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黑格尔的音乐哲学是其哲学体系的组成部分,思辨哲学由此成为他解决音乐美学基本问题的重要范畴.黑格尔对艺术的诠释以形而上学与辩证为基础的论证方式,构成了他阐释音乐的独特视角与方法,同时也意味着他受哲学思辨的构架而忽视了其他形成音乐艺术及其演变发展的诸多因素.如果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具有内容意蕴,即内容与形式从来就不该被二元性思维所规定,以此作为论证内容存在的合法性以及重新审视面对音乐的审美方式,则具有其理论反思的价值.黑格尔对于理想音乐的美的本质的审美判断,调和了音乐美学中形式主义与反形式主义长期以来的论争焦点.他对形成于古典主义的性格范畴及浪漫主义器乐形而上学的创作趋势的质疑,显示出对音乐现代性的批判预见.  相似文献   

2.
音乐艺术以抽象的声音为客观物质材料,以空气振动为媒介,以时间为存在方式,因此音乐起源问题的探究远比其他艺术门类复杂。在学术界比较有代表性的三种学说是:劳动起源说、模仿起源说、游戏起源说。  相似文献   

3.
世界各民族的艺术史研究都曾说明:诗与音乐有着共同的发生源。这一方面因为二者最初都只是借助音响的变化以表情达意,同时更因为二者在意境形成过程中的美学取向的趋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展,二者渐趋形成各自独立的艺术门类。但二者的分分合合,尤其是音乐的制约作用,一直是诗歌发展状态的潜在决定因素。 目前流行的文学史,每每根据《山海经》、《吕氏春秋·音初》、《淮南子·道应训》中的叙述,断定“原始诗歌与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其实原始艺术只是率性而发的处于浑沌状态的娱乐形式,诗与音乐均处于“孕而未化”的阶段,谈不上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的艺术诠释基于形而上学与逻辑辩证,并以此作为阐释音乐艺术的视角与方法。黑格尔音乐哲学的中心问题围绕“内在”意义与“外在”形式的关系展开,其实质是将二元的主客体消融在内在主体性之中,以主体性的维度探察音乐艺术的本质。音乐作为主体趋向自由的艺术,意义及其感性表达的平衡是理想音乐的自由境界。基于此,通过阐发理想音乐的基本内涵,音乐艺术的自由特性以及感性因素的自由原则,尝试论证黑格尔音乐哲学中音乐与主体的关系问题,由此,音乐即成为主体朝向自由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5.
夏商周三代时期的艺术,以其多方面的辉煌成就,形成中华艺术发展史上第一个古典高峰,为后来艺术的发展确立了基调,奠定了基础.其中,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乐舞"艺术和青铜器艺术所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诗经><楚辞>作为三代语言艺术最重要的收获,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不朽经典和范本.建筑、书法、绘画等艺术门类虽然尚未迎来它们各自的最为辉煌的时代,但它们在三代所取得的成就仍十分重要,为其以后走向成熟与高度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石.三代除了上述一些主要艺术门类之外,还存在着其他一些工艺艺术门类,这些工艺门类,大多在原始社会已经存在,在三代时期,又有新的发展.在艺术思想方面,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诸子百家的艺术思想是中国古代艺术思想史上最为灿烂的篇章之一.由孔子开创、由孟子、荀子从不同方面予以充实、发展的儒家艺术思想和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艺术思想,成为中国古代艺术思想的两个根本支柱.  相似文献   

6.
所谓艺术形象的形态特征,是指艺术形象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观念形态的特殊形式的整体,与其反映对象的整体——自然形态的现实生活相比较所具有的总的形态特性,而不是指某个具体的艺术门类和具体的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呈现于欣赏者面前的个别的形貌特点。后者是千差万别,形态各异,绝不重复的,但各种不同的艺术门类和不可胜数的具体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作为一个总体,又具有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共同的形态特征。弄清艺术形象总的形态特征,有助于深化对艺术本质及其特性的认识,正确处理好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诗与音乐最具有血缘联系,也是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深刻影响的两种艺术。然而随着学科门类的精细化,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被忽略了。现代艺术必须恢复诗乐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加强诗歌的音乐化理论研究和创作总结,另一方面在歌词文学中强化歌词的诗化实践,二者合力从而为现代诗乐的发展提供更宽广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从传统美学的角度,傍征博引地论述了诗与绘画、音乐、雕塑等各种艺术之问的汇通与差异;接着,从当代美学的发展分析了各种艺术门类互相突破、互相取代,以扩大其表现能力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音乐美学和音乐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把流行音乐放在音乐与人和音乐与社会的关系中、放在不同形式音乐的对比中,以独特的视角对其美学特质及审美意义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与分析.在这一论述过程中,涉及到中国流行音乐的音乐主张、美学品质、艺术特点及其所存在的问题,使人们对中国流行音乐有更为全面、更为本质的认识,以凸显其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促进中国流行音乐及中国音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种发展成熟的艺术形式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往往是多种艺术形式以各自不同的比例烘托出来的。音乐和诗词的结合就说明了多种艺术形式之间是相互依存的。诗词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当音乐这一艺术形式与其结合在一起时,诗词就以立体而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不仅有利于诗词和古代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而且使歌唱的作品更加丰富,歌唱的风格更加多样化,从而对演唱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德国思想家海德格尔发现:艺术虽然在一般意义上体现为具有“物因素”的具体作品,但艺术在根本上并不是“物品”.文章认为:文学作品不是物化的、静态的存在,而是动态的、观念的存在;文学作品不是由作家独主创作完成的,而是在文学活动中,经过文学创作者、文学传播者和文学接受者的共同努力完成的,它经过了文学手稿、文学文本和文本图景等三个基本阶段.  相似文献   

12.
艺术形式的概念是关系到美学和文艺学存在的本体性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艺术形式概念 理解的侧重点不同,19世纪以前是以客体的视角切入,19世纪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历史的中和,而20世纪主要是以 形式本体的视角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艺术形式是艺术存在的根本条件,本文从人类对真实观念的不同认识途径入手,探讨真实观念的演化对艺术形式生成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效途径。普通高校艺术工作要在提高领导者和从教者认识的基础上,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走依法治教的道路,成立艺术教育专门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教师及相应的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保证教学和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5.
隐喻艺术思维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思维形式,它具有情感性、整体性、象征性和启发性的特征。艺术通过隐喻使情感得以外化或物化,隐喻思维贯穿于艺术创造的全过程,象征性构成了艺术元素之间的联系,填补了意象之间的空缺,启发性是隐喻艺术思维的根本所指,它增强了隐喻艺术思维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尽管雕塑是城市公共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但并非其唯一的附载方式。把"城市雕塑"向"城市公共艺术"的概念扩展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城市公共艺术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和价值,包括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由于我国公共艺术现状存在着艺术品的总量不足、艺术品的质量有待提高、艺术品的空间布局有待优化、艺术品的公共性需要提升等问题,加强公共艺术规划的研究和管理就十分必要,它可以提高艺术品本身的总体质量、优化艺术品的空间布局,以及加强艺术品的公共性,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艺是最能够体现人类生存本质的艺术存在方式。受人与自然一体化思想的影响,古代文艺体现出一种蕴积生态整体性与生命有机性的审美创造和体验方式。受技术理性的影响,近现代文艺模糊了艺术的生态位置,文艺对人类心灵的慰藉作用和对精神家园的重建作用日益式微。受生态文明的影响,未来意义上的生态文艺旨在把人和社会带入光明朗照之中,升华和超越现实,使生命的存在扩展和敞亮。  相似文献   

18.
《空中之鸟》以纯粹的形式体现了雕塑的三种语言:体感、量感、质感。雕塑是体感、量感、质感的艺术,这句话用抽象的术语表述出来,也就是,雕塑是"存在"的艺术。中国书法的基本精神是"变化",雕塑艺术的基本精神是"存在"。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文艺变革的实践 ,越来越清晰地证明 ,新媒体文化和大众日常艺术审美形态的崛起 ,极大地冲击着既定的文学、艺术形态和规范 ,改变其存在方式 ,促使其不断地走向大众 ,融入大众日常艺术审美活动 ,拓展了生存、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 ,变化着的文学、艺术则以独具的审美方式 ,积极地作用了新媒体文化和大众日常艺术审美活动 ,深化其艺术意蕴 ,提升其审美境界从而形成多元共生、悖立与互动的新文艺格局。可见 ,只有立足文艺变革实践 ,洞悉文艺变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才能透过文学生存困窘的种种现象 ,窥探其发展的内在潜质与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又有着共同的渊源关系。它们同源而生,体现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同一性。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它们相依相存、相融互补,彼此汲取着对方的营养,在丰富着自身的同时,又促进推动着对方的发展,最终在明清时期形成了小说与戏曲双峰并峙、名作辈出、共同繁荣、携手进入文学主流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