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教师认知理论在第二语言教育领域中的逐渐应用,对英语教师认知的研究开始受到关注。然而,以探讨英语教师认知与课堂实践关系为目的的实证研究还较少。此项实证研究以大学英语教师为对象,通过分析英语教师认知与高效语言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发现以学生为中心、保持教师认知与教学实践的一致及有效的师生沟通才是实现高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英语写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举足轻重,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教学中的重点之一。认知功能教学法有机地结合认知法和功能法,强调对语言规范的认知、交流与输出。本文以认知功能教学法为理论指导,把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置于网络博客这一平台,探索基于网络博客的大学英语写作认知功能教学模式的建立和特色,探讨学生在“体验——认知——评价——监督——反馈——协作——完善”的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况,也指出实际运用该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学英语”从五十年代至今已三易其名:从“普通英语”到“公共英语”(公外),又从“公共英语”到今天的“大学英语”。随着名称的改变,它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过去,它只是一门形同虚设的低层次的工具课,今天已一跃而成为一门受社会各阶层重视的独立学科,这不能不说是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自1986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文理科本科用)以来,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讨论的热门主题。笔者从事公共外语教学十余年,面对学生英语  相似文献   

4.
情感是人们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所持的不同态度和体验,在语言认知的过程中起到制衡的作用。情感屏障的形成是缘于学习者消极心理因素的堆积,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习者对目标语言输入的获得,并影响语言能力发展的速度。“大学英语”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应强化课程的人文性,突出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的重要性。研究大学英语认知发展过程中学生对课业和教师的情感屏障并探索突破这一屏障的有效策略,有利于促使相关各方积极主动的心理态势的形成,达到大学英语教育素质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学习动机,尤其是融合型动机内在动机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可是多数大学生还没有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缺乏英语学习兴趣动机,势必影响到英语教学。因此,根据学习动机理论,英语教师要调整教学对策,从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爱好出发,不断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促进大学英语教学顺利进行。英语教师的任务就是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换起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感;英语教师的任务就是针对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探讨研究对换应性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将认知语篇学的基本理论应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在山西大同大学分设了实验班和控制班,用以检验基于认知语篇学的英语教学法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经过为期一学期的实验过程及对阅读能力测试成绩的数据比较,得出结论:在认知语篇学指导下的英语教学法,能够有效促进英语教学,同时也能极大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逐步实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互动为主线,师生共同参与为背景,可以真正地调动学生的内在认知,并营造最佳的教学效果。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和认知理论的三大假设,提出实施大学英语互动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大学英语互动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和评价维度,以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和开展真正的互动教学。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性培养的意义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建构主义、人文主义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理论作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论述了培养大学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性的重要性,即有利于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极大地调动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改变。最后提出了相应措施: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动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9.
从认知语境角度出发,通过对众多实例的分析,探讨其对幽默言语理解和表达的影响和制约,主要体现在:语义理解、认知效果、意图解读和文化背景。同时认为,将幽默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将是对现有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教育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英语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在分析西方反思型教学的特点和手段的基础上,阐述该教学理论对我国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就反思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具体应用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用于指导实践活动的认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长期以来,人们只习惯于对认识的纵向考查(即把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忽视了横向考查(即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结果导致一系列思想上的错误和行为上的挫折。因此,弄清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问题,才能提高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的正确性,才能驾驭认识活动的发展,才能协调人与世界的关系,进而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模糊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它具有缺乏对事物量的精确规定、缺乏与邻界认识的清楚分野、缺乏严密的逻辑论证、缺乏坚实的实践基础、比较灵活易变动等特点;它的形成取决于世界上事物联系的复杂性、实践的具体性、认识手段的限制、某些先在或外在因素的影响等方面;它是人们认识的开端,是认识发展过程的必需形式,是指导人们创造性地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重要认识因素,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交际中介。  相似文献   

13.
东西方刑法理论的文化思维虽有所不同,但东西方犯罪构成体系大体相同,从刑法保障人权机能的本源来看,刑事归责的最终归宿均应是“责任主义”。在对行为人进行责难或否定性评价时,考虑违法性认识这一主观要素,是责任主义确保刑法保障人权机制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也符合责任主义保障人权不受肆意侵犯的根本宗旨。虽然违法性认识或违法性认识可能性在我国的犯罪构成体系中暂无确切地位,但为了更好地贯彻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我国犯罪体系也有必要引进违法性认识这一犯罪构成要素。在德日刑法中,违法性认识是独立的责任要素,是故意犯或过失犯必须同时具备的。结合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的内容,把其归入我国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本质是相对于现象而言的哲学范畴,任何事物都具有一般本质与特殊本质之分;作为人类的特殊活动形式——创造认识,它的本质也具有一般本质与特殊本质之分,它的一般本质就是它和其它认识的共同本质(即它的能动反映本质),它的特殊本质就在于它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风险决策的认知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风险决策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与研究,作者综合了国内外有关风险决策的认知心理学、行为经济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作者本人的实证研究结果,着重对风险决策中决策者的认知模型、认知要素、认知策略以及认知差异进行了分析。决策者了解风险决策中的认知心理因素,有利于提高风险决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道德"作为哲学范畴,古往今来,已有不少讨论,归结起来主要有目的论和道义论两种论点。休谟关于"道德"的看法,源于对"是"与"应该"命题的区分,也就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在决定道德规范时的不同作用,但休谟没有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文章通过探讨"是"的命题与"应该"的命题之间相互融合的关系,思考道德规范何以确立。  相似文献   

17.
"认识构架"是人在认识中连接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的认知结构。最初社会认识构架的形成,是人们劳动实践的原始操作提炼为动作的结构形式,再与语言相连接,逐渐转化为形式化的逻辑结构的过程。社会认识构架形成之后,在人类实践的推动下,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它与人体认识构架的发展阶段具有相当一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相一致的规律。从社会认识构架的历史进化中,充分表现出它的结构与功能、个体的与社会的,以及发展的内在机制等关系和规律。同时,社会认识构架又不断地进行内向和外向的"双向运动",这种运动深刻表现出人类实践与认识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过程。  相似文献   

18.
二语词汇习得是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感性认知、理性认知、强化认知和系统认知等阶段,也是一个动态的语言习得过程.其认知过程既是一个线性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循环的认知过程,充分体现了二语词汇习得在认知模式方面的一体化、流程化、立体化和交互性的特征,也体现了第二语言习得的本质规律.了解认知模式方面的一体化、流程化、立体化和交互性特征和规律,对于优化语言教学流程和提高语言习得效度,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RR模型框架内,文章认为语感是一种受E1表征支持的低水平的元语言认知活动,其作用过程的实质是认知主体以实时的方式自发地反思自身或他人的言语活动、构建批评理论的过程;由于E1表征信息还不够外显,语感活动过程内隐,无法用言语加以报告,其“批评理论”在离时中也呈现笼统无据、模糊不定的特点。这一认知机制决定了语感在其作用范围、功能、内容、方式、发展等方面具有一系列特点。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次对社会认识中的“无知”现象,从社会认识与自然认识的联系与区别上作了梳理与探索,不仅把社会认识中的“无知”作为人的历史活动中的一种客观现象进行了论证,并且肯定在社会认识中“无知”的必然性及其可能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