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芒福德从文化角度,在人—文化—历史的深度关联中,从本体论层面、过程论层面和价值论层面,对城市本质、城市过程和城市化的意义进行反思:城市的深层本质在于文化,城市文化在时空维度所具备的特征决定着城市作为容器和磁体的特殊功能;城市在内涵要素失与得、有机结构的破与立以及各种城市动力的作用下展现一幅幅历史兴衰画卷;城市通过提供人的生存场所、生活的剧场和心灵的栖息地,从而实现人的生存意义、生活意义和发展意义。芒福德对城市的哲学反思具有人本主义特征,对构建城市哲学、反思城市问题、推动中国城市发展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最高追求就是以人为本,满足人不断变化的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需求。新世纪人居环境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发展趋势在于:高度关注生态、高度关注人、高度关注文化。  相似文献   

3.
城市美感论     
城市人是城市的建造者和居住者,城市反映了城市人的精神、意志、审美情趣。由于城市人生存于城市之中,城市人的生物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在城市中都能得到满足。城市人的生存与城市有种种深刻的联系,在这生命体验之上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当人的三重生命都能得到满足时,这时获得的情感体验就是美的体验。这种对城市美感的分析属于城市美学的基础性工作,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反响,真正有益于美的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态系统的建构是以人的感知和体验为中心而展开的.概而言之,它可分为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三个子系统.城市在生态化过程中必须以这三个子系统为建设路向:其一,在城市中培植自然生态,让人重新返回自然;其二,强化"场所意识",努力营造各种有利于居民交流、娱乐和想象体验的场所;其三,保留城市的人文景观,维护精神生态,让城市成为每个人的精神依归之所.  相似文献   

5.
当下的城市政治学研究存在着城市缺位的问题,即城市只是作为一个容纳各种经济、政治、社会议题的容器,而不是作为形塑上述现象的结构性因素。改变这种现状的方式是重拾城市性,将城市塑造为一个发挥结构性作用的实体,并以此作为城市研究的学科边界。对于处在引介西方学说为主的国内城市政治研究来说,通过找回城市的视角构建,可以为确立自身的研究脉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城市角色是指城市在城市网络中所处的地位。城市人对城市发展具有角色期待的心理,合理的角色期待要符合城市的客观条件,要得到主导城市发展的城市人群的认可,特别是决策者的认可。城市间存在着角色的冲突与竞争,要减少不利的城市角色冲突,就要建立良性竞争机制,加强城市间协作,实现角色互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合理认知城市角色,在规划目标的制定上要实现从理想城市到健康城市的转变。所谓健康城市,就是以满足城市人的快乐原则为出发点,将城市的自由度、舒适度、宜居性作为规划的目标,既要实现城市客观存在的有序协调发展,也要满足城市人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7.
孔琳 《国际公关》2010,(3):28-30
诚然,城市营销作为一个新的营销领域,确实值得公关界的广泛关注。公关人应该如何把面向企业的各种成熟的传播手段运用到城市营销的过程中,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相似文献   

8.
“双重边缘人”:城市农民工自我认同的形成及社会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当农民工满怀对城市文明和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来到城市 ,却因各种社会原因无法融入城市的制度和生活体系 ;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又不愿或无法回归农村社会 ,于是在两难和困惑中形成了“双重边缘人”的自我认同。本文试分析这种认同产生的原因及社会影响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漫画四则     
周肇泉 《社区》2002,(16):48-48
地铁,人群都涌了进来,提着大包小包的,脸上流着汗水,嘴里嚷嚷着各种不同的方言。你知道这是外地人进了你所在的城市的地铁。因为人多,你觉得天气也更加炎热了。你可以看到,本地人对外地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有包容的,有瞧不起的,也有无所谓的,也有本来无所谓但外地人多了使车厢变得拥挤闷热而厌恶起来的。这是人类的天性,对自己以外的人和事物的认同程度,随着地理的遥远在衰减。人类或多或少都有排外的倾向,一个家族如此,一个村庄如此,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也如此。但是理性的人、理性的城市会以博大的胸怀来对待异乡人,因为他们知…  相似文献   

10.
闾丘露薇 《可乐》2011,(6):17-17
决定采访上海城市交响乐团,是因为我觉得,一个城市,能够用音乐来面对悲伤,那是如此的优雅,如此的与众不同,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音乐,来自一股自发的力量。之所以有这样的一个业余交响乐团,和上海这个地方有着莫大的关系,因为这个城市里,喜爱音乐、学习各种乐器的人相对其他城市,要多很多。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城市人文精神与城市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城市人所应有的城市人文精神,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是城市的活力、生命力和凝聚力之所在,而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灵魂、品格和风气的综合体现。城市人文精神是城市人的精神和“灵魂”,而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挖掘历史、打造文化、提升内涵、培养精神是各个城市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 ,要提高城市领导工作水平 ,首先必须正确树立现代城市意识 ,积极更新城市领导工作的思维观念 ,在此基础上正确把握城市领导工作的辩证法 ,认真处理好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全面发展与突出特色、建设与文化保护、局部利益与长远利益以及城乡协调发展等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3.
城市环境之美是亟待深入研究的时代主题,它蕴含三重维度:一是生态维度,因为城市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人文景观是城市环境的重心,自然景观是城市环境的向往;二是个性维度,因为城市必须是具有个性的,应保持地方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历史感与现代感的统一,景观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统一;三是设计维度,因为人是城市环境的主体,城市设计必须以人为本,包括城市设计要符合人的认知方式、能够释放人口潜能以及能够完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4.
城市的发展建设是建设文明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文精神的引导下,城市建设应朝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方向发展。然而现代城市中出现的各种视觉上的污染及其所造成的危害,却与我们所提倡发展城市人文精神,建立人文城市的内涵相违背。本文在分析了城市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存在的几个重要的视觉污染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人文城市,杜绝城市污染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社区文化的管理中存在着与城市社区不和谐的因素。城市社区文化管理伦理是指,在以实现城市社区文化管理目标为宗旨的、城市社区文化管理领域内所涉及的是非规则或准则。城市社区文化管理伦理的和谐功能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城市社区的人性化价值取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城市社区生态文化价值观;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城市社区生态消费文化伦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城市色彩设计是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关注的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普遍缺少审美修养,更加缺少对城市色彩的重视。各种新材料及涂料争艳斗奇的色彩,城市广告的胡乱张贴,城市新建筑的随地拔起,将许多城市涂成色彩斑斓的"大花脸",既失去鲜明的城市个性,又切断与之相连的历史文脉,更主要的是造成了严重的视觉污染,影响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色彩问题开始引起许多城市决策者的关注。从美学角度和实际空间角度,探讨了城市色彩规划的意义及应用原则。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现代化的根基,是文明城市的旗帜。文化体现着城市的个性与魅力,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彰显城市文化形象,为城市发展注人新的文化元素,既是新时期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城市发展的全新思路。本文旨在从正确认识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的重要性人手,试论南通如何塑造城市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8.
病态的城市降低城市人的幸福指数,并易成为城市人恐惧的对象。城市噪音是造成城市恐惧的因素之一。它破坏城市人协调的肉身感知系统,造成城市人肉身环境的恶化,从而使城市人因烦燥分神而走向反和谐。现实中,城市因为"重眼损耳"、忽视声环境的优化并于无形中对人进行"环境分割",造成人和谐感官的变形。从环境美学的视角来看,控制与化解城市噪音是打造宜居、乐居城市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论现代城市的形象构建与传播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形象就是城市给予人们的综合印象和观感,是城市性质、职能和文明的外在表现,主要从文化形象、经济形象、政府形象、媒介形象和市民形象等五个方面进行建构。城市形象的建构和传播不仅对城市的经济、文化产生影响,而且还关系到城市整合各种资源的能力,必将对城市整体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如果我们把城市看成一个有机的生命体,那么城市和各种产业、各种功能体就是这个生命体的不同部分。城市本身需具备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能力,我们可以把这种能力形象地称之为城市免疫力。对于矿业城市的发展现状和深层矛盾,从长远来看,经济模式调整要着眼于构建循环经济场。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对于矿业城市免疫力进行研究,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的前瞻性与可操作性,是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