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林徽因的情诗心迹及其意象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徽因一生共写了七首情诗,其中《那一晚》、《仍然》、《深夜里听到乐声》、《情愿》是为徐志摩作的"组诗";《别丢掉》、《雨后天》、《忆》则是为金岳霖写的情诗。这些诗是诗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而非虚构的意象对象。  相似文献   

2.
《郑风》以情诗著称,二十一首中,情诗占十七首.在《诗经·国风》中,情诗数量居“冠冕”之席. 《缁衣》:委婉柔和,朴质自然《缁衣》为《郑风》中的第一篇,是一首表现卿大夫家庭生活的言情诗.春秋时代的郑国,地处中原,土地肥沃,都市繁荣,交通便利,文化发达,民俗开放,多言情之作.《缁  相似文献   

3.
郭小川是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诗人。他1959年创作的《望星空》是一首很能体现其诗学思想的优秀抒情诗,但由于处在特殊的年代,那奇异壮丽的色彩很快被政治批判的火药烟雾所笼罩,而当阴霾消散,遥望澄澈碧落的星空,它依然壮丽。  相似文献   

4.
唐代亲情诗的主题意蕴分析——以杜甫亲情诗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亲情诗由《诗经》肇始,到唐代已相当成熟。杜甫可谓唐代亲情诗的集大成者,其亲情诗的思想主题可概括为:礼下静好的夫妻之情、舐犊情深的父孺之爱、血脉相连的兄弟(姊妹)亲情等。杜甫的亲情诗内容丰富且内涵深邃,并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较高的艺术价值影响着后世诗人的创作。  相似文献   

5.
郭沫若以爱情诗创作走上新诗坛。在《我的作诗的经过》中,他说:“因为在民国五年的夏秋之交有和她(指安娜——引注)的恋爱发生,我的作诗的欲望才认真地发生了出来,《女神》中所收的《新月与白云》、《死的诱惑》、《别离》、《维奴司》都是先先后后为她而作的”这些诗作于1916年,是中国新诗史上最早的新情诗。1925年,郭沫若创作爱情诗集《瓶》,这是他另一段浪漫而没有结果的爱情插曲的收获。《瓶》含序诗共43首,是中国新诗史上最早的纯爱情诗集之一。据作者说:“《瓶》在写出的当时自己颇适意”,发表后被吟诵一时,诗人蒲风称誉为“中国诗坛的空前的抒情长诗”。《瓶》之  相似文献   

6.
诗集《待焚的情诗》是壮族作家邓永隆的新作,这部诗集收集了作者的情诗108首,风味独特,被誉为“产自南国的果子”,闪射出奇光异彩,蕴含着诗的人情美、风情美、情感美、悲剧美、奉献美、意境美、语言美、节奏美、音韵美、创新美和结构美。  相似文献   

7.
《诗经.溱洧》是一首描述众多男女于中春三月在溱水洧水交汇处的吉祥之地恋爱欢会的情诗。  相似文献   

8.
当代诗人赵恺善于创作现代抒情诗,他的代表作《镍币》便巧妙借用了新诗戏剧化的艺术手法来抒情达意。《镍币》展现了作者对诗歌内容形式戏剧化建构的执着追求:即戏剧化的场景,戏剧化冲突,戏剧化独白、对白,并由此产生了诗的整体抒情效果。  相似文献   

9.
说余秀华是“农民诗人”,并不完全贴切,准确地说她是一个生活在农村写诗写得很不错的农村诗人;她最让人关注的是情诗,譬如,她那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人们可能觉得“生猛”了些,但这对于余秀华来说是出于她的切身体验,诗是真实感人的,它没有装腔作势,它直率,甚至可以说天真,余秀华的真爱包括情爱和性爱,她想象中的爱以及写出来的情诗非常真实动人;余秀华是有写诗“天分”的,大家应该对余秀华多些包容。  相似文献   

10.
英国汉学家柏丽尔认为,从《诗经》到《玉台新咏》,中国的古情诗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一个重要的转变就是突出了女性在情诗中的地位。而《玉台新咏》的编者就是一个典型的“女权主义者”、“女性至上论者”,他认为不少优秀的古情诗是歌颂女性的。同时,柏丽尔还专门分析了诗集中几位女诗人诗作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风云人物     
一提起二(6)班,谁人不知这里群英荟萃,高手如云。如果谁想在这里混,没有一个绝招,甭想生存下去……狂野诗人——阿贝阿贝的绝招是写诗,尤其是写情诗。总是让人魂飞魄散,上吐下泻。可能是由于他的感情太丰富了吧,也许是他在暗恋着哪个MM了吧,记得他有一首情诗被同学们广泛流传:  相似文献   

12.
对胡适的诗作特别是情诗的评价,历来论者大都持否定态度。对此,本文提出了异议,认为胡适的情诗是反对封建礼教、提倡女性解放的;并通过对胡适婚恋和新诗《尝试集》的述评来加以肯定。同时,作者又对《景不徙篇》、《小诗》和《蝴蝶》三首小诗的内容、性质和归属问题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廓清了一些人的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13.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一首奇特的情诗,是现代主义诗人T.S.艾略特的重要诗作,它不仅展现了主人公普鲁弗洛克的懦弱、逃避与痛苦,更影射了西方现代社会衰败、无序的现状。本文试图从文本细读的角度,聚焦诗歌中人称代词"你"的隐喻和诗中典故的运用,来探讨诗歌对当时庸俗、丑陋、无聊的现代社会的揭露与批判。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男诗人向来借恋歌来比喻他的政治遭遇,而龚自珍《己亥杂诗》中写给灵箫的三十多首情诗是在他1839年被迫辞官南下的路途中写成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没像以前的男诗人一样借恋歌来表达自己的政治遭遇,反倒直抒胸臆,毫不掩饰地流露出自己在面对与灵箫的爱情时,既"沉溺"其中又想努力"摆脱"的强烈而又真实的情感。这主要与明清时期尚情、唯情的社会环境以及由此产生的"男女双性"的文化现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马德清系当代彝族汉语文坛上一重要诗人。已出版《彝人的世界》、《飞跨世纪的彝人》、《我的爱恋》、《三色鹰魂》和《红色百褶裙》五部诗集。其诗歌创作,特别是情诗创作填补了当代彝族汉语文坛情诗创作的缺憾,为彝民族情爱历史的诗化接延、延伸与反思、超越作出了特殊的贡献。马德清以黑色意象为主体、以黑色为主调的富于文化家园感的文化诗也独具内蕴和张力。本文就以上论题及马德清迄今为止的诗歌艺术创作历程作了较全面述评。  相似文献   

16.
本篇论文探讨策兰的情诗,分析和解释《玛丽安娜》、《科罗娜》、《回忆法兰西》和《在埃及》等诗。分析主要依据诗的文理走向,同时顾及策兰诗与欧洲文化和其他现代诗人的关系,突显诗文基本要素,建立情、水、梦、死之间的有机构架,勾勒此类诗的深层结构,使晦涩难解的诗有可能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7.
《丘中有麻》是《诗经·王风》中一首篇幅短小的诗歌 ,关于它的主旨历来争议较多。今人多认为它是一首情诗 ,是一女子自叙与一男子 (女子心上人 )的几次约会。笔者也同意此诗为情诗 ,但对于究竟是一女独唱还是数女合唱心存疑惑。通过对诗中各章内容的具体辨正 ,说明几次约会的地点、前来赴约的男子以及具体约会内容都不同。综合全诗 ,笔者认为此篇应为数女合唱 ,各自唱出了与心上人见面的情景  相似文献   

18.
《文选》所选左思的一首《杂诗》,并非“失题”或“未题”之作,乃是诗人晚年仿承曹丕《杂诗》二首所作,充分表现了诗人“高志”不得申的忧愤和慨叹,继承和发扬了“建安风骨”的神韵,给陶渊明等后世诗人以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魏晋时代玄风炽盛,虽然《世说新语》涉及张华条目记录的言行思想体现了作者“性好老庄”的主观倾向,但是张华并不热衷组织清谈或以名士高自标置。结合《晋书》以及文学作品对比分析《世说新语》相关条目,具体指向存在的矛盾,尤其《品藻》第8条记载刘令言始入洛评价“张茂先(华)我所不解”之处,可以发现,张华人格理想应是西晋著名作家和玄儒并蓄的入世名士。相较于袁宏《名士传》记载中朝名士群体结合名教与自然的入世人生态度,张华是当时能够比较好地会通儒学、玄理于政治生活实践的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对于《神女赋》的作者归属问题众说纷纭,或言张华,或言张敏,本文针对今人马鸿雁《张华集校注》将《神女赋》归入张华集而作,立足于《神女赋》之文本,重点从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两个方面着手,通过与张华、张敏诸作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将《神女赋》归于张敏著作更为妥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