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代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工业文明以其巨大的物质力量和先进的科技力量席卷了世界。与此同时,西方文明中心论、西方文化优越论等文明理论逐渐形成,并成为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的理论依据。时至今日,世界各国相互依赖不断加深,然而西方文明的自豪感、优越感并没有消失,而是以各种不同的理论形态和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历史终结论""意识形态终结论""普世价值"等等成为其新的理论表现形式;而在行为方式上则表现为利用各种合作关系而展开的文化殖民,或者是赤裸裸的政治干涉。对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有关"文明"的概念及相关文明理论的考察,认为西方文明中心论自形成之日起就不断受到各种挑战,而多文明中心理论,多文明起源理论以及人们对文明的深刻反思其实都是对西方文明中心论的否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西方文明能够正确认识非西方文明,从而实现多文明的共生与繁荣,才是文明包括西方文明未来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欧洲中心主义一直是许多学科开展研究的潜在思维模式,这一文化倾向并不是凭空而来的,生物进化论的问世为其提供了生物学支撑;近代欧洲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强大是其现实支撑;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哲学体系是其哲学支撑。马克思在晚年笔记中看到了这一倾向的错误性,并对当时人类学著作中的血统论、宗教论和文化论进行了批判,最终构建了自己的文明多元论体系,这一体系形成于“卡夫丁峡谷理论”的文本里,实践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相似文献   

3.
死刑作为最严厉的惩罚制度,自产生以来经历了由野蛮到文明的曲折演变夏至秦,其执行方式以残害人的肉体为主,种类繁多,非常残酷;汉代以后,开始了轻刑化过程但有反复;清末法制改革,建立了以自由刑为主的刑罚体系,死刑执行开始人道化."针决"的最终确立,标志着我国真正进入文明刑罚时期.  相似文献   

4.
5.
传统的欧洲中心论与近年来的反欧洲中心论均在理论与史实上存在着重大的偏差。传统的欧洲中心论未能揭示出欧洲领先于其他地区的原因所在,而只给出了结果。反欧洲中心论则存在着对史实的重大误读。两者都忽视了在前近代社会中,东西方社会结构是异质的,因而,它们的结论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指导实践上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6.
封建等级制度是欧洲中世纪的重要社会特征,其导致欧洲中世纪民族概念演变出了贵族内涵.欧洲近现代民族概念演变出的公民内涵,则是力图克服封建等级制度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分层,用平等原则把人们团结在民族国家之中,实现人们社会团结的扩展,推动各民族在民族国家中共同发展.欧洲从中世纪的贵族到近现代的公民的民族概念演变,清晰地显示了...  相似文献   

7.
随着文明互鉴理念的深入阐发与实践,国内学界开始重新审视甚至极力改变以西方为主导的文明观,文明成为我国当前讨论的核心问题,重写文明史势在必行。重写文明史的首要任务,即要清晰把握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整体文明史著作的编撰概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全球问题提供“中国视野”“中国方案”,阐释新时代中国的文明观,传播中国的理论话语。自19世纪英美编撰整体文明史以来,至今已有近百部著作问世,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总结有所贡献。但英美世界文明史编撰存在诸多问题:早期文明史书写缺失印度、中国等东方文明;极力贬低东方文明或亚洲文明,将其视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幼年期”以衬托西方文明的优越性;西方与非西方文明失衡,西方文明是主要内容;存在史实错误,认为东方民族非文明的源头;缺乏历史书写的严肃性和客观性,将中国王朝的衰退归结于中国语言文字的复杂性,将印第安文明的毁灭归结于其不适应西方文明。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即是西方霸权式的文明观始终存在:或大肆宣扬欧洲海外扩张和殖民带来的“世界性影响”,或将16世纪以来的时代统称为“西方统治时代”,甚至将人类从古至今的文明完全置于西方主导的“全球化”浪潮中,一种新型欧洲中心论日渐凸显。  相似文献   

8.
9.
在关于“文本流传”的解释学探讨中,“原本中心论”一向是个重要话题。中国古代的“圣作贤述”观念就体现了一种“神圣原本”的意识。在该意识支配下,“作”与“述”、“经”与“传”之间显示出强烈的等级差异。这种“等级差异”构成了通常所说的“文献传统”的体制性特征。因此,谈论不同文化传统的相遇,就是在谈论不同“经-传”体制的相遇。对此问题的探讨,是希望将中国传统思想纳入到当代解释学的视野中。  相似文献   

10.
作为艺术蕴含的独特意味,本雅明所言的灵光发轫于艺术及其描述之物位处独一时空并与观者保有时空间隔,也由之引发交错奇妙的时空之感。现代艺术因为技术的复制、商业活动的侵扰以及大众的广泛涌入而面临灵光消陨的危机。然而,现代艺术家却通过形式革新保住了被描述之物的源初存在及艺术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为艺术作品置入新的灵光且产生震惊的艺术效果。现代艺术也没有在技术横行的时代中迷失,反倒借用技术手段来持续革新自我。受众的增广及广泛进入文学艺术活动的事实,不只是动摇了作者中心论,而且催促了艺术进行自我革命。人们能够依凭灵光来思虑艺术奥秘与现代艺术的困境,但并不能因此全然否定现代艺术乃至艺术本身。  相似文献   

11.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不仅是西方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期,也是现代西方艺术传统的发端时期.就对艺术品和艺术家的态度来说,在此之前,艺术赞助人通常把视觉艺术家和普通手艺人不加区别地都视为体力劳动者.他们一般只重视艺术品的题材和内容而轻视甚至是鄙视艺术家,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艺术品的制作和生产过程.但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赞助人关注的重点逐渐从艺术品转向艺术家自身的才能和技艺,具体表现为在委托制作合同中对艺术家须"亲手制作"部分的详细规定.对艺术家价值的高度肯定正是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一重要变化标志着现代艺术家的诞生.  相似文献   

12.
艾森斯塔特的现代化理论有其理论来源,它缘起于雅斯贝斯“轴心时代”理论的缺陷,并在解读过程中形成其独特的创新性观点——轴心时代本质上是一种超验视域的出现.在此基础上,艾森斯塔特将对文明史的研究演绎至对现代化的研究,并最终形成其多元现代化理论。  相似文献   

13.
章小谦,杜成宪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4期中撰文指出:课程是现代教育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由于中国教育学是上个世纪初从国外引进的学科,课程也一直被认为是一个从国外引进的概念,甚至课程这个词也被认为是一个外来词。  相似文献   

14.
文艺复兴与“巨人时代”──一个需要澄清的概念智敏文艺复兴是西欧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她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对封建r主义的一次革命。在封建社会的樊笼中被禁铜了若干世纪的西欧人因之获得了思想的大解放,进而引导了政治、经济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的大规...  相似文献   

15.
对于少女形象这样一个较为特殊的审美范畴,目前的研究还远远不够。现通过对照二十世纪前后中国小说中的少女书写,来澄清少女书写的现代变革,并在对其演变的梳理中,找到关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发生的特殊视点。  相似文献   

16.
现有的经济学文献中对“公共物品”这一概念目前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理解,本文论述了萨缪尔森、马斯格雷夫、布坎南、Marmolo等人对这一概念的观点,认为对这一概念的众多理解大致可分为两类,即分别从物品本身的客现技术特性和供给方式这两个方面来对公共物品问题进行研究,对公共物品的这两种理解也构成了公共物品理论研究中的两个平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逐步形成了类型多样的民族高考差异性政策体系,包括加分/降分录取、优先录取、单独划线录取、定向录取、特殊班录取等。其历史合理性在于人才数量补偿、教育质量补偿、语言文化补偿和特殊奉献补偿,但政策固化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民族教育质量提升、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和实现民族教育的内部公平。随着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广泛深入推广,民族高考差异性政策正在从基于“民族身份”的普遍性优惠逐渐转向基于“教育贫困”的区域化、个体化精准支持。今后应以“关系理性”正确看待民族地区高考差异性政策争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动态思维”建立民族高考差异性政策渐进调整机制,分类制定政策退出时间表;以“科学意识”完善民族地区高考治理体系,提升民族高考差异性政策支持精准度。  相似文献   

18.
从“对象化活动”到“实践”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性概念,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实践概念的认识却并不科学,并不完整。马克思早期使用了对象化活动,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以实践概念的全面展开为标志的,因此,有必要比较这两个概念的异同点,揭示马克思从对象化活动走向实践概念的内在逻辑,这样才能准确而全面地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并且科学把握唯物史观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儿童中心”是杜威在批判传统教育时提出的一种破旧立新的教育观念。在以陶行知为代表的杜门弟子的传承下,推崇“儿童天性”成为当时中国教育界的一股热潮。解放初期,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观曾被认为是资本主义腐朽的象征,受到强烈的批判。但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儿童中心”为建立“学生主体”的学科教学模式以及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实现从“儿童中心”向“学生为本”的转变。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儿童中心”理论仍然会继续争议下去,在批判和辩护声中,教育界正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20.
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符号,并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而闻名于世。目前,人们对长城的认识普遍停留在近百年来才形成的民族精神价值层面,将长城视为抵御外侮、保卫华夏文明的重要支柱。但从长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现今符号化的观念并不能真实而全面地反映长城出现和发展所承载的历史和社会信息,从而导致对长城认识存在偏差。通过对长城的修建主体、构成形态、功能、分布区域等四个主要基本特征的解读,试图还符号化的长城以历史本相,提出长城的概念,并据此提出长城认定的标准和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