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危机介入模式是社会工作实务中常用的个案工作模式之一,强调在一定的时间内密集式地为服务对象提供支持性服务,帮助服务对象恢复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平衡状态。在信访工作中,工作人员所面对的许多信访者处于心理和社会功能失衡的危机状态,因此可以借鉴危机介入模式的理念和方法技巧,帮助信访者克服危机,恢复平衡,重新回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2.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特别是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之后,我国人民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引起了整个社会系统的震荡和各种各样的反应。但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未能积极面对强烈的社会心理反应,未能对改革形势的分析和社会心理控制提供应有的基础。本文拟就改革中各种社会心理反应提出一种分析,做一点尚属浅薄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急剧变革时期,嬗变的环境条件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大学生所承受的压力愈来愈大,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影响着他们在人生关键时期良好人格的塑造。通过分析大学生的人格现状,突出体育运动队对他们意志品质,情绪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使之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相似文献   

4.
孤儿作为一种弱势群体,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长期关注与关爱,这些关爱对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对于孤儿院里的孩子来说,由于成长的环境以及他们生命中不幸的起点,他们对于外界以各种形式所呈现的关爱有着特殊的敏感性,呈现出极为复杂的心理,而这些心理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们未来的社会适应力。不恰当的社会关爱也许事与愿违,对孤儿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相似文献   

5.
面对地震灾害所形成的物质与精神损害不是任何个体所能抵御的,但又离不开单个个体的努力。社会政策既可以在宏观方面调动和整合个体、群体及各种物质资源,也可以在微观方面指挥着个体的行动并涉及个体的资源分配状况。本文拟从个体需求、能力建设与社会参与、社会公平、社区为本、社会心理性社区重建、救灾策略秩序等六个方面,对汶川地震灾害救助社会政策进行反思,为未来灾害救助积累政策经验。  相似文献   

6.
李秀侠 《职业》2012,(8):107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与已有工作经验的跳槽者相比,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面对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很多毕业生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各种困难、挫折和冲突,这极易引发学生的自卑心理,而不良的就业心理又直接影响就业的成  相似文献   

7.
当代社会变迁中的世界青少年心理研究顾蓓晔近年来,面对变化越来越快的当今社会,世界各国的心理学研究都有越来越注重社会问题研究的趋势。尤其在青少年这个领域,无论是西方社会,还是非西方社会,都在逐步把社会变化已经和正在给青少年带来的心理问题纳入自己的研究范...  相似文献   

8.
超越嫉妒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嫉妒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心理和意识现象。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别人的嫉妒,而我们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有着嫉妒之心,并通过各种形态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贺文佳 《职业时空》2008,4(10):23-23
大学时代是人生最活跃最丰富多彩的时期,也是大学生“心理断奶”的关键时间。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生活日趋复杂、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现实社会生活中各种问题和矛盾冲突的交织。社会在转型,改革开放在深入,经济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此消彼长,社会利益在重新调整,这必然会影响到心理尚未成熟的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导致其价值观念、人生观选择的多元化;部分学生还会产生内心不安,心理问题日渐凸显,心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成为影响个体发展和学校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新形势下,学校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0.
当代青少年自由空间知多少?———关于当代青少年物质、心理空间一席谈●当代青少年面对的世界实在是太丰富了、太变幻了,但是他们的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这往往给他们的心灵构成很大的压力。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家庭都很重视物质条件和硬件设施的投入,而青少年...  相似文献   

11.
曹红 《社会学》2003,(3):52-58
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心灵逐渐变得动荡不安,价值迷失、找不到人生意义的现象时有发生。传统文化中本身所具有的心理调节机制在现代社会中已无法发挥其功能,而新的价值体系又还未彻底健全,还不能帮助人们解决心理上的困扰。人们无法调节身心平衡,  相似文献   

12.
大学是大学生人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时期,是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面对巨大转变的过程,这就要求大学生面对新生的环境和生活状态有所调整,才能更好的使自己得到全面的发展,以此适应大学的生活。但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大学环境和社会环境,部分学生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开展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能力的训练,是提高大学新生心理适应社会能力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从发现发展至今,俨然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如今,疫情尚未散去,面对疫情以及所引发的公众社会心态和心理危机,在做好身体防护的同时,心理防护同样重要!如何进一步完善公众心理危机干预反应体系和运行机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对疫情后公众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进行危机干预,打...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导刊》2008,(17):60-60
老人本来就是需要社会关心和照顾的弱势群体。面对地震导致的家园坍塌,忍受着丧失亲人的伤痛,一些幸存下来的老人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危机,他们有的整日嚎啕大哭,也有的目光呆滞沉默不语,更有甚者不吃不喝意欲轻生。因此,对灾区老人的心理救援工作不可忽视。救援人员可以从以下两个主要方面解开老人的心理症结。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开展心理辅导是时代、社会和人的发展对现代基础教育提出的新的课题。临近20世纪的尾声.迎接新世纪的到来.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即:我们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应是既能从容地面对新时代科学技术的挑战,也是能经得起人生风风雨雨砥砺的跨世纪人才。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在中小学开展心理辅导,是我们对教育的对象──我们的下一代,人格健全的重视和人的生命质量的关怀。在下文中.笔者将在(中小学开展心理辅导的几个理论问题)一文(见(当代青年研究)1996年第5期)的基础上,再对中小学开展心理辅导的途径和原则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急剧加速,在不久的将来养老问题是政府和社会面对的一大挑战。调查表明,北京养老院一床难求,社区托老所则大多缺失,而养老院普遍存在混住情况、护工短缺、医疗缺位和老人心理孤独等诸多难题。养老已是家庭、社会、政府所共同面临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杨英 《现代交际》2013,(11):194-194
从众心理在大学生群体中相当普遍,本文对大学生的从众心理从自身、社会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基础上提出了对策,运用舆论等形式对大学生以积极的引导,使大学生正确面对从众,发扬从众的合理面,避免消极面。  相似文献   

18.
孩子将来能否在职场中获得竞争优势,更好地面对和适应这个社会,不仅与知识、技能有关,还与心理资本有关。2021年,本刊邀请知名积极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关梅林博士,讲述如何培养和开发儿童的心理资本。  相似文献   

19.
翟慕华 《职业时空》2009,5(2):12-12
心理效应是指由于社会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的作用,使入在社会认识过程中,对人或事所持有的一些特殊的反应效果。文章探讨了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如何恰当地运用心理效应以优化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20.
黄平 《职业时空》2008,4(5):75-76
高校班主任是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高校班主任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各种兴趣的大学生群体,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联系学校所想、社会所求、家长所盼、学生所需的结合点,任务繁重,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