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纪晓建 《社科纵横》2007,22(5):80-82
中国古代社会有着繁荣的巫风习俗。《楚辞》《山海经》为我们保存了中国古代巫风习俗的原貌。“九歌”是具有神话性质的巫术性的宗教歌舞,《楚辞.九歌》则是一部真切记载原始巫风文化的宝贵文献。“招魂”是中国古代民间流行的一种以巫师为中心的宗教活动,“九招”“九代”则是先秦巫师举行招魂仪式运用的具有神秘性质的舞蹈。从文化渊源上看,南楚浓烈的巫风文化正是对殷商巫风基本内容的继承,《楚辞》《山海经》则是这种殷商巫风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2.
彭鸿程 《社科纵横》2002,17(5):53-54
《招魂》、《大招》主体为招魂辞。本文试图从祭祀角度切入招魂辞 ,考察招魂的程式、招魂的灵魂人物“巫”的活动 ,进而触摸到楚民“信巫鬼 ,重淫祀”的宗教精神之内核。  相似文献   

3.
“招魂”与“掌梦”之官《招魂》中还有一处疑难,同样是历来人言人殊,而迄今仍无定论者。这就是开头部分,特别是其中的“掌梦”一词。现将《招魂》的开头部分录之如下: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帝告...  相似文献   

4.
藏族古代财产法是西藏社会一个古老的法律部门,是藏族古代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藏族传统法文化极具特色的内容之一。本文以藏族古代财产制度为视角,对游牧文化视野下的藏族古代土地、牲畜及动产制度的特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赵丽丽 《社科纵横》2011,26(4):177-178
作为英语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写作的重要性是英语教育界公认的。但对于我国大多数大学生,尤其是藏族学生来说,写作却是令他们最头疼的事情。本文结合藏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对合作学习应用于藏族学生英语写作进行了探讨,以促进藏族等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写作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6.
九寨沟风景区,以她神奇的自然山水,特异的藏族风情,颇引中外游人瞩目。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南坪县中南部,原名中羊峒,又称翠海。因沟内有九个藏族村寨,故现名为九寨沟。 自开放以来,凡是到九寨沟游览过的人,无不为她那鬼斧神功般的山水,五彩缤纷的景色,淳朴自然的格调所倾倒,更为那特异的藏族风情所流连、陶醉、叹为观止。现采撷几则九寨沟藏族风情,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7.
藏族部落习惯法对西部生态环境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绿花 《社科纵横》2005,20(2):22-23
本文分析了藏族部落习惯法中有关保护生态环境的内容,提出了藏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重点是实现藏族部落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互动  相似文献   

8.
开展甘肃省藏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保障,能科学地把握甘肃省藏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总体状况,有效地促进藏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提高藏族地区农村人口素质和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同时,藏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还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要通过思考和规划农村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发展多元保障主体,从注重数量的增长转移到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走“特色立校”之路,重视并加强教育评价专业人才的培养,构建科学、高质、长效的藏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法律多元化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存在的现象,民族习惯法和国家制定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固有组成部分。藏族婚姻习惯法是藏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不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是藏族智慧的结晶,且已经成为藏族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一部分,维持着当地的生活秩序和社会和谐。由于藏族婚姻习惯法在传统的封建制度中发展而来,虽然不断的发展、演进,其中依然有与现代婚姻制度相冲突的部分,研究藏族婚姻法与现代婚姻制度的冲突与调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藏族游牧文化包含有科学的生态观念,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积极作用。黄河首曲高寒牧区是我国重要的草原生态系统之一,也是黄河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基于多次田野调查的一手资料,以黄河首曲藏族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为研究对象,形成《黄河首曲藏族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研究》一书,全面反映当前黄河首曲藏族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丰富黄河首曲藏族传统文化与生态方面的研究,提出黄河首曲藏区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生态环境对策建议,为黄河首曲藏区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献计献策。自序进一步概括性强调了藏族传统文化对黄河首曲生态保护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阐述藏族面具涵义的基础上,从美术学的角度探讨了藏族面具的意象起源、造型特征、制作过程及材料,使大家能够更深刻地去了解藏族面具,并从中体会它所具有的强烈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习俗文化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和交往活动中创造并沿袭的以风俗习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是一个民族共同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习俗文化是民族伦理文化的集中体现,我国少数民族的习俗文化与汉民族的习俗文化相比,有其自身的特色,少数民族的礼仪、信仰、饮食、服饰、居住等习俗文化,蕴含着重要的道德功能。面对少数民族习俗文化传承发展的困境,必须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国家文化建设战略高度来思考,通过综合创新,以寻找有利于少数民族习俗文化传承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影响着回族的思想、习惯 ;回族习俗有着其独特的内涵 ;分析回族习俗的精神精髓 ,利用回族习俗的优点 ,发现习俗与法律的共性 ,促进习俗与法律的有效揉和 ,是回族地区法制建设的永恒思路  相似文献   

14.
甘肃藏族地区学龄女童辍学、流失现象比较严重,本文通过对甘南藏族自治州三县18个藏族聚居区村庄的实地走访调研,在充分掌握藏族地区女童教育实际的基础上,针对女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求发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辽金时期,渤海人长期受异民族统治,与汉、契丹、女真诸族人杂居相处,社会风俗发生显著变异,形成了本族习俗与他族习俗杂揉共存的特征,一方面衣食住等物质习俗的变异十分活跃;另一方面恋爱婚嫁等习俗,却长期按照本族传统习俗发展变化,表现了独特的民俗风情.辽朝和金前期渤海人的经济、社会、信仰、游艺等习俗还保留某些本民族的传统特征,到了金朝后期其习俗多已汉化,本族习俗所剩无几.  相似文献   

16.
布达拉宫是西藏人民极富代表性和象征意义的宏伟建筑之一,其中所蕴涵的丰富伦理意蕴是建筑伦理学值得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本文认为,布达拉宫既在整体上彰显了藏族崇尚自然与人文伦理的和谐统一,又从伦理功能上突出了藏族特定时代政治伦理与宗教伦理的结合,而其本身又是藏族艺术伦理与实用伦理的天然结合,其内部与外部建筑也体现了藏族传统伦理与现代伦理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7.
赵跟喜  杨建成 《社科纵横》2009,24(8):129-132,135
随着甘肃省藏族地区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小学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关注的重点开始由数量向质量转变。文章从甘肃省藏族地区中小学教育质量问题的调查入手,对甘肃省藏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提出了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藏语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藏族历史源远流长,逐渐形成了具有藏族特色的语言文明,藏语文就是针对藏族人们开设的课程,虽然是藏族语文,但其教学内容仍然是高中语文的范畴。本文以《荷塘月色》为例主要分析了高中藏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分析了高中藏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关于提高高中藏语文课堂教学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社科纵横》2017,(1):176-178
《藏族民间口传文化汇典》是由甘肃文化出版社策划出版的一套藏族民间文学类大型丛书,本丛书先后列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国家‘十二五’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规划项目"。本文以《藏族民间口传文化汇典》为例,从出版工作、出版特色与优点、出版价值三个视角对其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20.
王菊娥 《唐都学刊》2003,19(3):139-141
语言不仅是信息的载体,而且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运用方式集中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特征。习俗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习俗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许多问题,包括误解、不快、关系紧张,甚至产生严重后果,都是由于交际双方不了解对方的习俗文化造成的。习俗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成功的重要障碍之一。这就要求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建立良好的习俗差异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