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电影《霸王别姬》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这部影片延续了李碧华小说璀璨华丽、戏梦人生的特点,也继承了陈凯歌电影沉稳大气、追求纯粹的风格。电影和小说都是典型的叙事性艺术,同时二者又具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小说到电影,从文字到影像,电影《霸王别姬》是导演在小说基础上的再创造。叙事视角和主题的改变、部分人物和部分情节的调整,以及叙事手段的转换,让这部经典的小说以熟悉而又独特的方式呈现在荧幕上。  相似文献   

2.
时至今日,电影与小说实现跨媒介叙事的作品数不胜数:改编自JK罗琳的同名电影《哈利波特》创造十年奇迹,小说意念取自电影的文体创意也在西西的《东城故事》中略见一斑。而当诗歌遇上电影,两者如何实现跨媒介叙事?不同艺术符号并置时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差异?这种差异带给我们哪些思考?本文将通过分析电影《嚎叫》如何实现与艾伦·金斯伯格的同名长诗间的跨媒介叙事来探索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碧华,香港文坛大名鼎鼎的才女。其写作的30多年时间里,有百部作品问世,其中《胭脂扣》《霸王别姬》《纠缠》《秦俑》《诱僧》《青蛇》等被改编成影视剧。这位名满天下的女作家生活中为人低调,她的情感生活被自誉为不劳而获,但快乐多多。  相似文献   

4.
反战题材的作品很多,但却鲜少有像《铁皮鼓》一样脱颖而出、经久不衰的。小说《铁皮鼓》因其独特的视角而独树一帜。而电影改编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以极其精妙的视听语言丰富了对丑陋现实的讽刺,升华了对纳粹的反思。本文从视听语言、叙述方式、叙事结构、叙述视角、思想层面五个方面对两者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5.
正李碧华,香港文坛大名鼎鼎的才女。她才高八斗,行踪神秘,从不在大庭广众前抛头露面,坚持出书不公开照片、不安排签名售书,为此主动放弃了香港畅销书作家排行榜,被誉为港岛最神秘的女作家。在30多年的写作生活里,有百部作品问世,其中《胭脂扣》《霸王别姬》《纠缠》《秦俑》《诱僧》《青蛇》等被改编成影视剧,不仅捧红了张国荣、梅艳芳等明星,还摘取过戛纳大奖。  相似文献   

6.
曾写过《霸王别姬》、《胭脂扣》等电影剧本的香港著名女作家李碧华女士,在现实生活中,又以感人的情怀,谱写了一对失散39年的夫妻的团圆故事──香港女作家答应为武汉老妪寻找失散多年的丈夫1998年9月2日,香港著名女作家、专栏记者李碧华女士正在家里为纪念"九一八事变"活动准备稿子。电话铃响了,是李碧华一位在宾馆做客房部经理的朋友打来的。他对李碧华说:"我们宾馆住进来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婆婆,名叫袁竹林,曾经被迫给日本鬼子做过'慰安妇'。她刚从大陆来,现在是经过香港,明天要到日本去起诉日本政府。我觉得她很有文章可作,你…  相似文献   

7.
电影是视听结合的艺术,在电影中叙事因素是构成电影艺术整体的基本因素。2005年电影《如果爱》的上映,在观众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获得了众多的荣誉。该片之所以脱颖而出跟它精巧的叙事艺术密不可分,文章从叙事的角度来探讨影片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8.
电视剧《德伯家的苔丝》以托马斯·哈代的同名作品为素材改编而成,厚实地利用电视剧自身的优势,叙述了苔丝悲惨的一生。该剧对叙述空间精妙的处理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叙事效果,使观众深切地理解了该剧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与主题思想。运用电视叙事学相关理论,对电视剧《德伯家的苔丝》的叙述空间进行探讨,以分析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詹语 《现代妇女》2007,(8):9-11
李碧华,香港文坛大名鼎鼎的才女。她才高艺广,行踪神秘,从不在大庭广众前抛头露面,坚持出书不公开照片、不安排签名售书,为此主动放弃了香港畅销书作家排行榜,被誉为港岛最神秘的女作家。在写作的30多年时间里,有百部作品问世,其中《胭脂扣》、《霸王别姬》、《纠缠》、《秦俑》、《诱僧》、《青蛇》等被改编成影视剧。这位名满天下的才女作家生活中为人低调,但活得分外逍遥,她的情感生活被自誉为"不劳而获,但快乐多多"。  相似文献   

10.
胭脂凉心     
一直喜欢胭脂,尽管极少用它,只是放在梳妆台 上,慢慢地让它干掉,然后变成粉状,像艳粉的尸体,触目惊心。 但我还是喜欢胭脂。最早是看了李碧华的《胭脂扣》,悲情到不能呼吸,仿佛我是那个叫做如花的女子,爱着,苦着,等待着,最后,心凉了,变了女鬼还要找爱。  相似文献   

11.
青春是电影艺术中一个永恒的话题。2011年,台湾导演九把刀执导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以小成本制作赢得了4个亿新台币的票房,创造了台湾电影奇迹;2013年,大陆导演赵薇执导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刷新了2D华语片首映票房纪录,为国内类型片的探索之路增添了一抹亮色。同样是青春题材,同样的大获全胜,但在叙事风格上,《致青春》与《那些年》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征。本文从叙事风格角度,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2.
《红字》是美国作家霍桑的代表作。它创作于19世纪初,作品以宗教、女性为主题,巧妙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刻画了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的经典形象。电影《浓情巧克力》改编自作家琼妮·哈里斯(Joanne Harris)的同名小说,创作于20世纪。同样是一部以宗教、女性为主题的电影,它与此类作品中的经典《红字》相对比,有相同之处,亦有反差与创新。本文拟就两部作品的相同与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艾丽丝·沃克的小说《父亲的微笑之光》在文本的写作技巧上体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胆和创新。本文试从叙事结构到叙述声音对该小说体现的写作艺术上的颠覆性进行分析,探讨艾丽丝·沃克如何借助各种叙事手段来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以期揭示该作品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合唱作品《天路》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陈国权先生以印青作曲的一首赞美青藏铁路的藏族民歌为原型改编而来的,堪称改编合唱作品中的艺术精品。本文通过对陈国权改编的合唱作品《天路》中音乐要素的艺术特点如作品旋律分布、节奏变化、结构扩充等方面进行浅显的评析和研究,旨在探索这部合唱作品的综合艺术特色,让更多热爱合唱艺术的学者来感受改编合唱曲《天路》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这里我们说的叙事是指利用绘画手法的表达,它遵循了文学叙述中的概念,但又更直观地利用绘画语言来进行对故事情节的描述。动画中对叙事的研究即是借用了文学、电影的理念利用连续的画面去讲述再现故事情节。  相似文献   

16.
韦斯安德森导演的电影作品具有浓郁的个人风格,电影的视听语言和影片的叙事特征都各具特色,并通过在表达电影主题这个目的下完成了结合。本文就通过对韦斯安德森的作品《月生王国》中画面的色彩、构图、布景的使用等视听语言分析,来简析电影的视听与叙事的结合,从中透视韦斯安德森电影作品中一以贯之的相对较为固定的风格手法。  相似文献   

17.
唐传奇与元杂剧属不同文体,因此二者在叙事模式上有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叙述视角、叙述声音及叙事结构三方面。尽管唐传奇与元杂剧的叙事模式有较大差异,但二者在叙事艺术上皆有较高成就。  相似文献   

18.
第6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勇敢的心》,无论是故事结构、导演技巧、摄影技术、化妆风格还是音乐音效,均在1996年全世界的电影作品中笑傲群雄成为最大赢家。史诗级的电影《勇敢的心》,在其电影音乐方面也备受追捧,本文将对它的音乐方面进行浅谈和赏析,目的在于从中找到电影听觉的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9.
徐丽婷 《现代妇女》2014,(9):269-270
20世纪以来,艾米莉·勃朗特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已经跻身于英国经典文学作品的行列,它通过对两代人爱恨情仇的叙述,成功地揭示了自然人在外界狂风暴雨摧残下人性的扭曲、社会的严酷现实,是一部充满激情、震撼人心的杰作。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所运用的创作手法在当时文坛极具新意和独创性,大大超越了传统哥特式小说的固有模式和风格。本文从三个方面入手,粗浅地分析了象征手法的运用、叙事方法的特点和人物话语特色,将艾米莉·勃朗特超凡的艺术创造力表现出来,进一步深刻解析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20.
费穆导演的《小城之春》被誉为电影界的经典.影片通过兰花、古城墙等意象,并运用长镜头、慢镜头等拍摄技巧,充分地呈现出中国电影中少见的古典之美.古典的意境、古典的文化思想,再加上现代的电影叙事,使得《小城之春》成为中国艺术电影的代表作,而它的所得,同时也是当下中国电影亟待反思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