲目状态或是自觉状态,客观规律总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栘的.不肯定这一点,就是离开了唯物论.当然,如肯仅仅肯定客观规律性,而把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缩小到无能为力的地步,就会陷入机械论,犯右倾的错误.马克思主义者从来把学会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当作一个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尊重唯物论,首先就应该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在这方面,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科学决策越来越引起人们特别是各级领导者的重视,对决策的理论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具体。如何把这种研究上升到哲学高度,从认识论角度来考察决策,这是摆在每一位领导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一、决策是领导者的首要职责所谓决策,就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对客观规律及其发挥作用的条件的认识,而进行的选择目标和行动方案的活动。一提到决策,人们就自然而然地把它同领导联系在一起了。决策在全部领导活动中确实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领导活动  相似文献   

5.
<正> 一、检验实践的标准只能是实践的内在根据我们认为,既然我们所要检验的是实践是否与客观规律相符合的问题,那么,能够成为检验实践活动是否与客观规律相符合的标准就必须具有这样的特性,即能把实践活动与客观规律联系起来的特性.只有具备这样特性的事物才能充当检验实践正确与否的标准,这就如同实践所以成为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客观规律的标准一样.显然,真理不具有这样的特性(见拙  相似文献   

6.
“按客观规律办事”这一命题,已普及为人们的哲学常识。这一简洁而概括的命题,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概念即规律与对策。探索客观规律与依据客观规律提出对策,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两个基本环节。从认识和实践的基本结构考察,对策是人们由认识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的中介或桥梁。离开对策,我们就无法说明实践是如何进行的,进而也无法说明人类是怎样改造世界的。从实践——认识的转化过程分析,我们可以把对策在认识——实践中的地位简要地表示为: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它揭示了在实践的基础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反映者与被反映者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马克思的实践观点不是对唯物主义的排除和否定,而是以对唯物主义的肯定作为自己的前提,又把唯物主义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然而,在西方,有些被称之为“马克思主义新派别”的“马克思主义者”,却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理解,来解释马克思对实践问题的论述,把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同唯物主义对立起来,从根本上取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8.
本刊1958年第9期发表德麟同志的文章"发挥上层建筑的力量,为过度到共产主义准备条件"以后,陆绩接到一些读者的来文和来信,对德麟同志的文章中提出的人们可以消灭规律的论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对规律问题的认识,即对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和客观规律的关系问题的认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当前来研究这一问题更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因此,本刊决定从本期开始辟此专栏,就这一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下面登的黄先等三位同志的文章,就算作是这一讨论的开始.讨论的方式,应当是本着党的"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的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只要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文章,本刊均所欢迎;对某一理论观点持有不同看法的同志,只要有根据,可以反复辩论.只有这样,才能把问题讨论的更充分、更深刻,才能活跃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达到开展讨论的目的.我们希望读者同志们广泛的参加这一讨论.为了容纳更多读者的意见,希望每篇来稿都能集中的谈一个问题.文章请力求简短,文字请力求清新活泼.  相似文献   

9.
本刊1958年第9期发表德麟同志的文章"发挥上层建筑的力量,为过度到共产主义准备条件"以后,陆绩接到一些读者的来文和来信,对德麟同志的文章中提出的人们可以消灭规律的论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对规律问题的认识,即对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和客观规律的关系问题的认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当前来研究这一问题更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因此,本刊决定从本期开始辟此专栏,就这一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下面登的黄先等三位同志的文章,就算作是这一讨论的开始.讨论的方式,应当是本着党的"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的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只要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文章,本刊均所欢迎;对某一理论观点持有不同看法的同志,只要有根据,可以反复辩论.只有这样,才能把问题讨论的更充分、更深刻,才能活跃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达到开展讨论的目的.我们希望读者同志们广泛的参加这一讨论.为了容纳更多读者的意见,希望每篇来稿都能集中的谈一个问题.文章请力求简短,文字请力求清新活泼.  相似文献   

10.
本刊1958年第9期发表德麟同志的文章"发挥上层建筑的力量,为过度到共产主义准备条件"以后,陆绩接到一些读者的来文和来信,对德麟同志的文章中提出的人们可以消灭规律的论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对规律问题的认识,即对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和客观规律的关系问题的认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当前来研究这一问题更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因此,本刊决定从本期开始辟此专栏,就这一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下面登的黄先等三位同志的文章,就算作是这一讨论的开始.讨论的方式,应当是本着党的"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的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只要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文章,本刊均所欢迎;对某一理论观点持有不同看法的同志,只要有根据,可以反复辩论.只有这样,才能把问题讨论的更充分、更深刻,才能活跃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达到开展讨论的目的.我们希望读者同志们广泛的参加这一讨论.为了容纳更多读者的意见,希望每篇来稿都能集中的谈一个问题.文章请力求简短,文字请力求清新活泼.  相似文献   

11.
观念是过程     
于世诚、腾云起同志认为黄林的文章夸大了人在实践活动中的盲目性,低估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我以为这个批评是对的。但是,于世诚、腾云起同志自己又认为人们造出第一张桌子之前,只能有个类似桌子的具体形象、想法和计划,却不可能先有桌子的一般观念。只有当人们造出了一些桌子,不断把这些具体桌子反映到头脑中来,才有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飞跃成理性认识,有了桌子的概念或观念。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中,社会科学事业具有何等地位?应该和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发挥作用?这是我们需要明确的一个问题。因为在整个革命事业中,任何一项具体事业,任何一个工作部门,都应该有它的客观地位。对于这种客观地位认识不到不好,因为那样就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看过了头也不行,因为那样又会造成损害。要有恰如其份的认识,只有认识得恰如其份,才能明确责任,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的认识论中,认识公式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深化.其实,从实践中来的认识和回到实践中去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前一个认识的内容是“世界是怎样”,后一个认识的内容是“世界该怎样”.前一个认识如何转化为后一个认识,传统的认识论不能解决这个困难.我们把认识活动看成是具有认知一评价结构的运动,把认识过程划分为感性阶段、理性阶段和理念阶段,就能够解决上述困难.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人是认识主体,也是实践主体,以人为本既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也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能动反映,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进步的观念,并通过实践活动改变客观对象,对客观对象进行有效的分解与组合,从而创造出体现认识目的的新对象,发展的客观条件的制约作用反过来也给人们带来了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广阔空间,高度稳定的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观,是以人为本地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正确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科学是人们在劳动生产的实践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的体系.在社会历史的每一阶段上,科学代表着当时人们对各种规律认识的程度.科学的目的就是揭示各种现象的客观规律,解释各种现象.科学的任务是透过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去发掘和研究事物的本质及其客观规律,并以这些客观规律的知识来武装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们,指导人们来开发和利用自然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科学的使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成为致富的手段.”①所以,马克思认为,科学是“一般社会生产力”②,它对历史的发展具有伟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尊重生活和历史的辩证法──邓小平哲学思想特点探要赵长清社会实践本质上是辩证的,只有尊重生活和历史的辩证法,才能真正把握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邓小平同志正是尊重生活和历史的辩证法,照辩证法办事,才把握住了在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不断地把我...  相似文献   

17.
迷信与科学     
迷信与科学是相互对立的。有迷信就必然排斥科学,要科学就必须破除迷信。科学是人类对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实践的总结,它能正确地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人们懂得了科学,就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来思想、生活、工作,以至运用它来改造世界。迷信则相反,它是唯心主义的产物,它使人们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用某种主观臆造的成见对待思想、生活、工作问题。我们提倡破除迷信,就是要  相似文献   

18.
对于“实践”,可以从两个方面界定:一是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或者从存在论角度,具体地分析实践的结构、功能,研究人类是如何通过他们的实践活动来改造世界的,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所要研究的实践.一是从精神活动,或者说从认识论的角度,来具体地分析实践在人类认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人类是如何通过他们的实践活动来理论地把握世界,达到真理性的认识的.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这就是能动的认识论所要研究的实践.更一般地说.前者是哲学本体论所要研究的课题,后者则是认识论所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正> 实践检验什么?人们回答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对于理论上的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对于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面来都起了非常好的、积极的作用。在这场讨论中,人们明确地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命题。但是,这个提法是否十分确切呢?我认为还有商榷的必要。人们在使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命题时,概括地讲,无非是要表达两层含义:其一是,人们的认识是否正确,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作出结论;其二是,即使是  相似文献   

20.
主体能动作用是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所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究竟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与充分调动主体的能动作用,在我国所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中并未得到全面论述,而仅仅是从主体能动作用要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并需要具备该时代或社会所能提供的物质技术设备条件等三个方面,论证正确发挥主体能动作用的基本理论前提。我们认为,从理论上讲清楚这一问题固然十分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