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中国菜的命名理据也是多种多样,可分为主要理据和次要理据两种:主要命名理据包括菜的主料、配料、刀法和烹饪方法;次要命名理据有历史典故、动物名、植物名、贵金属或玉石、缩略语、地名、吉祥语,等等。翻译中国菜名时,不同命名理据的菜名要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即以主要命名理据来命名的菜一般用直译法;以历史典故或创始人的名字命名的要用直译加注法;以动物、植物、贵金属、玉石、缩略语和吉祥语命名的菜名要使用意译法;以地名命名的要采用音译加直译法。  相似文献   

2.
地名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包含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区域文化的象征。城市改造和扩张中造成了许多传统地名消失和新的地名的创改,同时商业文化对命名侵扰,新地名的命名的传统化内涵缺失,指位功能消弱。以历史性、文化性、知名度和合理性为命名的保护原则,并以历史、文化、知名度为评价指标构建量化的评价体系,为地名命名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命名是一种文化活动,无疑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汉语和英语的命名习惯和命名方式不尽相同,但是命名都承载着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变化,反映了一定时期的时代风尚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命名”是文学的核心活动。提出“文学命名”研究课题,考察“文学命名”的历史与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到“文学命名”思维与文学史的建构过程的关系阐释,会对文学的研究深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从理论方面对“文学命名”的过程性、其与文学史整体的关系、“命名”自身指向与思维、与“语境现实”的关系及“命名”修辞策略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做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俄语地名命名体现了丰富的俄罗斯民族文化。文化语义作为语义学的分支,同样具有语义的对立统一性质,即稳固性和变异性。俄语地名命名的稳固性是俄罗斯地理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神话传说的反映;俄语地名命名的变异性是俄罗斯社会巨变和政治变革的写照。  相似文献   

6.
一个地方的命名总有其根据,或依据自然因素,或依据人为因素,一个地名要么反映了该地的自然特征,要么反映了该地的人文特点。涪陵地名的通名主要以地理形态特征、建筑物和行政区划为命名依据,专名主要以地理形态特征、动植物、姓氏、生产活动、历史故事人物、宗教传说等为命名依据,文章从命名依据中探究了地名所蕴涵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7.
《庄子》中人物繁多,人物的命名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创造。"重言式"命名传承历史评价,整合帝王系统,改换圣贤精神;"寓言式"命名消弭人物界限,为自然天象注入思想,赋予"概念范畴"生命;"卮言式"命名以技艺、区域为依据,与农耕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兀显"丑"。  相似文献   

8.
当前各地区高校新校区纷纷创建和启用,高校楼宇和道路命名日益受到学校的重视?高校楼宇和道路命名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大学的精神传承和文化自觉,丰富了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教育表现形式?高校在楼宇和道路命名中应做到三个统一,即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统一,大学精神与办学特色的统一,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的统一?在实施过程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力求命名工作经得起历史时间的考验?  相似文献   

9.
父子连名制是“父系制度下父名子名世代相连的命名制度。”这是在原始社会发展中氏族用来表示血缘关系的一种系谱形式。由于连名的命名制度产生于母系氏族制,因此在父子连名命名制度的研究中也就包括着对从母系计算的世系特点,比如说母女连名、母子连名、父女连名等母系命名制度的历史遗迹。不言而喻,它们的作用都是十分珍贵的,直接地帮助我们恢复着父子连名制的历史全貌,说明着父子连名制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 父子连名制的研究应首推著名的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四十年代先生就著文论述,正确指出了父子连名制“第一是在帮助记忆……。其次,因为容易记忆,每个人便可以把它祖先  相似文献   

10.
人名是替代人的符号,具有特殊意义。千百来人们给予了很多关注,建国以来有关汉人人名研究这一方面的论著不少,主要集中在汉人命名历史概论、命名艺术、人名中的文化及人名的用字情况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动补结构①的历史来源及其发展过程是语法学领域一个较为重要的课题,目前专家学者对其研究分歧较大。本文在分析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紧邻的句法环境这一必要条件决定了动补结构的历史来源只能是连动结构这种形式;连动结构的四种格式在相关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展为动补结构。  相似文献   

12.
湘西地区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是一种逐渐走向和谐的历史。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其主客观条件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但其总体上依然充分显现出一种“走向和谐”的大趋势。因此,“走向和谐”可以视为湘西地区民族关系发展史上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13.
阅读 2 0世纪前 50年中国农村小说 ,从农民的心理历程、生存状态、精神特质等方面入手 ,概览中国农村小说 ,寻求历史的内在的联系及规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儿童文学产生于五四时期。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以 1 94 9年为界 ,分属两个时代 6个阶段。新世纪的儿童文学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百年来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可以作为今天的借鉴 ,提醒人们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创造条件、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5.
“在档案馆中做田野工作”、“在田野工作中做历史研究”、“在历史研究中做田野工作”可能是“历史的民族志”的三种实践形态。如何更好地融通“过去”与“现在”,并对“制作历史”进行知识论反思,是“历史的民族志”实践所面对的方法论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6.
和合历史哲学的追问境域是各民族多元样式在其动态不居中关于历史的生生和合,以及其所蕴含的趋势或法则,而开显为和合生存历史世界、意义历史世界和可能历史世界。和合生态历史学负载着历史演化的根基;和合形态历史学是对于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探讨;和合情态历史学是特定时期特定人物情感凝聚而成的历史生命智慧和历史演化的学说。  相似文献   

17.
《长生殿》与《桃花扇》在处理历史素材时所遵循的主导原则是不同的,前者是史为戏用,以剧统史;而后者是以史统戏,以剧述史。不过虽然两剧作者对待史实的态度即曲史观有异,但是他们都追求历史真实感和艺术真实感的交融统一。作为历史剧,《长生殿》与《桃花扇》的创作模式明显好于有违史实的翻案戏,这两部剧作代表了我国古代历史剧创作的两种主导范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动态的历史研究法,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商贸中心进行对比、归纳,总结出国际商贸中心的三个演变类型及其特点,据此为北京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规划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中对历史事件作出文学性解释时实际呈现出模式化特征,历史"天命"思想是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主要的解释模式。历史"天命"思想在创作中将历史发展的"已然性"转换成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强调对历史发展结果的无条件认同,在很多时候,它以佛教的"因果循环"形式出现。将推动历史发展、决定历史结局的主动权完全交给那些拥有"天命"的帝王将相,或者反过来,赋予这些历史活动中的帝王将相以"天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这个民族集体性格中的某种奴性和政治冷漠意识。但是一些优秀的历史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又突破了这种历史解释模式,为中国历史小说类型的发展保存了一脉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的部分湘西题材小说,被称为“诗化小说”(抒情小说),是与“叙事的小说”与“描绘的小说”截然不同的另一种小说类型,具有鲜明的文本特征。沈从文的诗化小说的叙事特征,是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经过改造与转化、获得现代意义而形成的,对中国小说模式的多样化与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现代转变都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