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综合年鉴,从严格意义上讲,还不是纯粹的城市年鉴,但却属于这个范畴,并且在不断地向城市年鉴靠拢。因为其要素基本存在,只不过有的外延稍大,有的内涵尚缺。尽管如此,深入探讨城市年鉴的文化含量问题,圈定在一定的范畴之内,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年鉴事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数量和种类上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年鉴在体例和规范化方面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并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规范化标准,也就是说年鉴界对年鉴的一些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3.
略谈年鉴编纂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年鉴编纂的规范化问题,是中国年鉴事业能否健康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之一,是提高年鉴质量和使用价值,增强年鉴功能的基本问题之一。所谓年鉴编纂规范化,是指年鉴的编写要有一个合乎年鉴性质、功能的整体结构、基本内容、编纂工艺、文体文风、检索手段等标准,是在对年鉴编纂的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  相似文献   

4.
《金湖年鉴》编辑部马国顺《加强综合年鉴社会保障内容记载的思考》一文,认为综合年鉴必须完整反映与传递社会保障信息,分析了目前综合年鉴在反映社会保障内容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综合年鉴加强社会保障信息收载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年鉴的框架是年鉴内容的总体设计。年鉴类型不同,其框架结构也不仅相同。但同一类型的年鉴,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框架结构。地方综合年鉴的框架结构设计,应当符合现代社会分工的实际,突出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和行业特点,做到门类合理,归属得当,个性创新,特色鲜明。规范是地方综合年鉴框架结构设计的本质要求,是第一位的;创新是地方综合年鉴框架结构设计规范化基础上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一、规范化问题的简要回顾近一个时期,年鉴规范化问题受到年鉴界的关注,关于这个问题的研讨和实践已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并正在向纵深发展。总览此类研讨文章,已涉及到年鉴的许多方面:有论述年鉴工作规范化方面的,如编辑培训、编辑制度、工作流程,编审出版、印刷、发行各环节的协调等;有探讨年鉴框架结构规范化方面的,如部  相似文献   

7.
《绍兴年鉴》主编鲁孟河《地方综合年鉴发展创新的路径选择》一文,在对地方综合年鉴质量进行基本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综合年鉴发展创新的基本构想和提高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质量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8.
我们要改革创新年鉴,不仅现在遇到了许多新问题,而且在改革创新的进程中还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没有现成的答案,只能靠我们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各年鉴自身的实际情况,打破陈规,在探索中前  相似文献   

9.
一、实用性与实用主义 当前,我们之所以大谈年鉴的改革与创新,就是因为在目前的年鉴办刊工作中,还存在着与时代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其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不少综合年鉴的  相似文献   

10.
城市年鉴属于地方综合性年鉴,具有地方综合性年鉴的特点:一是地方性,在范围上载录一个城市区域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二是综合性,在内容上要顾及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三是时代性,在框架设计上强调反映当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表彰新时期产生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城市年鉴作为地方综合性年鉴,具有上述的共性之外,还具有个性。其个性寓于共性之中,两者相互依存。城市年鉴应突出个性,才能在众多的年鉴中显示出  相似文献   

11.
地方综合年鉴主要是指全面反映某一行政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基本情况的年鉴,如《江苏年鉴》、《无锡年鉴》、《江阴年鉴》等省(市)地(市、州)县(区、市)年鉴。这主要是就年鉴的分类而言的,与其相对应的是专业(行业)年鉴等。那么,什么是地方综合年鉴呢?上世纪80年代以来,年鉴界没有对其形成一个共识性的意见。对什么是年鉴则形成一个基本的共识:年鉴是一种逐年编纂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而且年鉴在性质、体裁功能、载体形式、出版方式等方面,与地方志有着根本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20年一修的新一届地方志编修工作正在各地全面展开,时间紧,任务重。承编修志工作的各级地方史志部门,一般也承担地方综合年鉴的编辑工作。我国的地方综合年鉴一般是随着第一届修志工作基本结束产生、发展和普遍开展起来的。一年一卷的各级地方年鉴一般都出版到10至20卷。随着又一届修志工作全面展开,年鉴是否还有必要存在、年鉴如何存在和发展,这是各级史志部门和志鉴工作者需要面对和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的历史时期,各级综合年鉴如何在层出不穷的出版物特别是电子出版物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是广大年鉴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想使各级综合年鉴在新世纪取得新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年鉴质量,而提高质量的核心在于提高年鉴条目的质量。因为条目是年鉴的基本单位和主要表现形式。在综合性年鉴中,除了特载、专文、法规文件、统计资料、大事记、附录等篇目外,其他篇目均已条目化。可以说,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年鉴事业取得成绩面前,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的缺陷,年鉴的编辑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年鉴缺乏实用性问题,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诚然,一部年鉴是否实用,涉及到文体是否得当、结构是否合理、数据是否准确、信息是否密集、资料是否权威、检索是否快捷、价格是否适宜等等诸多因素,但是,年鉴内容是否实用则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解决年鉴的本质问题,最根本的是革新内容。在这里,本文只就地方综合年鉴,特别是市县年鉴进行剖析,并就年鉴内容的革新谈点肤浅的看法,以就教于专家。一、年鉴内容的基…  相似文献   

15.
避免资料重复混杂,是地方综合年鉴编写中的一个基本要求,然而实际操作起来,这则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由于县级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起步较晚,经验不足、指导把关不力,编纂者缺乏对于年鉴内在规律性的认识,容易受到某些想当然因素的驱使,因此,县级地方综合年鉴(以下简称年鉴)资料重复混杂现象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一、稿源及组稿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 1.政区与地区的不统一。地方综合年鉴一般是该区域范围内总体情况的全面记载。内容的全面性和收录范围的地域性是综合年鉴最基本的特点。由于各地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改革,涌现了许多不属于行政管辖的事业、企业及机构。即使本来属于管辖范围的有的也不管、少管或者多头管理了。跨国、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  相似文献   

17.
条目,是年鉴的基本单元和主要表现形式,又是全书的主体部分,条目的撰写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年鉴的内容质量。本文结合《曲靖年鉴》的编纂实践,试析年鉴条目撰写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谈谈年鉴条目撰写的基本要求。一、当前年鉴撰稿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曲靖年鉴》自1991年创刊以  相似文献   

18.
现在年鉴种类很多,有中央级年鉴和地方 年鉴,有专业年鉴和综合年鉴,每年出版的年 鉴有千种之多,可以说,中国是年鉴出版大国, 但是,中国却不是年鉴消费大国,很多年鉴销 量还不到1000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  相似文献   

19.
上海《宝山年鉴》副主编胡新力《试论地方综合年鉴框架特色的认识误区》一文认为,特色并不是年鉴框架表现形式的基本要求,目前创新年鉴框架的手段和表现形式尚未实现突破,强调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应是地方综合年鉴框架创新的规范轨道。简言之,年鉴框架的创新要从资料检索途径和框架分类的科学性上寻找突破口,使年鉴框架设计更加人性化,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地方志编委会编辑处副编审张维义《年鉴行文规范问题刍议》一文,根据其在责编部分年鉴稿件的工作实践,指出在年鉴的行文规范方面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论述了年鉴行文表述统一规范的重要性。为使年鉴行文规范化,要树立责任意识与精品意识;要认真制订行文细则,加强业务培训;要大力加强年鉴的总纂工作;要提升年鉴工作者的素质,加强年鉴编纂机构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