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先秦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源头,不仅内涵丰富,而且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难题。由于年代久远,可鉴参考的资料极为奇缺,这些难题中的相当一部分实际上成了千百年来的不解之谜。近年来,一些学者运用人类学的方法,从发生学的角度探讨先秦文学,取得了颇为可观的成绩。但是这类研究普遍采用的是以西方人类学研究成果来证明中国文学和文化现象的方法,总体上仍不免使人有隔了一层的感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的质量。李炳海先生的《部族文化与先秦文学》一书则明显避免了上述研究的方法缺失,而主要致力于从中国上古部族文化考察先秦文学,使先秦文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更细致、深入的阶段。与以往将先秦各部族文学和文化现象不加区别、笼统对待的研究方法相比,这无疑是一大进步;与人类学研究方法相比,该书的论证更切实,结论也更可靠。  相似文献   

2.
从上古至秦统一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的文学,一般称为先秦文学。先秦文学是我国古典文学的光辉开端。全面、准确、科学地把握和认识先秦文学的范畴,对于评价这一时期文学的成就,对于研究整个中国古典文学优良传统的形成,了解各种文学体裁的产生和发展,总结文学的民族精神形成的规律及作家的创作经验,都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两汉以后文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后世许多文学样式的形成和完善的演进过程,多发轫于先秦文学或能在先秦文学的范畴里寻到踪迹。对此,前人已有认识。刘勰  相似文献   

3.
先秦寓言一般都形象鲜明、寓意深刻,从而代表了先秦诸子散文中善于设譬、深于取象的特征。这个特征又正是通过比喻、虚构与夸张、拟人化等艺术手法来具体实施的,在我国先秦文学中以《庄子》《战国策》运用寓言最好,笔者就以《庄子》、《战国策》中寓言运用为例,浅析先秦文学深于比兴特点。  相似文献   

4.
献祭在古代对于一个家族甚至一个国家都是头等重要的事情,祭祀文化也是先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确立的文化精神对后世具有极深远的影响。通过解读以《诗经》、《楚辞》为代表的先秦文学,可以对先秦文学中所包含的上古时期的祭祀文化和信仰加以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形态早熟,神话大量亡佚,部分得到历史化改造,促成史学高度发达,先秦文学深受其影响,具有"史化"的特点。汉代文学不仅符合所谓"文学自觉"的三个标志,而且还有多方面的创新,如具备了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意识及技巧,形成了文学创作的文人队伍,确立了文学的基本体裁等等,开创了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先秦文学历来以难治著称 ,古今学者对先秦文学的研究 ,虽然著述甚多 ,但多专注于一经一书、一事一题 ,而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论著 ,尚属罕见。聊城师院中文系王文清教授的新作《先秦文学研究》 ,内容广博 ,学识精深 ,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体现出了很高的学术价值。读这部书如泛舟于先秦文学知识的海洋之上 ,让人时有广博阔远之感。全书 4 5万余字 ,分上下两编 ,上编为先秦诗歌研究 ,下编为上古神话与先秦散文研究。内容涉及到文学艺术的起源、原始劳动诗歌、诗经、楚辞、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及上古神话等方面的丰富多采的内容。其…  相似文献   

7.
当前,先秦文学教学遇到了不少问题,受到严峻的挑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文主张更新教学观念,改变先秦文学与现实社会隔离的状态;教学内容以作品讲解为主,文学史教学为辅,先讲历史散文,后讲诗歌神话;教学模式以讨论教学为主,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与彼此观摩中共同长进;评估方式以闭卷考试与平时考查并举,注重考查的全面性;同时需要搭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为先秦文学教学松开束缚。  相似文献   

8.
当前的先秦文学教学已多与学术传统隔断,不能从中汲取营养,从而生生不息,甚至出现蠡测管窥,见小不见大的现象。加强国学教育在先秦文学教学过程中的渗透符合先秦文学课程本身的需要,可以使它更好地达到文学教育、性情陶冶、人格塑造的目标;加强国学教育的渗透同时也符合教学对象的需要,可以增强他们的道德修养,学习更多修身立世的道理。  相似文献   

9.
先秦文学研究存在的最重要问题是科学观念的淡薄,其具体表现为审美文学观念、历时发展观念、地域文化观念、系统整体观念、学术资信观念的淡薄。加强科学观念,打破积习桎梏,是先秦文学研究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由赵逵夫先生主撰,贾海生、韩高年、裴登峰诸先生共同编撰的《先秦文学编年史》,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先秦文学编年史著作。其学术价值建立在对原始资料大规模的挖掘、整理、钩沉和辑佚的基础上,博采新论,辨惑释疑,廓清事实,辨明真伪。作为文学编年史,其具有“史”的特征,试图在时问的点上,来寻求各种史料的相关意义。而作为文学史的另一种书写形式,其借助以年纪事的方式和体例,在丰富的史料中呈现出文学史的基本线索,凸显出文学事实本身的客观性和权威性。这是一部开拓与开创兼备、创新与总结并举的著作,是一部填补先秦文学编年史空白而又集先秦文学研究之大成的著作。  相似文献   

11.
先秦文学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早的文学 ,不仅为我国文学语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它所确立的文化精神也对后世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先秦文学中数量颇丰的成语 ,来探寻汉语成语的来源并解释其所反映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先秦文学经历了上古神话、《诗经》、先秦散文和楚辞的发展阶段,其中呈现出了人从依附美到单一美、再到丰富的人格美、直至人的圆整之美的发展更替,体现出先秦审美意识的发展流变。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民族是民族文学产生的土壤及载体这一基本原理出发,首先分析了我国先秦民族的多元组成情况,找出先秦民族文学所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民族基础,并进而分析了先秦时代的神话、传说、歌谣、《诗经》、《楚辞》中民族文学的具体内容及其各自所产生的民族基础,从而得出结论:我国先秦文学既是华夏族及其以之为主体发展而形成的汉族文学的最早发展阶段,也是我国民族文学的最早发展阶段。先秦文学不是哪一个单一民族的文学,而是一种多元民族文学的共组与集汇。这种共组与集汇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多元二线性的开端并贯穿于全部中国古代文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14.
《南诏德化碑》与先秦经典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诏德化碑》是研究南诏历史文化最重要的实物资料。本文从文学角度对《南诏德化碑》作者的创作动机,碑文与《左传》、《诗经》等先秦经典文学的对照,论述其受先秦文学影响的根源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孟子提出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可以说是目前我国先秦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的最早的方法论,它是孟子对先秦文学理论领域的独特贡献。本文力图探求“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的真正内涵及其辩证关系:即阅读理解作品应在读者正确把握其内容的基础上,推求作者的写作目的;并联系作品的时代和作家的思想,针对不同作品的不同背景作不同的分析,从而使读者对作品的批评与鉴赏更为准确,更为全面。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究了先秦时期文学传播主体的流变,从历时性角度考察先秦每段历史时期的文学传播主体的变化及差异。同时,从共时性角度探究不同时代的文学传播主体的身份、宗旨及传播目的,对先秦文学传播主体进行考述,对于推动中国学者在传播学视域下进行中国古代文学跨学科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阅读先秦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初学者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尤其是语音方面的难题.比如先秦有些诗歌今天读起来为什么不押韵了?先秦文学作品中的一些双声迭韵连绵词,为什么今天读起来没有双声迭韵关系了?为什么有些字按今音读其意与原作迥异?明朝著名古音学家陈第在他的论著《毛诗古音考》中曾说:“时有古今,地有南  相似文献   

18.
屈原“发愤抒情”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愤以抒情”是屈原提出的进步的诗论主张,也是其诗歌创作的自觉追求。本文从其狂放之诗作入手,论述了其“怨刺怼言”产生的深刻社会历史背景以及以爱国思想为基础的激情创作对先秦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为了探索先秦文学的时空观念,首先从时空观念的本质和渊源谈起。人类生存总是受时空制约的,无论是处于茹毛饮血、穴居野处的洪荒时代,或是处于发展到今天的电子时代,其活动仍然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原始社会,小国寡民,人类邻里相望,鸡犬之声相闻”,以至老死不相往来,其生  相似文献   

20.
先秦文学中的沐浴意象纷繁复杂,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神话.羲和、常羲为太阳和月亮洗浴的神话充满了浪漫色彩和大胆的想象.沐浴是人神交往过程中的重要准备,表达的是对神灵的崇敬.沐浴又是两性交往的契机和纽带,表达的是爱的需要.先秦文学中的沐浴意象,往往涉及洁与秽、净与垢的纠结.有的人物通过沐浴去垢还净,抛舍人生和社会的尘埃;有的人物则在沐浴过程中体现出洁与秽、净与垢的错杂缠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