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日本也过端午节,现在又称为儿童节,特别要进行祈求男孩健康成长的民俗活动。端午节传入日本以后,与日本文化不断融合,演变出了新的文化内涵和节庆活动。本文主要考察端午节文化在日本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理想与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本文从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出发,说明了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文化价值并展现了其文化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厉春雷 《公关世界》2009,(12):16-19
粽子是端午节的标志,也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文化符号,积淀了传唱不竭的屈子舍身爱国的情结。它已经超越了饮食的范畴,演绎为一种历史的记忆和象征。当端午节与粽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时,似乎着意要把这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镌刻在五芳斋品牌的印记里,把粽子作为一个文化解读的密码,演绎一种历史的文脉。于是,五芳斋演变成为了端午节的另一种文化象征。  相似文献   

4.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音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5.
探析中日两国“端午节”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展 《现代交际》2011,(5):72-73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日本的端午节是由中国传入的,但是传入日本之后,其文化内涵与日本的社会、文化相结合,秉承了中国驱毒避邪、保生护命的文化内涵,同时抛却了龙舟竞渡、追思先哲的文化意义,进而演变成为了祈祷男孩健康成长的“儿童节”。本文就端午节在中日两国的演变及特色,探析中日两国“端午节”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习俗趣谈     
向荣 《当代老年》2013,(6):56-57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亦称端阳节。古诗日:“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民谣说:“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谚语又云:“端午佳节,菖蒲插屋。”端午节既是凭吊屈原之溺水,又是预防疾病,祛邪除祟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形成了端午曰祭屈原、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蒲等习俗。  相似文献   

7.
6月16日是农历五月初五,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到来,又是“绵绵粽子缘,溢满人间情”。小小粽子,品其色香味,也品个中文化韵味。多姿多彩的粽子,蕴涵着深厚的民族底蕴,粽子文化成为一种意义隽永、斑斓璀璨的美学文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鲁勋 《现代交际》2011,(1):62-62
通化市朝鲜族端午节文化活动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满足了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多向性需求,展示了朝鲜族的时代风采,体现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活动特有的群众性、广泛性、参与性、艺术性深受群众的喜爱。朝鲜族端午节文化活动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每逢端午节,无处不充满欢乐的节日气氛,男女老少无不尽情地投入节日活动中。端午节文化活动为进一步满足群众自我参与、自我表现、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精神文化需要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9.
杨琼 《现代妇女》2010,(6):84-86
民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怎样更好地关注民俗文化及其传承,是觉醒的本文化持有者、政府和学者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民族民俗音乐与民俗有不可分割的共生关系。民俗音乐中,相当一部分都是由女性创作、演唱并传承的。她们或独立构建或与男性一起架构其民俗的文化空间。然而,一直以来,女性与民俗的关系都不太被重视,在民俗音乐受到外来文化冲击的今天,她们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甚至关系到某些民俗音乐文化的存亡。表现民族、民俗的音乐是近年来各大作曲家竞相关注的焦点,很多时候也是通过这种方式走向国际舞台的,即“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可是怎样才是真正用音乐表现了中国优秀女性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由伦理、文化共同体向政治、法律共同体演进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势。“中华民族”这一概念诞生于中国从“君主制国家”向“民族国家”的蜕变过程之中,而国家类型的重塑也促使了国民身份的转变。如今,中华民族已实现了从“文化共同体”向“法律共同体”的初步转化。本文以民族起源、形成与发展为切入点,具体探讨了有关“中华民族”的想象与形成,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实现与完善“法律共同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风行“抢”经济今年端午节当天,国内很多媒体都刊登了一条消息:之前被韩国人抢先注册的端午节网站的中文主域名“端午节.cn”,被一位互联网域名投资者以3万美元的价格买回,并无偿送给了屈原故里湖北省秭归市。此次端午节中文域名“回归”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近期又一个域名被抢注后重金赎回的案例。域名抢注是近年来事关网络的一个热门经济事件,从海尔、长虹、同仁堂到Google、宝洁等著名公司企业,从“神六”、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福娃等热门名词到田亮、徐静蕾等体育、娱乐明星的名字,都成为抢注的焦点。域名是一个服务器或一个…  相似文献   

12.
他所期望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自我更新与发展,是中华民族成为其自身发展的历史的主人,中国知识分子则承担引领社会与文化走向“文化自觉“、“文化自决”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3.
回族传统体育异彩纷呈,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族传统体育不仅文化内涵深厚,而且具有鲜明的娱乐性、民俗性、健身性特点。本文以回族传统体育的健身价值与养心价值为切入点,分析了回族传统纳入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以“敬老助老,共建共享”为主题的为老系列活动,大力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和孝道文化 重阳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敬老节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山西太原今年在重阳节期间推出以“敬老助老,共建共享”为主题的为老系列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和孝道文化,营造新时期尊老、敬老、助老良好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强化宣传,营造“敬老”氛围  相似文献   

15.
多点反思,少点义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中国有些报刊就韩国准备将“江陵端午祭”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一事,发表了不少评论,其中不乏真知灼见。笔者拟从另一个角度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抛砖引玉。中国和韩国的端午节对于中国的端午节,《辞海》解释为:“农历五月初五日,民间节日。本名端五。”中国许多民族过端午节的历史悠久,但对端午节的始源迄今没有定论。有一种说法认为,龙是中国神话中最具神秘色彩的一种动物,农业丰欠有赖于龙的喜怒偿罚,因此  相似文献   

16.
又是一个端午节。国人对屈原的的了解程度,说来有点汗颜,别以为在QQ群里,到处转发为保护端午节世界文化遗产摇旗呐喊的爱国青年,可以为注册几个关于端午节的商标和域名,发起些声势浩大的签名运动,呼啦啦三五天可以拿下几百万个投票,就是什么“爱国”,或者是“爱国主义”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17.
张斌 《炎黄世界》2013,(6):44-44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有关端午节起源的话题又成了网络的热门。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虽然众说纷纭,但我比较倾向“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一说。我记得这一说法闻一多先生曾专门撰文论证,是比较靠谱的。但是当前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个别人之所有大写特写端午节的来源,目的是想否定这个传统节日与屈原有关。  相似文献   

18.
吴忠富 《公关世界》2016,(2):110-113
春节期间,元宵节刚过,乍暖还寒,南国广西大苗山却是春暖花开、桃李芬芳。“两岸四地暨港深珠澳摄影家走进大苗山”大型摄影文化下基层活动在大苗山拉开了序幕。
  两岸四地以及港深珠澳摄影联盟30余位摄影家应邀参加了此次活动,分两批走进了广西融水大苗山,感受苗乡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参加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打同年”、“送同年”、“坡会”、“坐妹”、“芒蒿”……各种民俗活动精彩纷呈。在这广袤的大苗山中,摄影家们领略了苗山淳朴的民风民俗,品尝了独具特色的苗家美食,领略了风光无限的苗族风情,感受了山水人相融的和谐美景,大家被深深地吸引,纷纷用镜头定格这美好的瞬间。  相似文献   

19.
“和”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追求目标,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之一。“和文化”在儒家思想阐释和衍发下,显示出了独特的内涵,并在社会、生活、教育、政治等各方面得到广泛宣传和运用。儒家“和文化”的认知情况,反映了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用“和文化”加强大学生教育有利于道德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端午趣话     
罗敷 《炎黄世界》2013,(6):43-44
端午节,一般在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