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5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超过5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领导决策信息》2012,(15):28-31
2月16日,李克强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文中提到:“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50%,这是巨大的历史性变化。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不仅可以扩大投资,而且能够促进消费,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经济已将物流作为企业降低成本、扩大销售之外的“第三利润源”。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占GDP的10%,我国为16.7%。虽然我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在逐年下降,但是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偏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项统计表明,到2010年,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市场份额有可能由4000多亿元增加到11000亿元。从政府方面看,深圳等城市投巨资将其作为支柱产业来扶持;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0年和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发现:英语能力对中国居民消费支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生存型消费支出、享受型消费支出和发展型消费支出的影响效果依次增加,表明英语能力提升有利于扩大中国内需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此外,对于不同出生年份的人来说,英语能力对1978年以后出生人群消费支出的影响效果更大.基于现代消费理论,研究还证实英语能力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渠道不仅是通过财富效应,也体现在提高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方面,表现为英语能力提升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对未来状况的乐观预期,改变居民的储蓄行为以及推动“花明天钱,圆今日梦”的超前消费观念形成.这些发现进一步丰富了语言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为考察中国外语学习政策的经济效应贡献了新的证据,也为新时代下中国扩大内需以实现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咨询与决策》2001,(9):60-60
武汉市制定的“十五计划纲要”中要求,要力争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35%以上。从国际比较来看,90年代末期,除美国外,几个主要较大的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都没有超过32%。从国内比较来看,目前国内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最高的城市是深圳,1999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约为40%。北京计划到2005年将这一比重上升到38%。从这些比较中看出,武汉市制定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指标是合理、可行的,但是需要付出较大努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催化剂”作用,有效地促进技术转让和技术扩散,从投资主体(风险投资企业)、投资客体(风险企业)、投资外部环境(政策、法规、金融秩序等)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我国确立扩大内需的方针以来,连续几次降低存贷款利率,并确立把住宅产业作为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将住房消费作为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点加以培育,大规模投资住房建设,相继出台了安居工程、经济适用房等,但这些措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人们不禁要问,住房消费能否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住房消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可能性 根据国外的发展经验,我国正处于住宅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住宅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目前约为2.0%,与发达国家的一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以上相比,我国的住宅消费刚刚起步,潜…  相似文献   

6.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的一个共同趋势。目前 ,我国已进入者龄化社会。由于老年人的需求本身是内需的一部分 ,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推动“银色”消费市场的发展对扩大内需的意义重大。本文对我国“银色”消费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指出“银色”产业严重滞后是我国“银色”消费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以此 ,提出了推动我国“银色”消费市场发展的 5点对策  相似文献   

7.
房价飙升,楼市泡沫,之所以没有得到遏制,是因为它有四大“好处”:一是它极大地提升了综合国力 2009年,我国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近20%,产值占GDP近10%,房地产是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可有其他产业与房地产媲美?房子越贵,我们的GDP越多,表明中国的实力越强。  相似文献   

8.
《领导文萃》2008,(7):7-7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了内需不足的严重制约,并且内需不足已经成为出口比重过大的一个原因。多年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最终消费的比重不断下降,这是内需不足的一个最重要证据。2006年我国的最终消费率已经只有49.9%,  相似文献   

9.
消费券促内需的效果——以杭州旅游消费券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金融危机使我国的出口锐减,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居民消费占总消费比例的70%以上,是扩大内需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11,(44):30-31
“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年均增长2.5%,相比年均增长3%的目标,任务完成并不理想。“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22个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有3项预期性指标未能完成,其中就包括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到2015年达到47%,增长4%,这样的话服务业占GDP比重将超过工业占GDP的比重。这意味着到2015年,服务业将是对国民经济贡献最大的部门,届时中国将迎来一个“服务经济时代”,这将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拐点”。  相似文献   

11.
如何建立高效先进的果蔬冷链物流体系,从而降低冷链物流成本、减少呆蔬流通中的损耗,一直是困扰政府和企业的重要问题。我国是果蔬生产和消费大国,水果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30%,蔬菜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但是,由于我国果蔬冷链物流没有形成一个体系,在整个果蔬流通链条中,冷链所占的比例很低,仅有5%,而欧美已达到95%以上,因此造成果蔬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严重(据统计果蔬在流通中腐损率为20%~30%,每年由此造成的损失在100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12.
“扩大内需”是中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并可能在利用当前机会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的最好选择和唯一出路。江总书记讲话,不仅把扩大内需放在改革开放的首要位置,而且强调这是“要长期坚持的一项战略方针”。讲话中,“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是目标和重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刺激内需明确放在提高低收入阶层收入方面。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明显放慢,城市下岗职工阶层形成,使我国形成了一个逐步扩大的低收入阶层。90年代后期,这个阶层的存量和消费倾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开始明显释放。导致消费品增…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导银行是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和民生银行。据推算,这三家金融机构的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资产的比重约为15%,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比重约为16%,它们的实力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并不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其它新兴的商业银行都把大城市、大企  相似文献   

14.
1993年河北省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了1710亿元,其中工业产值达1245亿元,出口产品交货值52.7亿元,固定资产投入138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在全省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实现了“半壁江山”;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2%;其上缴税金占全省工商税收的39.2%,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乡镇企业在我省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已经成为一支不可低估的力量。1994年我省乡镇企业总的发展目标是:总产值增幅与全国同步,效益与速度同步,新转移农村劳动力与总值增长同步,乡村工业发展速度与总量超过河南。预计的工作目标是:总产值、工…  相似文献   

15.
《决策导刊》2001,(10):5-7
经过反复研究,充分论证,重庆市“十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蓝图已清晰展现在人们面前。其总体发展目标是: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长25%,到2005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届时,全市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工业总产值比重要超过60%。  相似文献   

16.
5800多家企业、总资产过万亿元、直接从业人员近220万人、相关从业人员3500多万、占全国GDP的比重近 2%……这一组数据足以说明,在经过了“十五”的飞速发展后,中国的汽车业站在了怎样的发展新高度上。  相似文献   

17.
由于城市消费市场的饱和甚至过剩,“家电下乡”被认为是拯救家电企业、拉动内需的“强心剂”。然而,从2009年前10个月的统计数据看,“家电下乡”的成效并不尽如人意,农村市场的潜力并未得到真正开发。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前10个月,全国“家电下乡”产品共销售2787.78万台,销售额共508.41亿元,与预计的年均拉动农村消费约1500亿元差距甚大。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左右。在县域中,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运行质量如何,不仅关系到县域总体经济实力,而且关系到县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如何促进县域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我们的当前思考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经济友展驶人快车遭,外商Q据许当跨国公司日益置好中国这一厥大雨场,真贸易涉及中国不务的行业和领域,已成为中国经资腾飞不可或跌的“助推器”。然而,辉煌之际也伴随着种种不自如人意的困扰,真中之一就是债务风险,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表明,目额外商拖欠我国企业的应收款已逾叨亿美元,已成为我国海外投资中的巨大优惠。“老外”赖帐:国资流失何时休据有关部门日额发充的一份调查报告任计,中国企业至少被外商陌贝叨亿美元的巨额帐款。其中外商有意欺诈中国在业占65%,因质量、数量、交货期争议引起的拖欠占20%,国内…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居民消费水平也随着GDP的增长不断上扬,但是最终消费率整体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近年来内需不足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消费率的变化趋势恰恰反映了这一问题。中国的经济要转变成依赖内需的更加稳定和长远的发展结构,居民消费无疑是重中之重。本文通过研究1978年以来最终消费率和贫富差距之间的关系,表明最终消费率和贫富差距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贫富差距扩大无论在长期上还是短期上均会降低最终消费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