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建设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民族地区的深情关怀、是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利川作为试验区建设的受益地区,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敢想敢干,先试先行,推动利川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书写利川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2.
湖北     
《领导决策信息》2010,(10):24-24
设立武陵山民族地区统筹发展试验区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政协主席宋育英为第一撰稿人的四省市政协为委员联名提交《恳请国家设立武陵山民族地区统筹发展试验区》提案建议:国家应设立“武陵山民族地区统筹发展试验区”。“武陵山民族地区”包括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贵州省的铜仁地区,  相似文献   

3.
省情速递     
《领导决策信息》2011,(8):15-15
2月16日和17日,湖北省分别启动“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根据“两区”建设要求,武陵山试验区要坚持生态立区、产业兴区、开放活区、富民稳区。大别山试验区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红色旅游基地、红色文化传播基地、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4.
武陵山片区 因势而谋 湖北武陵山片区是集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山区和贫困山区于一身的特殊类型地区。2011年2月16日,省委、省政府在恩施州举行了试验区建设的启动仪式,率先启动湖北武陵山试验区建设.。建设武陵山试验区,是省委、省政府强力推进湖北武陵山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增进民族团结,探索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新路径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5.
渝东南武陵山民族地丛虽然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渝东南武陵山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但与沿海地区和重庆市主城区相比,经济仍十分落后,在用火、用电、用气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致使农村火灾十分突出,也给农村消防安全工作提出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本文介绍了渝东南武陵山民族地蘧当前面临的消防安全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渝东南武陵山民族地区消防安全的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地处鄂西南边陲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受交通区位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宜昌市乃至全省落后位次已是不争的实事。客观分析五峰落后原因,既有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等看得见的硬件差距,也有求稳怕乱、盲目乐观和消极悲观等看不见的思想差距。进入“十二五”时期,五峰既有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建设、“616”工程等老机遇,又有宜张高速过境五峰、主体功能区三峡库区水土保持区、国家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新县城建设、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恩施州及武陵山周边六市州(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找准当前恩施州在武陵山区域发展中的坐标定位,从中得到推进试验区建设、争当武陵山排头兵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鹤峰围绕跨越发展、绿色繁荣主题,抢抓脱贫奔小康试点县、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等机遇,突出富民富县核心,坚持在特色产业建设上、城镇建设上、新农村建设上、改善民生上有新突破,推进鹤峰实现跨越发展。力争2011年县域生产总值增长14%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以上,自营出口创汇增长15%,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左右。  相似文献   

9.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优惠政策是在民族平等的大背景下产生,是民族平等的特殊表现形式。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优惠体现了社会公平原则。它有利于协调各民族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实现民族大家庭的共同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本文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分析实施少数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的依据,加强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实现各民族共同和谐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咨询与决策》2011,(6):66-67
少数民族是一个特殊群体,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五峰县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经济相对落后。全面、客观地把握民族地区发展现状。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特殊的文化环境中,内陆民族地区有许多少数民族构成的大学,这使得校园文化民族地区呈现出一定的特点。此外,由于地理,历史和思想认识等各方面的原因,内蒙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自身的发展。因此,加强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构建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新型管理模式,对于加快民族地区高校的和谐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问题对于中国这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言,历来都是一个敏感而又重要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程度已逐渐成为衡量我国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尺度。近年来,社会上对于少数民族的研究层出不穷,对妇女的研究也颇为之多,但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妇女"的研究目前社会上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在高扬"以人为本",共建新农村、和谐社会的今天,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妇女"作为"三农"问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结果。如何切实、有效地处理好少数民族地区在建设新农村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处理好少数民族地区的"留守妇女"问题,是中国能否真正达到和谐社会、和谐新农村的一大关键。为此,我们实地走访了杭州市唯一一个少数民族乡莪山畲乡的村民、乡政府和几个村委会,以及丽水市老竹畲族镇,以当地为典例,了解并深入研究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妇女"的精神物质生活状况,并构画了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妇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翔 《经营管理者》2013,(14):62+47-62
政治民主化建设是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少数民族地区民主建设面临着民主制度、机制缺乏,民主意识淡薄以及注重宗教信仰、法治意识缺失等问题。要培育少数民族地区民主型政治文化的基础和条件,就必须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治价值观、有序的政治参与、民主法制建设、政治社会化等手段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杨旭 《科学咨询》2010,(10):17-17
重庆市委、市政府立足统筹城乡发展、提振两翼发展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将黔江定位为渝东南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武陵山经济高地,已经被国发“3号”文件纳入国家战略层面上。黔江区教委围绕打造渝东南教育中心和建设武陵山教育高地这一宏伟目标,已经取到了长足的发展——“两基”水平不断提高,连续8年高考成绩位居渝东南首位。  相似文献   

15.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09,(15):M0001-M0001
贾庆林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 积极探索试验区发展新路子,推动试验区从资源大区向经济强区转变、从石漠化严重地区向生态环境优美地区转变、从人口大区向人力资源大区转变、从欠开放地区向全方位开放地区转变。  相似文献   

16.
武陵山职业教育集团,是由重庆市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牵头,以渝东南、湘西、鄂西、黔东北等武陵山区的职业院校及相关行业企业为主体,本着协商自愿、优势互补、统筹兼顾、共同发展的原则,经重庆市教委批准成立的跨省市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  相似文献   

17.
法律制度的创新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确保我国的经济安全、资源保障、可持续发展”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着眼于民族立法的法律制度创新工作,维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并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各种行政措施,保障及促进了各民族间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8.
渝东南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助于重庆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对于整个重庆市经济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该地区作为武陵山特困区的组成部分,其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整个武陵山片区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1]武陵山区域经济协作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拥有优良的合作传统,加上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县域经济合作的高度重视,使各地区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具备了基础条件,与此同时,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必须正确认识武陵山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制约因素,才能推动整个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区域经济协调、健康、持续发展。本文以武陵山区重要组成部分——渝东南地区为例,分析其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9.
人才匮乏问题是目前制约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少数民族地区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本文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才资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人才引进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笔者按照中央对重庆市发展的“314”总体部署,根据“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及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要求,针对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交通大变革、产业大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实际,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分析武陵山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就如何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优势,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民族文化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突破旅游产业发展瓶颈,促进城乡统筹及连片扶贫开发,提出加快推进渝东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及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