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声乐艺术的理论研究十分薄弱,特别是缺少宏观上的理论研究,因而声乐艺术是在自然状态下盲目、缓慢地前进的。 本文通过对当代声乐艺术的发展和现状的剖析,首次在国内提出“声乐艺术科学体系”这一新概念,并就其体系进行了科学构想,从宏观上为声乐艺术学科构建了一个总体发展的框架。  相似文献   

2.
论声乐跨界演唱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跨界演唱为近年来迅速风行的音乐艺术现象,但与跨界演唱关联的声乐跨界演唱训练,却早已在声乐教育教学领域内默默运转。虽然在声乐界跨界演唱训练远不如跨界演唱那么风风火火,然而其所取得的成绩却不容我们忽视。有鉴于声乐跨界演唱训练现象还会长期地普遍存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隐藏其背后的教育教学规律加以整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声乐跨界演唱为近年来迅速风行的音乐艺术现象,但与跨界演唱关联的声乐跨界演唱训练,却早已在声乐教育教学领域内默默运转。虽然在声乐界跨界演唱训练远不如跨界演唱那么风风火火,然而其所取得的成绩却不容我们忽视。有鉴于声乐跨界演唱训练现象还会长期地普遍存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隐藏其背后的教育教学规律加以整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试论声乐演唱的跨界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声乐艺术中,客观存在着演唱方法和演唱风格的流派体系差异。而声乐流派体系的差异,首先体现在歌唱发声技术方法和演唱艺术风格方面。很久以来,伴随着声乐艺术表现形式和唱法技术的发展,不但有人热衷于歌唱技术方法和演唱艺术风格的创新,更有人醉心于同时掌握一种以上的流派唱法技艺和演唱风格。由此,声乐跨界演唱便应运而生了。然而,声乐跨界演唱的概念内涵究竟指什么,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和看待声乐跨界演唱现象,以及跨界演唱在生理和技术上究竟是否存在可能,则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西声乐比较研究已经超越了技巧层面,向更广、更深的领域扩展。研究现状从以下几方面得以展现:一是中西声乐审美比较;二是中西歌剧及艺术歌曲审美比较;三是中西声乐练声曲比较;四是中西声乐演唱技巧比较与融合。通过比较研究使人们了解西方和我国声乐发展情况,从而可以借鉴西方声乐艺术来丰富我国声乐事业发展,进一步肯定中国民族声乐珍贵的科学价值,得到一些对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未来发展的有益启示,促进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发展。  相似文献   

6.
广义的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主要包括传统的戏曲演唱、曲艺说唱和民间的民歌演唱三大类民族演唱艺术,也包括新民歌、新歌剧的演唱和西洋唱法民族化的演唱等;狭义的民族声乐艺术,则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现代人所说的“民族唱法”。它一方面继承发扬了传统的民歌唱法,同时又吸收了西洋美声唱法的精髓,由两者融会贯通而成。声乐艺术的发展受到社会政治文化的制约。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导致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7.
钢琴伴奏有助于歌曲情感和旋律的表达,在声乐演唱训练中钢琴能发挥指导功效,能够对演唱者的呼吸配合、音量控制、情感表达等方面起到艺术修润的作用。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者之间体现“思”与“行”的辩证统一关系。实践中,“思”是基础,“行”是目的。本文研究探讨其中的规律,意为新时代声乐表演中钢琴伴奏艺术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国当代民族声乐已经走过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吸取了西方"美声"唱法进行了创新,但是仍然且必须保留中国传统音乐因素在其中.在把握中西声乐普遍规律的前提下,凸现中国传统声乐中的个性化因素,才能更好的发展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对于推进中国民族声乐的传播、教育和创新有重大作用,应当更好地把握“一带一路”带来的新机遇,进一步发展民族声乐艺术。由此追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对外交流与融合的历程,解读“一带一路”建设对发展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意义,提出加快民族声乐艺术走出国门、加强民族声乐演唱技巧与美声唱法融合、坚持以民族传统唱法为根基、采用中西结合的创作技法以及在学校实施多元化民族声乐教学等。  相似文献   

10.
从中西声乐对比看民族声乐的科学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民族的声乐艺术有其鲜明的风格特点,本文通过对我国民族声乐与Bel Canto艺术特点的比较研究论证民族声乐的科学价值,认为民族声乐在理论和实践上与Bel Canto有着同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由创作歌曲《你会爱上它》展开,回顾新中国建国以来民族声乐创作的发展历程,通过对不同阶段作曲家的创作手法、表现形式的简述,具体分析了当代中国民族声乐作品创作缓慢不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认为当代中国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要坚持把创新作为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使作品不但贴近生活,更具有鲜明的个性、时代的特征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12.
歌唱艺术要想走向世界,首先必须加强民族个性。民族个性越浓,世界性越强。当今的世界正处于一个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这就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发展以及走向世界提供了时代的机遇。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时机,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渠道,让国人喜爱自己的声乐文化;让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民族声乐文化,并进而喜欢、热爱我国的民族声乐文化。在传承中国传统声乐文化中,发展和创新我国民族声乐文化;打造经济强国的同时,也必须打造文化强国的形象。因此,加强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性发展,以及世界性的传播,就更是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在我国特有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族语言背景下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共性风格和多元个性风格的完美结合体。近些年来民族声乐教学过分重视学生演唱共性风格的培养 ,忽视了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淡化了学生演唱个性风格的培养 ,因此要从认识、审美、教学理念入手 ,改进教学模式 ,完善教学课程设置 ,因材施教 ,突出学生演唱个性风格的培养 ,促进民族声乐艺术的“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14.
徐行效先生提出建立当代声乐艺术科学理论体系,从声乐艺术发展的过程和前景来看,是完全必要的.提出这一新观点、新概念、新理论是富有时代特色的科学构想,它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这个论题从几个方面论述声乐艺术学科发展的一些前瞻性构想.  相似文献   

15.
论声乐语言     
声乐语言是声乐艺术及其关联活动所必须的思维工具,任何性质和形式的声乐艺术活动都离不开语言的支持与帮助。声乐语言并不像传统观念认为的那样,仅仅是歌唱语言的代名词。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声乐艺术活动决定了相对复杂的声乐语言现象的客观存在,而全面地分析和研究这些语言现象,深入地揭示隐藏其背后的语言、艺术规律,将有助于确保声乐艺术表演及相关的声乐理论、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6.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赋予了民族声乐艺术新的时代特色、美学品格和艺术思想。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正是在传统美学思想的基础上,以现代社会审美观及审美需求为导向,在传承借鉴与融合创新中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对新时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研究,有必要从美学视角出发,对其在音色、唱法、风格以及视听效果、呈现方式等方面所呈现出的时代美学特征,进行探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舞台表演艺术作为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演唱艺术的重要载体之一,与中国当代民族声乐紧密相连。舞台表演艺术在民族声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舞台表演艺术本身就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是一种特别的美学现象。它通过诠释一种意象,使观众的心灵得到共振;它能促进内心情感的表达,帮助演唱者更深层次的挖掘歌曲的内涵;它可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通过载歌载舞的演唱形式,建立起更广泛的群众基础。总之,它是促进中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论声乐语言     
声乐语言是声乐艺术及其关联活动所必须的思维工具,任何性质和形式的声乐艺术活动都离不开语言的支持与帮助。声乐语言并不像传统观念认为的那样,仅仅是歌唱语言的代名词。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声乐艺术活动决定了相对复杂的声乐语言现象的客观存在,而全面地分析和研究这些语言现象,深入地揭示隐藏其背后的语言、艺术规律,将有助于确保声乐艺术表演及相关的声乐理论、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9.
论歌剧声乐文化艺术的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剧是综合音乐、戏剧、诗歌、舞蹈等艺术,以歌唱为主的音乐戏剧形式。由于歌剧的综合美感与声乐演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歌剧又被称为歌唱的戏剧、声乐的戏剧。本文首先阐述了歌剧中声乐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体裁,进而探讨了歌剧演唱与歌剧“综合美”的关系,以期读者从歌剧声乐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对歌剧声乐艺术的审美。  相似文献   

20.
唐代声乐艺术发展水平的历史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乔新建 《南都学坛》2006,26(6):33-36
唐代音乐的发展对歌唱技艺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曲子音乐在唐代得到蓬勃发展;隋唐燕乐又有新的发展;立部乐与坐部乐的划分;出现了歌舞戏、说唱音乐。音乐文化的繁荣为声乐艺术提供了发展机遇,出现了众多高水平的歌手,产生了划时代的声乐技术理论。唐代是我国声乐技艺由远古的蒙昧时期向中古的开发时期转化的关键时期,唐代声乐艺术的发展为宋以后歌唱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