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右江流域壮族的诞生仪礼主要包括求子仪礼、孕期习俗、庆贺生子、佑子仪礼等四个阶段,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地方性,至今一直为当地壮民所崇尚,究其原因,主要是生死轮回观、子嗣繁衍观以及伦理道德观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北方人》2006,(11)
小资的阳朔除了在自游人圣经《孤独星球》里,真正的阳朔实在很容易被擦肩而过。因为很少有人去触摸它的内核和真正灵魂所在——西街,以为那里只是现代西洋景之一。假如有一天阳朔失去了西街,那阳朔和广西其他有类似地理环境和风貌的地方又有什么两样。  相似文献   

3.
温雅 《山西老年》2014,(4):54-54
节日起源三月三歌节又叫歌圩节,壮语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去歌场唱歌。歌圩是壮族人民自古就有的风尚。古老的壮族人民长期在山野从事繁重的农耕劳动,为了打破可怕的寂寞、提高劳动效率,在各个山头劳作的人们开始相互对歌。人们用歌声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赞美,随后他们又借助歌声相互表情达意,或结姻缘,或交朋友,增加了生活的乐趣。壮民们以歌声显示自己的才华和心灵的高尚。因此,壮族人个个能歌善歌。  相似文献   

4.
广西是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广西建设先进文化,首府建设先进文化,当以壮族文化遗产为民族根基。壮族先民是南方稻作民族,探索壮族文化遗产,当以壮族是稻作民族为出发点。壮族五大文化遗产之首,当推南方稻作民族人文始祖洛甲。而后为洪水育人神话盘古兄妹,左江花山崖壁画,歌圩的女儿、歌仙刘三姐,全国篇幅最长的民间抒情长诗《嘹歌》及壮族原生态民歌。五大文化遗产各有其抢救措施。文化遗产是建设先进文化的民族根基,抢救文化遗产与建设先进文化密切相关,与建设广西先进文化、首府先进文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先秦以前,广西境内为壮族先民所居住。秦汉以后,汉族才逐渐迁入,并于明清以后在人口规模上超过壮族,形成了广西汉壮民族融合的独特形态。历史上汉壮人口比例(相对规模)的变化是影响广西汉壮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百色学院学报》2014,(6):F0002-F0002
正靖西县位于云贵高原边缘,地处广西西南部中越边境,全县总面积3322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总人口65万人,为广西边境人口大县,居住着壮、汉、苗、瑶、回、满等11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占99.4%,为全国典型的壮族人口聚居县。靖西优美的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广西中老年女性宫颈人乳头状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中老年女性HPV感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及住院的中老年患者的民族信息以及HPV分型的检查结果。将入组患者分为汉族组、壮族组及其他民族组三个组别。应用聚合酶联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技术进行HPV分型检测,分析广西中老年女性宫颈HPV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广西中老年壮族与汉族女性HPV、HR-HPV感染率无明显差异;壮族组HR-HPV感染率除65~69岁年龄段低于汉族组外,其余年龄段均高于汉族组。汉族人群与壮族人群感染率高峰均出现在70~74岁以及75~79岁年龄组,汉族组HR-HPV感染率分别为37.50%和33.33%,壮族组此两年龄段HR-HPV感染率则与总HPV感染率相同。LR-HPV感染率汉族组与壮族组水平相似,仅在65~69岁年龄组中现差异,壮族组LR-HPV感染率高于汉族组(13.21%vs 6.14%),并无统计学差异。汉族与壮族中老年女性HPV感染率高峰位于70~79岁之间,80岁以后下降;该地区汉族女性阳性率最高的HR-HPV分型为HPV 16、HPV 52、HPV 58、HPV 39及HPV 51,壮族女性中则为HPV 16、HPV 52、HPV 58、HPV 39及HPV 33;汉族与壮族人群LR-HPV感染率最高的两种亚型为HPV 53及CP8304。结论广西中老年壮族与汉族女性HPV、HR-HPV感染率无明显差异,感染高峰年龄为70~79岁。该地区汉族女性阳性率最高的HR-HPV分型为HPV 16、HPV 52、HPV 58、HPV 39及HPV 51,壮族女性为HPV 16、HPV 52、HPV 58、HPV 39及HPV 33;汉族与壮族人群LR-HPV感染率最高的两种亚型为HPV 53及CP8304。  相似文献   

8.
明代嘉靖时,广西田州土官壮族女首领瓦氏夫人率田州壮族狼兵,奉调赴浙江沿海抗击倭寇。嘉靖三十三年从广西梧州出发,嘉靖三十四年班师回桂。本文依据史料就瓦氏夫人班师的原因略作考论。  相似文献   

9.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尤其集中于桂西、桂南和桂西北,以及红水河流域地带。其余分布在滇、湘、粤、黔的部分地区,人口约1300万。 壮族是个勤劳、能歌善唱的民族。自古以来,壮族人民就在集体的生产劳动和生活过程中形成了“对歌”的传统,壮族地区素有“歌海”之称。以壮族神话故事中的歌仙刘三姐为代表的壮族劳动人民,是壮族民歌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经过历代的不断传唱和发展,如今,  相似文献   

10.
“歌圩”主要流行于广西西南部及红水河流域,是壮族人民最为喜闻乐见的赛歌形式。在壮语中,它有各种不同的叫法。比如“窝峒” (ok deongh)、“窝岩”(okgamj)、“窝坡”(ok bo)、“行峒”(hangz deonsh)、“坡会”(bo hoih)、“放球”等等。壮族的“歌圩”历史悠久。早在明代,邝露的《赤雅》就有这样的记载:“峒女(即壮族少女。因壮人聚而成村为峒)于春秋时,布花果笙箫于名山,五丝刺同心结百  相似文献   

11.
广西早期的壮族文学是以歌谣、神话传说、山歌、民间故事等民间文学的形态出现,文人文学一直到唐宋才开始出现零星创作。到了清代,随着改土归流的开展,汉文化在广西更大范围内加速传播,壮族文人文学才得以较快地发展。桂西地区虽然是壮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最落后的区域之一,但也涌现了一批本地壮族诗人,并出现了"二童"兄弟这一文学家族。而到了现代才出现的"三盛"兄弟文学家族,则是这一文脉的延续。他们的文学创作风格不一,却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壮族文人特别是文学家族的出现,是壮族地区文化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汉文化向边远壮族地区传播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壮锦文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锦是壮族民间妇女的传统工艺品,也是广西最有代表性的工艺品之一。它以彩色丝绒线为纬,原色棉线为经,相互交织而成。壮锦不仅工艺精湛,图案简练精美,色彩丰富艳丽;而且质地结实耐用,种类繁多,花样新颖,体现了壮族妇女匠心独具的高超技艺。它既是壮族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品,也是供人欣赏的艺术品。壮锦上的各种图案纹样、艳丽的色彩,既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又反映了壮族人民的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审美观念和宗教信仰。它既是壮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3.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这是广西各民族长期以来和睦相处的结果.由于居住在广西境内的人口多属壮族和汉族,因此广西民族关系主要表现在壮族和汉族之间的关系上.从历史上看,壮族和汉族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两民族之间的差别日益缩小,壮  相似文献   

14.
研究壮族语言,目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首先是壮族语言方言复杂。壮族现有人口2300多万,主要聚居广西,杂居湘、滇、黔、粤等省,散居全国。在广西大聚居区内,壮族按语言分为南壮、北壮;北壮又有侬、蛮之别;而北壮实际上又有东西的不同。桂西由于地缘关系又与云南文山、贵州  相似文献   

15.
广西田阳县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田阳历史源远流长,古属百越地,秦属象郡,是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的故乡,是明代抗倭女杰瓦氏夫人的故乡,也是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右江革命根据地之一。田阳县海、陆、空交通便利,其中田阳军民两用机场就在壮族始祖布洛陀遗址敢壮山的西边,距敢壮山3公里;南昆铁路、南昆高速公路,323、324国道在县城交汇;右江水路四季通航(下通南宁,直至广州、深圳出海),是西南出海的便捷通道和广西西部的重要交通枢  相似文献   

16.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明朝时期,由于统治者对各族人民实行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迫使各族人民不断举行起义,以反抗封建统治。据记载,从明初洪武年间到明末崇祯年间,广西先后爆发农民起义多达数十次。其中古田地区以壮族为主的各族人民起义长达百年之久,在广西农民斗争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深入探讨这次起义,对于了解历史上壮族人民的英勇斗争,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古代壮族的服饰制作玉时阶历史上,壮族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的民族,“男耕女织”一直是古代壮族社会的主要经济形态。过去,壮族群众一家大小所穿着的服饰,大多由家庭妇女自种、自纺、自织、自缝而成。最初是使用蕉、葛、竹、麻等植物纤维作面料,后来又以棉织土...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壮族是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在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壮族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可歌可泣,彪炳史册。 一 自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壮族地区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逐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西方的商品从广州溯西江入广西梧州,沿郁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广西桂中壮族二次葬习俗的分析,揭示广西桂中壮族二次葬习俗的社会意义及其产生的心理根源。二次葬习俗的形成与壮族的不洁观、灵魂栖居观、对鬼神的恐惧以及祈求祖先魂魄的保佑、祖先崇拜、迷信风水、长辈的艰辛与荣耀、后辈的荣誉名声等心理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0.
广西岑氏土官族属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岑氏土官族属辨析谈琪广西岑氏土官的族属,民族学界、史学界历来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广亚冲氏土官是来自浙江的汉人;有人则主张最广西土著壮族。笔者主张后说,从为广的十氏士官是广西土著的壮族。如何认识岑氏土官族属,是如何认识I~西各民族源流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