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苏晓明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佛教的根本目的是教导人脱离现实生活,进而求得彻底解脱。为了达到此目的,佛教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高度阐释教义,从而使宗教信仰和哲学思索密切结合在一起。文章从早期佛教基本理论中的“四谛说”和‘“十二因缘说”入手,就佛教的人生现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汪新建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4):145-148
人们较多关注科学主义心理治疗范式与一般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定向的关系,本文试图 从另外一个角度,即着眼于心理治疗内部,具体从六个方面剖析人类第一个心理治疗范式——经 典精神分析之科学主义精神对科学主义治疗范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尹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3):60-63
精神分析与佛教都对人类心灵进行了深入发掘,其认识有诸多相通之处,本文分析了他们发掘人类深层无意识所依据的相似而不同的方法,指出由此产生的经验的相似性导致了佛教与精神分析心灵理论的趋同,进而比较了他们所描述的无意识心灵内容所蕴含的深度和广度,认为从个人无意识到集体无意识再到佛教的阿赖耶识,心灵疆域在不断地深化、扩大和丰富。 相似文献
4.
高颖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4):108-111
西方心理治疗和佛教修心,都以解决人的苦恼困惑等心理问题为己任,都以提高人的自我认识和心理素质为目标.意象心理治疗和佛教的止观修心都以内部意象为工具对个人的内在世界进行探索.本文在实际操作和基本理论两个层面,比较了意象疗法和止观的异同,探索了佛教和西方心理治疗的基本差异,并尝试性指出二者对话的出路. 相似文献
5.
高颖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西方心理治疗和佛教修心,都以解决人的苦恼困惑等心理问题为己任,都以提高人的自我认识和心理素质为目标。意象心理治疗和佛教的止观修心都以内部意象为工具对个人的内在世界进行探索。本文在实际操作和基本理论两个层面,比较了意象疗法和止观的异同,探索了佛教和西方心理治疗的基本差异,并尝试性指出二者对话的出路。 相似文献
6.
印顺法师是当代中国佛学大师,民国年间曾振锡贵州,住持贵阳大觉精舍,创办大觉佛学院和觉华图书馆,弘扬中观和唯识之学,并在贵阳完成其名著《唯识学探源》,从而影响和促进了贵州现代佛教教育事业和学术活动的发展,提高了贵州佛教的信仰层次和文化水准,与贵州结下一段难得的佛缘。 相似文献
7.
周志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2):100-104
“本我”与“超我”的矛盾是人类心灵之中的普遍矛盾,弗洛伊德关于性心理的学说揭示了这一人心世界的奥秘,它成为中国现代小说性爱叙述所反复表现的主题。弗洛伊德对精神心理的研究,为文学打开了一扇深入作家灵魂和人物形象心理世界的窗子,当代女性小说的私化和细化倾向也是与精神分析学对性心理的深入研究分不开的。从它对文学的阐释力来看,精神分析学依然称得上是20世纪伟大的理论发现。 相似文献
8.
罗璠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4):57-62
自我作为主体精神现象,一直是西方哲学和精神分析学说关注的重心.哲学重在对自我存在状态的关怀,精神分析学重在对自我心理机能的分析.在现代语境中,无论是哲学还是精神分析学.都在对自我概念的反思中发现了自我的分裂境况,揭示了现代自我存在的矛盾情形和疏离境况. 相似文献
9.
张宁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9(2):45-47
"阉割情结"是精神分析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弗洛伊德后期曾对其原始定义作了较大修正.诺尔曼·布朗在对其作进一步辨析和修正后,将之定义为害怕回到生物性的事实之中,其核心是对死亡的恐惧.这一概念的演变向我们启示了三个方面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伟生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3):54-57
借助于阴阳四象的观念与逻辑结构,会发现精神分析学与唯物辩证法在宏观框架上具有一致性.更重要的是,弗氏的以性本能为核心的潜意识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也具有同构性.把马克思学说关于意识的触角往前延伸到精神分析学所提示的潜意识领域里,再转过身来将精神分析学的潜意识与意识连接在马克思的"物质"范畴上,就能将两种理论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弥补各自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12.
大学生患者有不同于一般病人的心理特征;高度重视自己的生命安全,自尊心强,又常常伴随着沉重的焦虑感和过分的依赖心理.心理治疗必须具备两大要素:一是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心理协调;二是医生与患者对诊治的认同.在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基础上辅之于心理治疗,把躯体治疗与心理治疗结合起来,会使临床治疗收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韩劢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3):39-42
悖论是一个多学科研究的古老而又常新的课题。心理学在实践中把悖论作为心理治疗的基础,形成了独特的悖论心理治疗。传统的心理治疗努力减轻或消除当事人的症状,而悖论心理治疗则是要引发或扩大症状,通过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相互转化来达到治疗的目的。Adler与Frank率先将悖论思想运用于心理治疗中,而Bateson等人则进一步对悖论治疗加以技术化、策略化,使得悖论治疗更易于操作。不过,关于悖论的机制和效用则需更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王安石与佛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煜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4-66
王安石的一生 ,无论是在学术思想上 ,还是在诗歌创作上 ,都受到了佛教的巨大影响 ,前者主要体现在他居相位时强调体用合一的义利观和善恶不定的人性论上 ,后者则体现在他罢相后对世间万物“近于无心”的人生态度上 ,由此直接导致了他的晚期诗风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许为勤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3):12-19
通过对现象学之父布恰塔诺的哲学与大乘佛教原理的分析比较,揭示了这两种源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智慧体系的共同性,得出结论:所有文化和哲学的最后目的和最高境界,就是实现全人类每一个生命个体的道德至善。 相似文献
16.
商磊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1):49-53
精神分析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虽然理论取向和研究路径各异,但在如何引导个体心理行为趋向组织行为方面赋予的思想启示却异曲同工。文章分别截取“不同性质的人性解释”、“早期经验”与“缺失性需要”、“自我实现”与“超我”三个角度着力论述了二者在组织行为管理中的殊途同归。二者的交叉渗透、相互融合有助于管理思想及管理艺术的形成与发展,从而有助于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相似文献
17.
戎川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183-185
唯识学是佛教认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哲学认识论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唯识学八识中的第七识末那识,产生了佛教所谓的自我,以及对自我的执着。康德哲学认识论体系中的先验自我的主要作用,是由自我的统一性而推及世界的统一性。在康德看来,正因为有了完整的我,我们面前如同碎片一样的世界,才能得以稳定与完整。因此,末那识与先验自我之间,既有着不同,也存在着很多相似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佛教与审美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芬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6):40-43
佛教作为一般宗教 ,与艺术、审美具有天然亲和关系 ,而东渐后的佛教逐渐为本土文化所同化 ,变异为一种准宗教 ,与儒、道对立互补 ,这在一定程度上又拉近了它与审美的关系。佛教与审美互相渗透 ,审美使中国佛教成为具有美感的宗教 ,中国佛教则带给古代中国诗学、美学一股活泼泼的灵动之气 ,并最终影响了中国古代诗学、美学的风格与走向 相似文献
19.
王保双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4):51-52
分析了 1 92 5年前后的鲁迅及其作品 ,指出了 1 92 5年以前的鲁迅不但从正面接纳和吸收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观点 ,并且也将其运用到了自己的作品当中 ;1 92 5年以后 ,鲁迅逐渐认清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错误 ,但他并没有将其“摈弃” ,而是采取了“反其义而用之”的手法。最后得出了有缺陷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在鲁迅的手中成为一把游刃有余的双刃剑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结构主义符号学与精神分析——现代电影理论的起点与驿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纯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0(6):16-20
西方电影理论以20世纪60年代为分水岭,随着电影进入西方研究机构与高校课堂,以及当时盛行的学科互涉方法,传统电影理论突破了实践论的瓶颈,从电影的内部研究转向外部研究。麦茨在当时盛行的结构主义影响下,创立了符号学电影理论。在文化学语境中,"五月风暴"的失败所带来的反思,让电影理论遇上了拉康的精神分析学这个驿站。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与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深度交融,使现代电影理论形成了高度开放的结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