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耕砚 《南亚研究》2003,(1):89-91
纠纷根源自 1 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根据蒙巴顿方案分治后 ,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 ,一直是两国之间主要纠纷根源之一。印巴分治前 ,克什米尔为一王公土邦 ,面积约 1 9万平方公里 ,略小于英国本土。根据该方案 ,各王公土邦由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 ,或保持独立。克什米尔近 60 0万人口中 77%的居民为穆斯林 ,倾向巴基斯坦 ,2 0 %信印度教 ,土王为印度教徒 ,倾向印度。印巴为争夺克什米尔 ,于 1 947年在该地区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 1 948年 8月和 1 949年 1月 ,联合国印巴委员会先后通过关于克什米尔停火和公民投票的决议 ,并划定停火线…  相似文献   

2.
1947年8月15日,英国政府在英属印度实施蒙巴顿方案,把政权分别移交给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印巴分治对印度工农业所产生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分治后大城市和大工业大多留在印度,而灌溉网稠密的原料产地和余粮区却多半留在巴基斯坦。印度承受了英属印度总人口的82%,但只分得谷物播种面积的75%和灌溉面积的69%,信德和旁遮普庞大的运河灌溉系统分到了巴基斯坦,印度却分得了不少经常闹灾荒的干旱地区。1947年前,英属印度灌溉面积占播种总面积的比重的24%。分治后这个比重在印度下降到19%,在巴基斯坦则上升为44%。工业集中地与原料产区的隔绝,余粮区划归巴基斯坦,这些原因使独立后的印度不得不花费巨额外汇每年从国外进口约300-500万包黄麻,100万包原棉和300-400万吨粮食。  相似文献   

3.
穆罕默德·阿里·真纳(1876-1948)是本世纪上半叶印度穆斯林独立运动的领袖和巴基斯坦的缝造者。巴基斯坦的建立,无疑是他一生中最伟大的功绩,但却不是他的初衷。在他长达40年的政治生涯中,前30年他一直把实现全印度的独立和统一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并为  相似文献   

4.
南亚地区的大部分原来是英国长期统治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慑于当地风起云涌的民族独立运动的巨大压力,开始撤出印度。它以宗教信仰为依据,把印度次大陆划分为以印度教为主的印度和以穆斯林为主的巴基斯坦;并给予印度次大陆560多个土邦王公自由选择参加印度或巴基斯坦的权利。从此南亚这两个主要国家便成为互相对立、不可调和的宿敌。印巴独立以来,两国之间发生了三次战争和无数次边界武装冲突。第三次印巴战争以东巴分裂  相似文献   

5.
民主制,作为国家政体的一种,是统治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统治而采取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不同性质的国家有不同的政体,同一性质的国家,也会有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在奴隶制、封建制国家,大多采取君主制,即由君主(皇帝、国王)一人统治,通过君主所操纵的各种官僚机构管理国家。这种政体当然没有任何民主可言,其野蛮、专横和落后决定了它必然为民主政体所代替。最早的民主政体是在古希腊雅典奴隶制国家实行的国家政治制度,那种民主制的最显著的特征是,民主只为奴隶土阶级中的男性公民所享有,即把君主一人的统治变成为奴隶主阶级中一部分人的统治,而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来人则不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利。这种政体只是民主制的初级形式。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在各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实行民主政体,并把这种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但其本质上仍是由少数人享有的资产阶级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制,是工人阶级和广大  相似文献   

6.
印度独立以来的政治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7年8月15日,印度和巴基斯坦作为英国的两个自治领在印巴分治的大动乱中宣告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在人民的欢呼声中光荣诞生。这是印度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它标志着英国殖民统治的终结,预示着印度各族人民从此走上自由独立之路。印度独立后,摆在印度政府和人民面前的两大任务是:维护和巩固政治独立;恢复和发展民族经济。四十年来,印度政府动员全国人民为此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克服了难以想  相似文献   

7.
印度独立之后,主要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国大党掌握了国家政权,在资产阶级的议会民主制度下实现了国大党一党统治的政治局面。从1947至1977年,国大党政府连续执政30年。在它的政治活动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值得注意,这就是修改宪法极为频繁。从1950年宪法生效到1977年英·甘地政府下台,前后  相似文献   

8.
20 0 2年 10月 ,巴基斯坦在经历三年的军人统治后 ,穆沙拉夫总统终于兑现了上台时“还政于民”的承诺 ,如期举行大选。 11月 2 1日 ,穆斯林联盟 (领袖派 )领导人贾马利组成新政府 ,巴基斯坦基本完成“军转民”的和平过渡。目前 ,巴基斯坦进入了以穆沙拉夫掌控实权、穆斯林联盟 (领袖派 )为执政党的多党议会民主时期。虽然穆斯林联盟 (领袖派 )在议会中未能超过半数 ,总理贾马利地位脆弱 ,新政府面临诸多挑战 ,但是巴基斯坦政局的实际控制权掌握在穆沙拉夫总统手中 ,加之在九一一事件后穆沙拉夫密切了与美国的关系 ,改善了国际形象 ,在国内地…  相似文献   

9.
独立以来,印度实行英国式议会制度。与英属印度时期相比,印度议会制度已经由英国统治印度的工具变为印度自己管理国家的机制,改变了英国人利用议会欺骗印度人民,瓦解分化印度各种力量的团结的状况,发挥着一定的政治作用。印度议会制度与英国议会制度存在着许多共同点。首先,两国议会制度都确立了下院多数党执政的内阁制。掌握立法权的议会与掌握行政权的内阁总理或首相负有连带的责任,印度总理和英国首相都是由议会下院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其次两国中央一级议会都实行两院制。宪法都规定了民选的下议院比间接选举的上议院拥有更大的权力。再次,无论是印度总统和英国国王都是国家元首。他们作为国家的象征,没有实权,只行使礼仪性职责。他们的行为必须征求总理或首相的意见。但是由于印英两国政治文化不同,印度议会制度在许多方面与英国不同。首先,英国国家元首是世袭的君主;而印度历史上从未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过统一的封建王国,印度国家元首是间接选举产生的总统。其次,英国宪法是不成文的柔性宪法,体现在以往的司法判例和法律惯例中;印度则实行一部成文宪法。再次,英国议会通过的法律  相似文献   

10.
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军事民主制是它的必经阶段,由于过渡时期的政治形态的差异,国家政体形式的产生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型,即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而各类型又可以划分为若干形式。大体说来,像德意志的征战立国,多为君主政体类型;雅典、罗马的从氏族内部发生,多为贵族政体、民主政体类型。国家产生伊始,其政体类型应以君主政体和贵族政体居多,类似雅典那种民主政体,在古代世界中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