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河东煤田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储集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区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储集层物性及含气性特征等内容。认为:该区煤层层数多,厚度大,埋深适中,含气量、渗透率较好,煤层气资源开发条件较为理想;此外该区砂体发育,封盖条件较好,具有煤层气与砂岩气共同开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最新的煤矿区煤层气资源评价方法研究了区内煤层气资源特征。通过对山西和顺天池煤矿石炭系太原组主采煤层15号煤(以下简称15号煤)的煤田地质勘探、煤层气地质等方面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根据该煤层的埋深、煤质特征、构造等地质因素,对该煤层的含气性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本区主煤层含气量在3.07—11.96m3/t之间,在空间上,具有西北部高,东南部低的特征,并对煤层气的含气性和可采性的地质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评价,最后利用体积法计算出该煤层的煤层气资源量为2.806亿m3。其中富甲烷带的煤层气资源量为0.043亿m3;含甲烷带的资源量分别为2.763亿m3。煤层气资源类别评价的最后评定为II类资源。  相似文献   

3.
宿南地区是淮北地区重要的产煤地,亦是煤层气研究的重点区域,构造因素直接或间接控制着含煤地层形成乃至煤层气生产和聚集,由此出发,具体分析了宿南地区的断裂,褶皱构造的控气作用,指出在煤层埋深800-1200m的深度范围是煤层气勘探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4.
宿南地区是淮北地区重要的产煤地,亦是煤层气研究的重点区域.构造因素直接或间接控制着含煤地层形成乃至煤层气生产和聚集.由此出发,具体分析了宿南地区的断裂,褶皱构造的控气作用,指出在煤层埋深800~1 200m的深度范围内是煤层气勘探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煤层气资源丰富,主要形成于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主要分布于高、中煤阶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从煤层厚度、变质、埋深、构造背景、水文地质条件、岩浆火山作用等方面对煤层气生储、赋存、运移进行了论述和评价,认为沁水、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是煤层气资源赋存有利区和勘查工作重点,对后续煤层气勘查选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结合沁水盆地东北部和顺区块煤层气井排采经验,分别从地质因素(构造位置、陷落柱、断层等)、工程因素(水力压裂的缝高控制、裂缝半长等)和排采因素(排液速度、套压控制、停电停抽等)三个方面探讨了该区块煤层气井产气量的控制因素。研究发现:该区块煤层气井产气量受构造位置的影响较大,与陡坡带的距离和煤层含气量呈现明显的相关性;区块高构造部位水力压裂易出现压开含水层及井间压窜现象;见气时套压的控制与产气量具有一定规律,套压小于0.5 MPa 开井产气,效果最差,套压0.51.0 MPa 开井产气,效果次之,套压大于1.0 MPa 开井产气,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针对贵州六盘水煤层气富集带,从向斜构造、封闭条件、煤层割理、煤的演化和含气量5个方面探讨了该地区煤层气可能富集高产的原因,认为该区大面积的向斜构造为煤层气富集高产提供了基础条件。根据各向斜煤层气赋存特征及资源状况,并考虑煤层气富集高产有利因素和经济地理条件等综合分析,提出最有利区块4个,有利区块4个。重点评述了格目底向斜和盘关向斜重点勘查目标区的最有利区块。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国煤层气储层的分析,总结我国煤层气储层具有渗透率低、地应力分布不均、普遍欠压三大特点。同时对控制煤层气储层特点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控制我国煤层气储层特点的主要地质因素是构造地质条件和煤的变质程度,其次是煤层埋藏埋藏深度和地下水活动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确定赵集井田煤层瓦斯含量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赵集井田钻探资料,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了井田内各煤层埋深、厚度、煤变质程度、煤体破碎程度、围岩特征、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等条件对赵集井田瓦斯赋存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煤层埋藏深度与瓦斯含量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煤层埋藏深度是本井田瓦斯含量分布特征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方差数据体技术的原理、算法以及此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在方差数据体上可以做沿煤层波层位的层拉平切片,得到反映错断煤层的断层展布情况,并能直观地反映出煤层构造分布及断层之间的相时关系。因此利用方差数据体技术做沿层切片解释复杂构造带,可大幅缩短对整体构造方案认识的时间,从而加快解释速度、降低多解性,并提高解释精度;最后通过应用实例及解释软件对三维地震地质信息的自动拾取,展示了该技术在解释煤田复杂构造带方面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煤层气可采性影响因素详细分析 ,强调指出了煤层气选区评价中煤层气可采性的重要性 ,提出了含气量结合煤层气可采性进行了煤层气选区的新思路。构建了一套对于类似研究区这样研究程度较低条件下 ,具有三层结构的煤层气选区的指标体系。根据评价目标 ,划分出生气、储集以及开采三个类指标层 ,并将每一类指标细分到可直接进行量化的基础指标。提出了将构造部位作为间接衡量煤储层渗透性能的指标 ,并通过对该区地质构造研究的成果 ,根据构造带影响宽度将其量化。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在研究区煤层气可采性等级区划中取得了实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牛地气田的天然气藏是大型岩性圈闭气藏,储层具有岩性致密、非均质性强的特点,由于地震资料分辨率较低、砂泥岩波阻抗差微弱、煤层反射振幅过强,造成砂体的地震响应特征不明显,储层预测难度极大。通过对叠后地震数据的多子波分解与重构,也就是将地震道分解成不同主频的子波集合,将反映储层频率成分段的子波进行叠加,用于储层含气性预测,在含气砂岩储层预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热力耦合数值模型定量分析埋深对压气储能内衬洞室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建立洞室内空气能量和质量守恒方程、洞室传热控制方程以及热弹性受力变形控制方程,从而建立压气储能内衬洞室热力耦合计算模型.对不同埋深时的压气储能洞室其受力变形特征进行模拟,对一个周期内的应力及变形进行分析,获得了不同埋深对压气储能内衬洞室稳定性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埋深对密封层第一主应力和第三主应力影响不大.埋深越大,衬砌拉应力越小,而压应力越大;埋深只影响衬砌一个周期内前几个小时以及后几个小时的第三主应力值,对其余阶段应力影响不大.埋深越大,围岩压应力越大,第一主应力波动幅度越小;埋深增加,第三主应力增加.埋深越大,水平位移越小.每个时间节点洞顶竖向位移均随埋深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辽河油田新开地区沙一段和沙三段不同相带、不同地区、不同埋藏深度的储层物性参数特征;研究了这些参数与岩石组分和结构、沉积相带以及埋藏深度之间的关系;对不同物性条件、不同相带、不同地区、不同埋深的储层铸体薄片进行了选择性观察。研究认为:影响该地区储层物性的因素有溶蚀作用、充填胶结作用、压实作用和沉积条件。在这几个因素中,溶蚀与胶结作用是最主要的,对该地区储层物性起了决定性控制作用;压实作用次之;沉积条件只在一定程度上对储层物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焦作矿区是高瓦斯区,位于其中部的演马矿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赋存及煤与瓦斯突出受各种地质因素控制.演马井田是受凤凰岭断层和峪河断层控制的断块,瓦斯含量较高,构造煤厚变化大.2005年5月22日发生的煤与瓦斯压出事故正是地质构造、地压、瓦斯和煤体结构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地质构造是引起此次压出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6.
煤储层渗透性是制约煤层气勘探选区的重要参数,影响渗透率差异分布的因素有很多,从裂隙系统的发育、煤储层有效应力、煤层构造演化、煤岩变质程度几个方面阐述了它们与高渗区空间分布的关系及其研究进展。对其研究技术、手段、主要认识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对有效预测煤储层渗透性、发展渗透性描述理论、寻找有利勘探区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构造演化在油气成藏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控制了油气聚集和分布格局。从柴达木盆地构造特征入手,深入分析了盆地断裂系统发育特征,指出构造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1)深大断裂控制了含油气系统的分布;(2)喜马拉雅运动中-晚期构造活动控制了构造圈闭带的形成和演化;(3)断裂系统还控制着输导系统的分布,喜马拉雅运动中-晚期断层控制了油气运移;(4)喜马拉雅晚期断层活动具有破坏性;(5)构造带控制了油气聚集带的分布;(6)在柴达木盆地,油气主要富集在喜马拉雅运动中期以前形成的古隆起构造带上。因此,柴达木盆地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受到构造活动的显著控制。  相似文献   

18.
以沪深两市2010—2017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自由现金流量对公司费用粘性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质量对自由现金流量和费用粘性关系的作用。研究发现:制造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明显的费用粘性;自由现金流量与费用粘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对自由现金流量与费用粘性之间的正向关系起到抑制作用。因此,要加强成本费用管理,有效控制费用粘性,必须加强自由现金流量管理,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韩城地区的WL1井群近五年的排水采气数据为依据,分析了煤层气井群水力压裂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关系,以及煤层气井的排水、产气规律。并按照各煤层气井的排水和产气速度,将井群区域进行划分成不同等级的排水区及产气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井群开发煤层气,在井群内建立排水区和产气区的井群采气概念。  相似文献   

20.
对川东T构造须家河组含气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地质与地球物理互馈结合的手段,通过合成记录正演、储层置换的方法进行了其地质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T构造须家河组含气储层主要表现为低频率、弱振幅(近空白)反射,其形成机制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含气层速度的降低导致振幅减弱,在薄层叠加效应的作用下,含气层下部出现弱振幅;二是含气层对高频的吸收作用,低频率导致砂泥岩互层无法分辨,表现为弱振幅。最终形成的低频率、弱振幅特征是这两种因素的综合响应,该特征在T构造高部位可以作为识别含气储层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