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21世纪,我国区域化发展明显加快,城市化建设也不断进步,在这些发展过程中,交通的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各种矛盾日益加重,武汉城市圈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当前正在处于一个工业化中期阶段。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圈土地利用与交通瓶颈的制约逐渐显露,如何在交通的引导下实现土地的协调利用,实现城市圈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协调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决策导刊》2005,(2):4-4
在2005年重庆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副市长童小平分析指出,当前我市发展处于关键阶段,既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的黄金期,各种机遇纷呈:又是一个矛盾凸现期,各种问题交织,不确定因素增加。必须积极抢抓机遇,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3.
房屋是公民的安身之本、百姓的栖身之所,而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私权的干预。面对日益增多的拆迁矛盾纠纷,面对一些人“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的简单思维,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大力推进,大量的农民失去了全部或部分土地。近年来,绵阳市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无地、无业、无保障"的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各种问题和矛盾日趋激烈,如何解决失地农民安置问题是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本文以绵阳市失地农民经济生活状况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形式对274户失地农民家庭进行了统计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加大征地补偿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加强村转社区软硬件建设以及为失地农民提供全方位心理辅导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体现,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在现阶段我国面临着加快城市化和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的双重任务。然而,二者发展的先后问题一直以来为学术界所争论,本文认为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是一个相互推动的渐进过程,应该遵循工业化和城市化内在发展机制促进其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领导决策信息》2011,(25):16-17
6日 与德国联邦议会信访委员会负责人座谈 考察柏林南部新科隆社区 汪洋:在城市化、工业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广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逐步扩大,涉及民生的社会问题、矛盾等日益突出。由此带来社会管理方面的挑战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建立一个具有广泛解释力的村庄结构模型,并将它应用于中国人口城市化问题分析。作为一种特殊组织形态的村庄,它所具有的组织结构的复合性、非契约性和封闭性,都是为现代城市社会所不相容的传统要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与人口城市化继续非均衡发展的重要根源就在于村庄制度对城市化铁律的“抗拒”和对“没有城市化的工业化”的“偏好”。  相似文献   

8.
在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了各种要素(资金、劳动力、自然资源等)从农业向非农产业、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和转移,城镇化现象由此发生。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间的互动关系,主要体现为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本文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视角之上来分析贵州省如何协调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以期能为实现贵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导致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并使工人队伍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他们长期工作、居住在城市,却未被城市认同和接纳,处于产业、城乡、体制的边缘,是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矛盾的复合体。本文试从体制、法制、观念等方面探讨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的出路。  相似文献   

10.
论重庆“1小时经济圈”生产力布局的总体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1小时经济圈”,就未来的发展形态上看,就是现重庆主城核心区与区域内城市群共同组成的“城市经济”概念。从城市化的起始条件看,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城市化的前提条件,而城市化进一步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在经济结构变动中工业化最先影响城市化,其本质都是促进经济要素的集中。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工业化起步以后,城市化水平一般都高于工业化水平,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是重庆“1小时经济圈”未来发展的主要内容,研究重庆“1小时经济圈”生产力布局,就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按照重庆发展总体要求对“1小时经济圈”的定位,结合城市发展,选择重点产业并规划其空间分布,进行科学布局,并以产业政策引导,使这一区域的经济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1.
陈跃 《经营管理者》2011,(6):172-173
通过对当前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矛盾及利益交叉契合点的实证分析,给出了解决其内在矛盾冲突的途径,提出了以完善农地承包制、建立流转市场为路径依赖,以实现城乡二元土地产权结构和城乡二元土地产权市场对接为目标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钟胜  刘剑桥  王琳 《决策与信息》2011,(12):179-18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日新月异,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历史未有。发达国家几个世纪完成的工业化、城市化过程,我国短短的几十年就实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把这种经济高速增长、产业结构急剧转变的工业化模式称为“压缩型工业化”。这种压缩型的工业化过程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具体表现为污染物大量排放,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据报道,在目前我国五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受到严重污染的就是江西的鄱阳湖,这确实令人触目惊心。本文试用波特假说理论来说明环境管制与江西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导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他们长期工作和居住在城市,但处于产业、城乡和体制的边缘,各种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本文通过我国现阶段农民工医疗保险现状,分析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的原因,从而探讨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工业园区的诞生是后工业革命的产物,从诞生起便烙着推进工业化的印记,而工业化的必然结果是城市化。因此,工业园区的发展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必然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开篇以辩证的思维方式抛出论题面临的两面性,主体部分一分为二,借助事例列举,提出了工业园区发展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存在着互动关系,并在结尾部分对园区发展与工业化、城市化的互动发展作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工业化城市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唯一途径。近年来,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加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也伴生了不少突出的问题。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城市化的推进次序──江苏的实践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城市现代化,构成农村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研究的逻辑次序。农村城市化第二阶段,即城镇城市化依次要经历“提升工业化水平──营造有利于产业与人口相对集中的农村城市化硬环境和软环境──城镇的其他城市功能建设”等阶段。以江苏为例,江苏3大区域推进农村城市化的次序为:苏北地区应将提升工业化水平作为起点,苏中地区的重点是农村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建设,聚集产业和人气,苏南处在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时期,其重点是提升城镇的城市化水平,发挥农村城镇的城市功能。在区域内部,政府要注意农村城…  相似文献   

17.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陷阱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由于早在198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曾经明确提出过“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城务工经商”的政策,所以应该说以小城镇建设为中心的“城市化”本来并非今天的议题。小城镇建设及其相关的政策问题之所以十年后逐渐引起国内外的广泛讨论,主要在于两个原因:一是在90年代中国地方政府主导的“地方工业化[2]”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之中,各地通过“开发区”滥占耕地、攫取土地增殖收益,引发出政府、农民、企业间愈演愈烈的矛盾。二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国情矛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突出,近年来市场疲软、增长乏力的局面之所以难以改观,实…  相似文献   

18.
新视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日前表示,我国的“三农”问题实际上是“三化”问题,即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以前,农民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农业生产问题,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而现在这个时期已经过去。因为非农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手中有粮,心中未必不慌。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国家作出很多努力,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要推动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这也是工业化最实质的内容。我国是在特殊的环境下推进工业化的,城市化的进程大大滞后于工业化,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政策,促进我国城市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层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街道作为城市管理的基层组织,在社区服务、城市管理、城市化社会进程申发挥着重要作用。街道在纷繁复杂的工作实践中,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突破口,及时有效的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推进街道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工业化、城市化对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影响机制,利用1999~2009年全国24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收入的依赖度在逐年加深,但区域差异明显;工业化对土地财政依赖的影响主要是间接的,而城市化对土地财政依赖的影响则是直接的。尽管工业化和城市化都对加深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产生正向效应,但城市化对土地财政依赖的推动作用要强于工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