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九八六年冬,在汉充县故治,今湘西北的大庸城区,出土了一批西汉墓葬文物,其中有铜俑1件,为跪式男俑。头戴编织帽,两眼正视,双耳长且宽,颈部肥粗,上身裸露,见两乳,胸略前倾,宽肩细腰。下身着裙,两腿前屈跪地,两手前伸置膝上,臀贴脚根。头和两肩各立一空心短圆柱,柱径1厘米。左肋佩长刀,佩带挎右肩,刀长8厘米,宽0.6厘米,前端戴锋,后端环手衔短把。通高15.6厘米。现根据该铜俑的特征,对其所代表的人物的族属、身份及作为随葬品的性质作一考证。谬误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2.
一去年冬,我区考古工作者在武鸣县马头乡元龙坡发掘了一处时约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墓葬群。其中编号为101的墓穴中出土了二枚铜针,其形制细小,分柄和锋两部分。柄作长方形,长2.2、宽0.6、厚0.1厘米;锋呈圆锥状,长0.5厘米,根部起节(图一)。铜针出土时侧置于墓底西南角,伴出物仅有八块夹砂陶片。这种质地较好,通体光滑,制作工艺颇为精巧的铜针,在我区先秦墓葬中尚属首见,因而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关于该铜针的功用,有的认为是缝衣  相似文献   

3.
<正>大鹏金翅,红色合金铜,有部分黑变,高6.7厘米,背后有两个拴系孔桥,西藏佛教文化,公元11—12世纪。金刚手,红色合金铜,全黑变,高4.5厘米,背后有一处孔桥拴系,西藏西部或尼泊尔西部佛教文化,公元12-13世纪。金刚手,红色合金铜,全黑变,高6.4厘米,背后有一处孔桥拴系,西藏西部佛教文化,公元12-13世纪。山羊头驮塔,黄色合金铜,全黑变,高2.6厘米,公元7-12世纪。  相似文献   

4.
1991年3月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电勘探基础工程处在南宁市邕江防洪堤进行钻探施工时,从20米深处的污泥中发现一枚宋代铜印。该铜印面长5.5厘米,宽5.1厘米,边高1.6厘米,直柄钮,通高4.5厘米,正面铸有篆体阳文“广南西路驻泊兵马都监铜记”十二字,除“兵”字受损外,铜印整体保存完好;背面右侧镌有“庆历七年”(1047年),左侧则镌“少府监铸”八字。宋代铜印在广西发现尚属首次,铸有“广南西路驻泊兵马都监铜记”及年号之印殊属珍贵。因此,该铜印的发现为研究宋代依智高起兵反宋前期广西的政治、军事机  相似文献   

5.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郊 ,前不久又发现一座西夏时期的墓葬和墓亭遗址。该遗址位于距银川市城区 30余公里原西夏陵保护范围之外。墓中清理出 1 0个长约 2 5厘米的彩绘木俑 ,其中 7个完整无缺 ,文官俑 2个 ,武官俑 8个。此外 ,还有木鸡、鸽、牛等。这些木雕工艺品的出土 ,在西夏考古史上尚属首次。据分析 ,此墓主可能是先火葬后土葬的 ,这正与文献记载的当时葬俗相吻合。在墓旁的碑亭遗址中 ,考古人员发现残碑 1 40余块 ,碑文均为汉字 ,最大的残碑有 4个字 ,其中一块上有“张陟撰文”字样。据初步勘查 ,这座墓葬附近还有一些古墓和其他遗迹…  相似文献   

6.
<正>藏于北京民族文化宫的十一世达赖喇嘛之金册,系1841年道光皇帝所赐,纯金铸造,封册每片长23厘米、宽10厘米、厚0.4厘米,共13片。相邻两片上、下边用铜锔缀连,可折可展,开阖如书帙。金册从左至右,依次为封面、满文、汉文、藏文、蒙古文书写的文字各3片。封面边刻二龙戏珠,面书“敕封第十一辈达赖喇嘛文册”。金册的汉文部分共333字,字依数分行,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启,册文按例首述皇帝权威,因达赖有功,应施以恩宠,进而给予封赏。  相似文献   

7.
正2002年8月,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他拉哈镇哈拉海城址出土印章一枚,为元代的"元押"。印章为黄铜质,通高(纽残)1.1厘米,重量8.28克。印面呈长方形,长2.7厘米,宽2厘米,厚0.2厘米,阳铸八思巴文。印背无款识,印纽呈梯形,顶部  相似文献   

8.
乐舞女俑作为中国古代陪葬明器中人俑的一个重要部分,能够充分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繁荣和多彩。本文拟以一件收藏于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文物室中的唐陶女俑为分析对象,从其体貌造型、用途、制作工艺、艺术特征等方面来阐述,试图说明它作为文物的特质。  相似文献   

9.
汪琦 《中国民族博览》2017,(10):226-227
乐舞女俑作为中国古代陪葬明器中人俑的一个重要部分,能够充分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繁荣和多彩.本文拟以一件收藏于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文物室中的唐陶女俑为分析对象,从其体貌造型、用途、制作工艺、艺术特征等方面来阐述,试图说明它作为文物的特质.  相似文献   

10.
大庆法王领占班丹绣施的普贤菩萨像,收藏于布达拉宫,为刺绣唐喀,通高138厘米。上下各有一梯形缎子边框,梯形的外底长93、内底长60、高30厘米。画轴与锒边梯形的外底相等。画幅高98、宽60厘米。宽度与梯形锒边内地平齐。画像中心为普贤菩萨结跏跌坐于白象背上的莲花之上。“普贤”梵文音译为邲输陀罗,又译作三曼多跋陀罗:意为普贤,亦译遍吉。《嘉  相似文献   

11.
<正>藏于西藏拉萨大昭寺的清代金奔巴瓶为纯金质地,重约80两(约合3千克),底座直径14.4厘米,瓶身最大直径21厘米,高34厘米。其形制仿藏式奔巴瓶,由盖、身及签筒构成。签筒内配5支云头纹象牙签,签长5.8厘米、宽2厘米、厚0.6厘米,用于书写候选灵童名字及出生地。瓶面有阳刻如意云、梵文“十相自在”,盖顶嵌有白玉、蜜蜡、珊瑚、青金石。瓶口装饰如意云纹与藏式三宝珠,体现了汉藏文化的完美融合。北京雍和宫收藏的金奔巴瓶和象牙签,形制也与大昭寺所藏相同。  相似文献   

12.
口弦是苗族艺人用薄铜片打制成的一种乐器。它由弦柄、弦叶两部分组成。长约4厘米的口弦,叶片约长10厘米,宽2厘米,比弦柄略长、略宽和略薄一些。叶片中间还有一块小簧片。吹奏时,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弦柄,然后将弦叶部分横过来靠近嘴唇,通过舌尖的动作将气流轻轻送出嘴唇,吹动弦片。此时,右手拇指也要拨动弦片,悠扬婉转的弦声就响起来了。拨片时,气的轻重和气流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弦声。  相似文献   

13.
凤凰点头裙子飘三寸金莲显婀娜──民和土族妇女部分服饰简介凤凰头(图一)亦称“包头”,民和土族妇女头饰。它是在宽5—6厘米,长约50厘米的黑布条上加放一层较为厚实的里子,在黑布条上、下部级以红色珠串,中间部分等距离地扣五缝连有直径约之厘米的梅花形镌花银...  相似文献   

14.
手抄阿文《圣训集》长1 9厘米,宽1 6厘米,厚3厘米,用阿拉伯文和古波斯文写成,经鉴定为明代文物。《圣训集》是仅次于《古兰经》的伊斯兰教经典,其制作十分精美。每页用金色线条画出方框,方框内白纸上用阿拉伯文手写而成,方框外用古波斯文写成,页间夹缝处用金、蓝两色绘出精美的民族图案,整体上文字清晰,图案艳丽,显得富丽堂皇。圣训共有三类,一是言语的圣训,即穆罕默德有关宗教、社会问题的论述;二是行为的圣训,即穆罕默德的活动及行为品德的记述;三是默认的圣训即穆罕默德对其弟子言行的默许。手抄阿文《圣训集》  相似文献   

15.
<正>元代,为了巩固和加强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隶属关系,朝廷曾授予西藏主要僧俗首领以各种头衔、名号,并颁赐给西藏地方数量众多的印章。如今在西藏博物馆的展厅中,就陈列着一枚弥足珍贵的元代印章传世品——“统领释教大元国师之印”龙钮玉印。这枚印章,是中央政府直接管辖西藏地方的重要历史见证,实证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印为青玉质,质地细腻温润,印文为八思巴文所书“统领释教大元国师”。印面长12.4厘米、宽12.1厘米、高11.4厘米,重3.27千克。其上部为龙形钮,  相似文献   

16.
口弦琴在南方一些民族中很盛行,但是你可知道,在北方的赫哲族也有口弦琴?赫哲族的口弦琴,有个木制琴盒,形如小鱼,长约四厘米,琴长三厘米,用薄钢片弯曲制成,吹奏时用手指拨弦。人们传说,很久以前,一个赫哲村子染了瘟疫,只剩下个吃奶的孩子,一位过路老人收留了她,便跟老人  相似文献   

17.
一、著作部分 西藏常用中草药 西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卫生局等编 西藏人民出版社1971年12月 14厘米 910页 青藏高原药物图鉴 青海省生物研究所,同仁县隆务诊疗所编 青海人民出版社 第一册 1972年1月 19厘米 452页;第二册 1978年9月 19厘米 406页;第三册 1975年11月 19厘米  相似文献   

18.
口弦     
口弦,又叫响篾、篾片,是用一种长约两三寸,宽约五分的薄竹片制作的,它的中间用锋利的刀子精细地刻出一条长形簧牙。电有用薄铜或银片制成的。两头开孔,穿有棉线或麻线,以右手挽线牵动簧片震动的,叫单片弦;两三片并在一起,没有孔线,以右手指直接弹动弦片发音的,称两片弦或三件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洪雅县文化馆度藏全瓦当砚一方,径长16.2厘米,厚3.1厘米。通体黝灰色,因入土年久,受雨雪浸蚀所致。砚底刻篆文“大蕃春萌”四字,文字体形稍长,与唐代吐蕃瓦当文字完全相同。该瓦当约于清代后期出土。经原白云阁(书斋名)主人王仿洲加工而成砚。对于它的制造年代及其产地,历来众说纷纭,莫筹一是。对此,不揣冒昧,一抒愚见,以就  相似文献   

20.
用料:熟白羊肚板200克,冬笋25克,香油75克,酱油25克,淀粉30克,料酒、味精、葱姜蒜、大料、糖色、白汤少许。做法:将肚板切成5厘米长、1.7厘米宽的长方块,冬笋切片。用炒勺将香油烧热,放大料、葱姜蒜,加料酒、白汤烧开,捞出佐料,放入肚板、酱油,用微火入味。撇去浮沫,旺火调入味精、糖色、水淀粉、香油,颠翻装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