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在历时10余年三峡工程移民工作中,形成了数以百万计的移民档案。对这数以百万卷移民档案进行整合和规范,合理确定移民档案的归属和流向,建立三峡库区移民品牌档案,加强三峡库区移民档案管理,全面开发利用移民档案信息资源,是国家及三峡库区档案部门与有关部门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移民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一头连着国家,一头连着百姓,要做到两全其美,必定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况且面对这样一个“继三峡移民之后中国最大规模的移民搬迁”。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的影响,丹江口市移民安置任务占全省的三分之二,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面对困难,丹江口市表现出来的是担当和奉献,是拼搏和坚韧。经过日日夜夜的艰辛付出,历时两年,收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的可喜效果,移民的住宿、交通、医疗、生活有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邓宣 《决策探索》2011,(10):F0002-F0002
“一瓶西岭土,一瓶丹江水,这是我们家乡的根。”5月5日上午,在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第二批移民搬迁启动欢送仪式上,淅川县西岭村移民徐国勤和寇元涛从淅川县委书记袁耀生手中接过家乡土家乡水后说:“带着家乡土和家乡水走,永远也不会忘记西岭村。”  相似文献   

4.
基于嵌入理论和移民研究,提出生态移民迁移模型,从过程视角将移民迁移划分为脱嵌、嵌入和可持续发展3个阶段。生态移民从原居住地迁出实际上是一个与原有社会经济文化联系脱嵌的过程,由此带来的风险是移民在安置地边缘化的主要原因。为了实现与安置地的社会融合,生态移民需要从经济、社会和心理等方面嵌入安置地社区。实现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应确保移民享有平等权利、免受歧视;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移民个体的能动作用,鼓励移民积极参与安置地社区建设,发展社区社会资本和多元文化,推动社区跨越式变革。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丹江口水库,静静地沉睡在暮霭晨光中,她即将化作一江清水,逶迤北上。她承载着中华民族50多年的梦想,北借南水,南水北调,从而缓解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的短缺,优化我国的水资源配置;她承载着数以万计的移民干部用汗水与心血、拼搏与奉献、大爱与真情,为这一宏大工程、这一“国家行动”忘我付出、默默创造的壮丽事业;她承载着30多万库区移民,为国家这一战略工程所作出的牺牲,牺牲自己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家园、土地,这里有他们的根,有他们的梦想,有他们的亲人,有他们的回忆……  相似文献   

6.
《决策探索》2008,(24):15-15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建设的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工程建设成败。为切实做好移民安置工作,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安置优惠政策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7.
2009年6月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天门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把移民作安置工作作为全市的政府工程、一号工程、政治工程,动员全市上下,全力推进移民新村建设,经过一年半的艰苦努力,于2010年11月15日前分25批次接收安置了丹江口库区移民3774户、16335名,实现了平安移民、和谐移民的目标,较为圆满地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交给我市的移民安置任务。  相似文献   

8.
移民号称“天下第一难”工程。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的丹江口市.是我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搬迁安置任务最重的市(县)。面对历史重任.丹江口移民人把移民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让移民高兴搬迁、安心稳住、潜心发展.形成了安全、有序、稳定、和谐地移民安置氛围。并获得了省移民局的高度肯定。  相似文献   

9.
2010年,三峡移民四期扫尾工作全面完成。三峡工程实现了175米试验性蓄水目标.这不仅标志着三峡大坝工程的全面完工和防洪、发电、航运、补水等综合效益开始全面发挥,也标志着三峡移民初步设计任务的全面完成,正在由“搬得出”、“稳得住”逐步向实现安稳致富的战略目标转变.三峡库区整体进入了“后三峡时代”(包含三峡工程全部建成后的很长一个时段)。  相似文献   

10.
杨阳 《经营管理者》2012,(15):48-49
鱼洞峡水库及东郊二水厂工程是一项以供水为主的水利工程,这一工程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对贵阳市城东片区以及新添片区的生活用水与工业用水进行有效的供应,以此促进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在这一工程之中,移民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具有一定难度的项目。这一项目引起了亚洲银行的重视,因此,亚洲银行对这一项目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投资。对于移民项目来说,它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它不仅要对国家所规定的相关建设程序进行严格的遵守,同时又要对亚洲银行的贷款宗旨以及其相关的移民管理程序的条件进行满足。本文主要对渔洞峡移民项目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结合,并基于此对亚洲银行水利投资的实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曹国宏 《决策探索》2010,(19):14-18
南水北调是国家行动、世纪工程、千秋伟业,纯净清冽的丹江水,是京津冀人民的生命之水!"丹江不北流,誓死不回头!"半个世纪以来,南阳和淅川人民为把一库清水送北京,付出难以想象的巨大代价和牺牲。正如一位移民干部说的,"北京一口水,淅川几滴泪"!南阳广大干部群众对移民怀有深厚炽热的真挚感情,把"忠诚人民、服务人民"的理念完全、彻底地贯彻到移民迁安工作的全过程,使这里的党群关系不仅没有受到伤害,反而呈现出建国以来最为融洽、最为和谐、最为感人的鱼水亲情。本刊特约记者曹国宏在南阳移民搬迁的80天里,上山入户、涉水访民,深入移民一线,在一个个移民村用笔和镜头真实地记录下了南阳首批移民迁安的一个个细节、一个个故事、一个个场面,现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南水北调将谱写盛世中国的水利史诗,那么中线工程将是这一史诗中最华丽的篇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河南省是渠道最长、移民征迁任务最重、占地最多、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份。库区移民工作的顺利推进是事关工程整体进度的重要环节。近日,本刊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工作专访了河南省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河南省政府移民办公室主任王树山,王树山主任就如何实现库区移民的和谐搬迁、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解答。  相似文献   

13.
“移民”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种世界性现象,虽然动因有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与宗教等,但对于人类已经和正在发生的移民现象和不同类型的移民而言,最具典型意义和积极意义的是大规模经济性移民现象,因为它在总体上体现了人类在社会变迁与发展中的自觉性选择与自获性行为。而水库移民即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江河流域开发所引发的大规模经济性移民现象与行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梁存 《经营管理者》2011,(1):160+152
水库移民,顾名思义是指筑坝建水库淹没征用土地而引起的移民。显然,水库移民的产生是因为国家或社会为了获得水利水电资源而修建水库或为防止水灾而进行江河整治,水库移民不是按他们自己的意愿自行迁移,而是属非自愿移民活动。本文通过对草街航段枢纽工程移民工作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得出了本人对移民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工程移民面临着导致移民丧失土地、失去职业、无家可归、社会解体、发病率增加、陷入贫困和导致安置区居民人均占有资源量下降、压力和就业的竞争增加、文化冲突频发等风险,本文分析了造成风险的成因,提出了防范、化解风险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刘翠 《管理科学文摘》2008,(20):207-208
随着中国的日渐强大,华人移民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在美国的华裔和其他亚裔移民一起,被称作"模范少数民族",其实就是得到了众人肯定的。本文将华裔移民和另外一个近年来崛起的国家——爱尔兰的移民相互对比,指出两国早期移民在美国都有相似的经历,后来各自主要在学术和政界取得了成就。这反映了两国移民不同的政治敏感性和觉悟,爱尔兰移民在政界的成功对华裔移民是有其参考价值的。  相似文献   

17.
郎诚 《决策导刊》2004,(7):36-37
坚持和推进依法移民是三峡移民工作的内在要求,是依法行政的具体体现,这既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重庆库区各级政府及移民机构结合实际,努力探索实践,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1月7日上午,河南省召开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动员大会,全面贯彻国务院第32次常务会议和南水北调建委会第3次会议精神,动员部署我省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工作。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南水北调工程是关系国家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千秋伟业。要坚决完成库区移民安置任  相似文献   

19.
2010年,在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市上下的全力参与下,我市共接收安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16335人,整个建设、接收、安置工作历时11个月,接收安置工作规模之大、批次之密集、移民之稳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史无前例,创下了同级搬批次和单批搬迁规模等几项纪录。  相似文献   

20.
南水北调工程是德政民生世纪工程,由此引发的移民行动更是国家行动。辛集乡党委、政府作为部分移民安置任务的承担者,根据鲁山县委、县政府的安排,以大局为重和国家利益至上精神,全力以赴开展移民新村建设及移民安置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