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言语交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话语的产生和话语的阐释。非规约性语用预设传递的是对交际中的一方来说至少是未知的,或者有争议而不能接受的非言语双方的共有知识。既然言语交际是交际双方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本文将试图结合语用预设的各个特征,从说话者和听话者两方面,分别对言语交际中非规约性语用预设的实际操作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用语用推理模式论析预设、衍推、含意与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设、衍推、含意与断言这些概念都涉及一定条件下的语用推理,但预设、衍推和断言又不同于含意,且互不相同.含意的获取必须依靠话语的语境信息以及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也就是说,含意的推理不能仅仅依靠一个独立的语句.  相似文献   

3.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语言信息的编码综合和解码分析并不是绝对机械的反映和转换.发话人传递的信息和受话人接收的信息不等值的现象时有发生,容易导致交际双方产生误解,甚至产生冲突.从交际过程中的信道干扰、交际双方的文化差异以及个体的认知差异等三个方面研究言语信息差产生的原因,有利于跨文化交际者的言语信息差的调控,从而达到交际语言准确、得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非言语交际的过程中,语义传递的主要方式是以隐性为特点的.研究了非言语交际过程中的语义传递的功能和特点,论述了隐性语义的文化局限性问题.最后指出,对隐性语义的理解必须与特定的文化背景相结合,才能避免交际的失败.  相似文献   

5.
语用预设及其功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预设是一个语用现象,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言语交际中扮演了重要的交际角色。本文从语用学的视角出发,结合语篇分析、信息焦点和文体效应等初步地讨论和分析了语用预设的基本特征以及在言语交际中的不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6.
话轮沉默是一种常见的非言语交际手段。话轮沉默的关联性在明示一推理框架内.其语用功能在交际过程中具有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而交际意图需要语境预设才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7.
从语用学视角解析修辞疑问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辞疑问句作为一种间接言语行为在人际交往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讲话者借助疑问这一形式表达了他对事件强烈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因此修辞疑问句实际上是强调的陈述.对这种间接言语行为的识别需要分析修辞疑问句的生效条件和它的预设,对其所传递的交际信息的理解需要听话者结合语境和修辞问句的功能进行推理.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信息结构的基础上,从语用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信息焦点与调核、语用预设的关系以及信息焦点在言语交际中所起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9.
预设、衍推、含意与断言这些概念都涉及一定条件下的语用推理,但预设、衍推和断言又不同于含意,且互不相同。含意的获取必须依靠话语的语境信息以及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也就是说,含意的推理不能仅仅依靠一个独立的语句。  相似文献   

10.
预设的动态性和动态预设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语言逻辑对预设现象的分析经历了从"真假性"到"恰当性"再到"动态性"的发展过程.预设一般被看做交际双方的共知信息(mutual information)或无争议信息(non-controversial information),如果从动态的视角来看,预设也可以传递新信息(new information).预设的构成是异质的(heterogeneous),有关预设的研究应注意运用动态的方式来考察,即需要区别是着眼于说话人、听话人还是交际双方的过程视角.采用动态的预设观还可以发现语用预设具有一系列新特征:不确定性、可移动性、层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