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库斯关于自我图式、可能自我、工作的自我概念等观点形成了自我的社会认知理论.自我图式是个体对源于过去经验的自我的认知类化,能够组织和引导个体与自我有关的信息加工过程.可能自我代表了个体可能成为的、喜欢成为的、担心成为的自我,它具有联系自我认知与动机、与自我情感的重要作用.工作的自我概念是在当前的思维和记忆中处于活跃状态的自我概念.马库斯及其同事的跨文化研究表明,文化与人格是相互建构的.  相似文献   

2.
人格心理学中的自我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是人格心理学研究中的热点,自我的跨文化研究和脑机制研究是未来自我研究的热点和趁势.百年来国内外自我研究存在精神分析取向、现象学取向、认知行为取向、社会文化取向等四种取向,以及"客体我"和"主体我"研究两大范畴.当前自我研究存在自我的综合性研究不足、客体我的研究多主体我的研究少、脑机制的研究局限于认知部分、对本土文化的自我概念研究重视不够等四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自我复杂性作为自我概念的结构特征之一,因与心理病理学存在密切关系,受到各领域研究者 的广泛关注。然而自我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导致研究中存在诸多争议。对自我复杂性模型的支持证据显示,高 复杂性的自我结构有利于个体应对压力,保持心理健康;但有批评者认为高复杂性的自我结构是自我分裂的 表现,暗示着心理障碍。最近有研究者指出,明了自我复杂性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内在机制才是平息争议、深入 研究的前提。未来有关自我复杂性的研究可在自我复杂性的研究方法,影响因素与潜在机制的关系及社会文 化背景的差异等方面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4.
自我复杂性作为自我概念的结构特征之一,因与心理病理学存在密切关系,受到各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自我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导致研究中存在诸多争议。对自我复杂性模型的支持证据显示,高复杂性的自我结构有利于个体应对压力,保持心理健康;但有批评者认为高复杂性的自我结构是自我分裂的表现,暗示着心理障碍。最近有研究者指出,明了自我复杂性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内在机制才是平息争议、深入研究的前提。未来有关自我复杂性的研究可在自我复杂性的研究方法,影响因素与潜在机制的关系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等方面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5.
学习动机的自我理论与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学习动机的自我理论 ,主要涉及自尊、自我效能、自我概念、自我图式等理论与研究。学习动机的自尊研究 ,主要探讨了学生的自我情感或自我价值感对其学习的影响 ;自我效能研究主要关注了学生的学业能力自信对其学习策略的运用、学习的努力程度和坚持性的支配和调节作用 ;自我概念研究主要讨论和实证了更一般的学业能力评价和判断对其学业成就的影响 ;而自我图式研究则从更加微观的角度探讨了具体的可能自我对学生学习的调节和支配机制。  相似文献   

6.
笔者从情绪情感、认知资源与自我调节三个角度综述并评价了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产生的机制,主要包括:情绪调节假说、情感图式模型分化假说;捕获/沉思假说、执行功能削弱假说、提取诱发遗忘;功能性回避假说与CaR-FA-X综合模型;直接提取模式与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的关系、自传体记忆概括化与其他记忆缺陷的关系、严格区分被试样本、正常被试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的表现及增强纵向与横向研究的结合等是未来研究中值得关注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对自我知识组织的研究主要沿着五条路线展开:自我复杂度,自我概念分化,分开评价、整合评价与重要性突出,自我概念清晰度,自我不一致.自我知识组织具有动态的特点,多重自我和整体自我与心理适应的关系也并非固定不变.从系统论角度来看,自我知识具有整体性、层次结构性、动态性以及环境适应性特点.此外,目前对自我知识的研究还处于经验描述阶段,需要进一步考察的是自我知识组织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自我提升的含义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我提升是人们追求积极自我意象的驱力,它以优于平均效应、控制错觉、不切实际的乐观、自我服务偏向归因、选择性信息加工、策略性社会比较和交往、自我妨碍等形式实现,可通过一致性比较、自恋和社会赞许倾向评定、作用机制测查、内隐自我提升测量等方法考察,受信息特征、情绪体验、自尊和自我概念、社会情境和文化等因素影响。研究的热点和走向体现在自我动机的整合、测量方法的改进、跨文化研究的引入及发展性研究的兴起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了解留守经历、居住地差异、性别差异、父母婚姻关系、家庭收入与有留守经历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关系和作用,本研究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问卷对湖南省多所高校1045名00后大学生进行自我概念发展研究。研究发现留守经历对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其父母的婚姻关系、亲子沟通、外界环境等方面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个案进行叙事访谈,进一步了解留守经历对个案自我成长的影响,围绕亲子关系、性别差异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进行叙事访谈和重构,激发个案改变自我评价,提升自我调适能力,促进更好的自我成长与蜕变。探讨留守经历、父母婚姻以及金钱对大学生的影响,确定学校、家庭与社会机构对留守群体服务的方向,运用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案,增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与留守儿童可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此前关于顾客抱怨行为的研究重在服务失误如何直接导致顾客的外在行为,而忽略了顾客个体对服务失误的心理认知。文章从自我概念的视角研究服务失误如何引发顾客抱怨动机,以旅行社游客为被试,采用有控制的情景模拟实验,检验了不同服务失误情境下顾客自我威胁感知对抱怨动机的影响,同时考查了顾客自我监控性的调节作用,希望揭示服务失误情境下顾客抱怨动机产生的心理机制以及相关的情境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交付系统失误对顾客公开自我威胁感知有正向影响,对顾客需求反应失误既正向影响顾客公开自我威胁,又正向影响顾客私下自我威胁;员工自发而多余行为失误仅对顾客私下自我威胁有正向影响;顾客自我威胁感知对抱怨动机有正向影响,在服务失误与顾客抱怨动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自我监控性在自我威胁感知对顾客抱怨动机的影响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对于服务企业围绕顾客自我概念修复和发展展开抱怨管理,提高服务补救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