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当今社会背景下,企业直面的不是社会责任承担与否的问题,而应是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引入,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明确了义务对象和责任范围,增强了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操作能力。结合社会企业家理论中社会价值创造的观点,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内涵与维度进行界定,并通过来自全国多地企业的358份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可以划分为两个维度:其一为企业法律、伦理与慈善实践维度;其二为关系实践维度,为现实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提供了方向指导。最后,本文从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积极吸纳就业并提高员工薪酬待遇;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重视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积极推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等四个方面提出具体政策建议,以促进企业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
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到消费者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感知,再到品牌资产的建立,以及企业因提升品牌资产的需求进而更加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过对744位有效被访者的问卷调查,证实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对品牌资产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消费者的CSR感知质量完全中介了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品牌资产中的品牌独特性、品牌联想之间的关系,部分中介了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忠诚度、美誉度、支付溢价、满意度、品牌延伸、品牌关系的关系.研究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品牌资产提升提供了一个更为清晰的互动关系图谱,为设置基于消费者响应的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资产互动培育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对推动营销范式从产品营销向社会营销的发展以及推行更为具体化的善因营销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打造“有情有义”的产品品牌往往成为“责任型”消费者的内在需求,培育企业社会责任与培育“责任型”消费者同样重要,这依赖于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三方的良性动态协同培育过程.  相似文献   

3.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顾客满意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国外众多学者都在探索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意义.企业社会责任已经和战略、顾客购买行为、品牌、盈利能力等关键词联系在一起.在中国,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潜在影响力认识尚不深入,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积极性也不高.国外的理论和实践都表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对企业自身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要使中国企业更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除了让企业认识到社会责任对企业的作用和意义,探究企业社会责任对顾客满意的影响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因为在市场营销实践中,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顾客满意对企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及对长期企业利润和股东价值具有的深远影响.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的关联,能够引导企业主动通过合适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把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结合起来.企业社会责任、顾客满意等概念所涉及的研究领域都有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但论证两者间联系的实证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的基本思想、分析工具、尤其是指标体系充分借鉴现有文献提出的成果.大量文献综述为本研究的实证奠定了理论分析基础,而本文的实证研究对理论模型及假设进行了验证.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对顾客满意影响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包括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声誉、感知价值、顾客满意、顾客忠诚五个结构变量,强调了企业社会责任包含的三个维度.研究基于上海牛乳行业的实证,从消费者的感知和评价着手,探索了企业社会责任对顾客满意的影响.根据消费者反馈的280份有效问卷,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和回归分析检验了本研究的模型及假设.经过分析主要得到如下结论:在上海牛乳行业,企业对社区的责任、对环境的责任、对顾客的责任三个维度都会影响到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总体评价,但是重要性各不相同;企业社会责任对顾客满意及顾客忠诚并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通过影响企业声誉和顾客感知价值,对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有显著的间接影响,且十分可观,从而为企业社会责任与顾客满意之间的联系搭建了新的通道.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上市公司2010-2016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本研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内外部企业社会责任差距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探讨;同时考察两者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以及不同差距类型时两者关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内外部企业社会责任差距与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成熟期企业的内外部社会责任差距与企业价值的负向关系比成长期和衰退期都要显著。研究还发现外部社会责任大于内部社会责任的企业的这种负相关关系要比内部社会责任大于外部社会责任的企业弱。本研究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为企业进行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投资提供一定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梳理国内外文献基础上,首先对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内涵与维度进行界定,并通过来自全国多地企业的358份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可以划分为两个维度:企业法律、伦理与慈善实践维度以及关系实践维度,进而为现实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提供理论依据。其次,对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与企业成长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对企业成长有显著影响:企业法律、伦理与慈善实践和企业关系实践对企业“质”的成长作用最为显著,对企业“量”的成长作用次之。  相似文献   

6.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文章对目前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概念的界定及相关理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价值意义和实践维度、国内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现状、缺失成因及其对策等,进行了简要回顾,最后做了总体评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会影响假说,立足消费者响应视角,引入消费者外部响应(购买意向)与内在响应(企业评价)作为中介变量,又考虑到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的影响具有作用边界,进一步将消费者支持和消费者认同作为个人特质层面的调解变量,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应命题,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剖析,期望相应的研究结论能够为诸多企业更好地明确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间关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消费者评价企业有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能力两个维度,前者表现为企业对社会或环境问题的关注,后者则是企业向消费者提供高质量产品或服务的能力。企业能力是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成分,企业社会责任能否增强市场竞争力也就相应转换为能否提高消费者对企业能力的感知:如果企业社会责任增强了消费者企业层面的真诚感知,将提升产品层面的信任和质量感知,出现晕轮效应;但如果消费者将企业社会责任归因为自利性动机则会激活企业层面的伪善感知,将进一步加深产品层面的质量怀疑,更可能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在粉饰产品质量的不足而导致补偿效应。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能力感知影响的结果是品牌资产建构。  相似文献   

9.
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与企业社会资本能够给企业带来诸多益处。在国内关于二者关系实证研究数目相对较少的背景下,本文首先在文献梳理研究基础上分别对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与企业社会资本进行维度构建并设计相关问卷,收集整理相关数据,然后实证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各维度与企业社会资本各维度的关系,结论表明:内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与企业横向联系、信任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互促进关系;外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与企业纵向联系、横向联系、信任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互促进关系;内部社会责任实践与纵向联系维度间无明显促进关系。最后,本文在实证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三方面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企业社会责任历来是国内外企业非常重视的话题。本文通过对“社会贵任”概念历史的追溯,分析了社会责任内涵的发展变化,并总结了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所依据的规范和标准,对如何判断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了分析,可以为国内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以及编写报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恩斯特·马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伟大的哲人科学家,他的思想直接导致了20世纪初的科学革命和哲学革命(逻辑实证论)。文章立足于对马赫原著的研究和对现实背景的考察,比较全面地论述了马赫社会哲学的各个方面:他的人道主义、和平主义、科学主义、无神论和教育思想。像马赫这样的哲人科学家,在科学上有重大建树,又对社会发展和人的自我完善充满关爱,从而成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承载者和缔造者。  相似文献   

12.
政治、经济因素导致了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的现状,也因此分立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文章通过分析这种状况的深层原因,强调社会分层与保障对城镇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康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社会工作传递社会政策,发送社会福利。当下社会矛盾较多、复杂多变,结构不断分化,单靠政府一己之力难以完成社会治理。理顺政府与社会工作的关系,形成良性的协同合作,是提高政府现代治理能力的大势所趋。从社会政策角度看,从政策的缘起到政策过程,社会工作都应与政府加强协商合作。社会工作主动介入到社会政策过程中,依赖于社会工作的职业化机制、衔接社会资源的网络机制,以及与志愿者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社会共生论对社会研究具有的理论及实际操作价值,从社会研究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概念操作化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阐述了运用社会共生的视角开展社会研究的问题。分析认为,社会共生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存在,各种社会现象都可以从主体、资源与约束条件三要素入手,用社会共生论进行理论还原;对社会共生现象的研究,本质上就是对共生关系结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促进社会融合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种种原因,现实生活中弱势群体受社会排斥的现象还相当严重,由此产生了许多社会心理问题,这些社会心理问题阻碍社会融合的推进。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融合的进程,就必须从整合社会阶层关系、实现社会利益公正、扩大社会有序参与、构建社会支持网络,以及弱势群体自身的努力等方面入手,对社会心理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刍议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文章对近世以来全球范围的社会变革的性质、意义以及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性作了深入的分析。文章指出 ,社会转型 ,即日常所谓的现代化的过程 ,是人类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变革 ,从转型的角度审视这一“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过程能够使人们对这一伟大的进程的本质获得更深入、新颖、独特的理论把握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实践已近30年,既取得许多欣喜成绩,也遭遇众多发展困境,急需进行实践反思与理论总结,以期为今后社会工作发展提供指导。基于南京的实践考察,发现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存在制度供给不足,教育优先而实践滞后,行业发展力量薄弱,本土理论发展迟缓等核心问题。社会工作发展必须将人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起来,树立发展理念,促进本土制度、理论与专业组织的发展与创新,引导教育者的实践取向与实践者的理论取向,构建符合本土化需要的制度体系、理论体系与行动体系。  相似文献   

18.
The online version of the original article can be found at  相似文献   

19.
社会异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异化是违背自己意志而屈从社会意志的行为。社会异化的正价值只能是暂时的、局部的、非根本的 ;而负价值必定是长远的、全局的、根本的。创造法治、民主、人权的社会 ,是消除社会异化的客观条件 ;培养强烈追求自我实现的个人 ,则是消除社会异化的主观条件  相似文献   

20.
机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通过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的分析发现:主观社会阶层认同越低的群体对当前社会机会公平的认同感越低;向上的社会流动能有效提升其对社会公平的认可,而其效应主要体现在主观社会阶层认同较低的群体上。在机会公平开放和程序公正的基础上推动合理有序的社会流动是塑造健康平和的社会心态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