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华书局1974年版点校本《明史·艺文志》"经部·三礼类"著录:"孙攀古《周礼释评》六卷."(第2358页)此为"孙攀《古周礼释评》六卷"之误. 此书在不少明清书目都见著录,如:朱睦(桴)《授经图》卷二○:"《古周礼释评》六卷.孙攀."徐乾学《传是楼书目》卷一:"《古周礼释评》六卷.明孙攀.二本."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二:"孙攀《古周礼释评》六卷.字士龙,宣城人.折衷俞廷椿、王次点、吴澄、柯尚迁诸本,别为考订."朱彝尊《经义考》卷一二八:"孙氏攀《古周礼释评》六卷.存."《四库全书总目》卷二三:"《古周礼释评》六卷[河南巡抚采进本].明孙攀撰.攀字士龙,宣城人."然也有误作"孙攀古"者,如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三三六:"《周礼释评》六卷,孙攀古著."这与点校本《明史》犯了同样的错误.  相似文献   

2.
考课标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其中"品行"标准的确立经历了较长发展过程。春秋战国时期,考绩仅重视官员的政绩而轻视其品行;秦汉虽出现注重官员品行的萌芽,但品行尚未被正式纳入考课标准;魏晋借助九品中正制的平台和法律儒家化的背景而逐渐将品行纳入考课标准。品性考课标准的确立,反映了儒法两家的考课思想及其标准由冲突走向融合,彰显了中国古代皇权政治的治国理念和施政方略出现新变化。  相似文献   

3.
《战国策》(简称《国策》)是春秋以后至秦并六国二百四十年间的史料汇编。作者已无可考。西汉时刘向重加整理,按战国时期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十二国次序,编订为三十三卷,并定名为《战国策》。这部书主要记载了当时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它反映了战国时期各个国家、各个阶级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和斗争。为了推行各自的政治主张和  相似文献   

4.
关于魏晋官吏考课制度研究的两个问题杨普罗魏晋官吏考课制度外观与执行实况之间,矛盾的现象十分突出。一方面是中央政府为加强集权统治,不断想方设法加强考课,在继承旧制的同时还有所创新和完善;另一方面,则是世家大族为代表的地方势力竭力阻挠、破坏考课的进行,考...  相似文献   

5.
《左传》礼制与《周礼》所记相合处共161例,这就很能说明,《周礼》中的大部分内容与《左传》所反映的时代相去不远,反映的是古礼的真实面貌。《左传》《周礼》当中"禘祭、宗庙祭祀立尸、亳社、雩、赐鬯"是周礼;"饮至、朝会盟祭祀路过山川、烝"是春秋时期的礼。《周礼》与《左传》礼制不合者,有些是后代的变礼,有些是战国、秦时期,诸儒想恢复古礼的附益之文,但这并不能就此否定《周礼》与《左传》不合之礼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6.
《周礼》中的"八议"制度应形成于战国之前,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当时就存在如此系统的规定,不排除《周礼》作者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整理完善的可能。"八议"制度是贵族官吏司法特权的集中表现,对中国后世的法律制度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周礼>乃是战国时期、亦即中国社会第一次大转型时期的儒者的一套"乌托邦"、"理想国"性质的社会制度规范的设计.作为儒学的重要经典,<周礼>的根本意义并不在于其所设计的那些具体的、可以损益的制度规范(礼),而在于其背后的普适的正义原则(义),包括正当性原则(公正性、公平性)、适宜性原则(时宜性、地宜性).正当性原则要求制度设计的出发点为仁爱,并且超越差等之爱,指向一体之仁.适宜性原则要求制度设计充分考虑到具体的生活方式的时间、空间的条件.通过这种正义思想的揭示,<周礼>才能在现代社会中再次成为重要经典.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3,(6):91-95
"六诗"最早出现于《周礼·春官》,历史上对于六诗研究有很多争议,大体分为"六诗皆体说","三体三用说","六诗皆用说","六诗皆体皆用说",本文结合上古人类学"诗"字语义及发展来考察六诗整体艺术形态,六诗是具有历史流动性的综合礼俗仪式乐歌,在不同历史阶段,其形态及功能有所变化:在巫术仪式文化中六诗的内容主要是占卜祝辞;在祭祀仪式文化中其内容主要是祭祖颂歌,而在礼乐文化中,其内容主要是不同典礼场合演奏的礼乐歌辞。《周礼》中"六诗"的概念是在漫长历史进程中逐步生成、丰富和完善的。  相似文献   

9.
从晚出之《古学考》与《新学伪经考》、晚出之《知圣篇》与《孔子改制考》之间的比较中探讨廖康学术交涉公案,是流行的但却是很有问题的研究思路与习惯。由廖平指控与厘定说法的前后变迁之迹入手,可以发现廖氏最早提出此诉讼公案的文献《经话甲编》(出版于1897年)并没有涉及到对《孔子改制考》的指控,而只是针对《新学伪经考》而发。《四益馆经学四变记》节本(刊发于1913年)始将《孔子改制考》一并列为指控对象,并重新界定廖平自己的著述"两篇"与康有为的著述"两考"之间一一对应的"祖述"关系,此说之得失与影响甚为复杂。通过廖康羊城之会稍早前的文献(《〈知圣篇〉自序》、江瀚《与廖季平论〈今古学考〉书》、刘子雄日记),可以澄清羊城之会廖康学术交涉系围绕稿本《知圣篇》及其"谈论"而展开的基本事实。所谓廖平还有《辟刘篇》交与康有为过目,或没有"两篇"中的任何一篇提供给康氏以及所谓廖平影响康有为全面转向今文经学只限于"谈论"或"谈话"的说法,均非确论。廖平对康有为的影响主要在于:"新学伪经"说之偷意与升级版"孔子改制"论之截获。所谓升级版"孔子改制"论,以主张"六经皆孔子所自造",及主张经典所传"唐虞夏商周一切制度事实",皆非真"制度事实",实为孔子之托古改制,这两点为核心内容,如张之洞所称"此说乃近日《公羊》家新说",创自廖平,而为康有为所承袭;与《教学通义》、《民功篇》等康氏早期文献所述本于常州公羊学派的"孔子改制"论述大为不同。廖平缘于因应康有为隐没自己的启发权而衍生出防卫过当之论,对康有为也有伤害,也是本案迷雾重重的一大要因,但是康有为方面的责任更大、所当反省之处更为严重,他那一切伪托的作风对儒学的破坏性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0.
《东岳论丛》2018,(3):111-117
司徒既管理土地,又教化土地上之人民,故被《周礼》称"地官"。《周礼·地官》全面记载了司徒的职掌、属官、地位等。《周礼·地官》"司徒"的职掌与周代司徒职掌的实际情况基本相同;其属官中部分能与周代司徒的属官互相印证;其地位大体与西周后期到春秋初中期司徒的地位相符。《周礼·地官》"司徒"情况的大致可靠表明集中而丰富地记载司徒有关内容的《周礼·地官》基本可信,由此进而认为《周礼》的成书经历了从周初始撰到战国定稿的长期过程。  相似文献   

11.
《周礼》中有很多重要的制度,已经有人进行过专门的研究,但是对其中荒政制度还没有人给以详细的论述。实际上,荒政制度也是《周礼》一项重要的内容。它贯穿于全书之中,同时涉及到经济、政治、法律、祭祀等方面内容。 《周礼》的荒政制度最集中体现于《地官·大司徒》中,《大司徒》职云:“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驰力,五曰舍禁,六曰去几,七曰眚礼,八曰杀哀,九曰蕃乐,十曰多昏,十有一曰索鬼神。十有二曰除盗贼。”研究古代荒政的学者,只是注意到了古代最早的荒政制度出现在《周礼》十二荒政之中,并且“奠定了后世救灾的基本格局”。但是,却还没有论及到以下三个方面:(1)十二荒  相似文献   

12.
《周礼》又名《周官》或《周官经》,系儒家经典之一。古文经学家认为是周公所作,今文经学家则认为出于战国,也有人认为是西汉末年刘歆所伪造。近人曾从周秦铜器铭文所载官制,参证该书中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学术思想,定为战国时代的作品,是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减排比而成的汇编。全书共分《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等六篇。《冬官司空》早佚,汉时补以《考工记》。  相似文献   

13.
位于罗布泊西岸、被流沙掩埋一千五百年的楼兰古城遗址发现已九十年。谨以此文,纪念这一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重要的考古发现。一、从秦简《厩苑律》看屯戍牧牛考课制度楼兰文书中有反映当时屯戍部队兵士牧养公家牲畜考课受试的内容,过去多不为人注意,今可以秦简《厩苑律》探讨其制度。有关牧牛受试的简有:  相似文献   

14.
《周礼》中的农民土地分配问题李雪山《周礼》又名《周官》,是研究先秦史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它不仅信而有征,而且主要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制度,书中土地制度方面的史料较多,故本文以《周礼》中的材料为主,结合考古资料和其它文献资料,试对《周礼》中的土地...  相似文献   

15.
朱熹从人与物统一的层面注《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以为该三句兼人、物而言,做出了与郑玄、孔颖达所不同的诠释,受到了王夫之、毛奇龄等人的质疑。但是,朱熹的诠释有充分的文本依据,其中所包含的思想观点有一定的自然科学根据。尤其是,朱熹的诠释展现了《中庸》的更广大、更深入的宇宙观,揭示了《中庸》所达到的最高的"天地境界"。  相似文献   

16.
《周礼》所记载的饮食管理机构及其职能系统,其体系庞大,55种食官职掌分明,构成三个层次,呈金字塔形。食官除了提供王室食品外,还供应祭祀的祭品。《周礼》食官制度体现了儒家的中和饮食观和仁学礼食思想。它对秦汉以后食官制度的确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战国时期《周易》文本的逻辑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而这个根本性的转变被春秋到战国时期的《周易》文本体例的转换所掩盖。就春秋易学到战国易学的交替而言,《周易》文本逻辑结构的这一次根本转变为易学理论核心从卦到爻的转变铺平了道路,为《周易》解说重心从八卦取象到德义教训的转变提供了直接依据。但是由于其悖逆《周易》文本所导致的无可弥补的先天缺欠,这就导致了关于爻的基本概念系统有一个长期的历史形成过程,而关于爻的完备的易学理论也就迟迟没有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8.
西周中期以前,周礼走向成熟,特定的礼仪文化使时人对君王的谏、戒、刺被隐蔽在一片颂美之词中,即以颂美之词讽谏君王,把讽谏之意隐于颂美言辞中。这种献诗礼俗是由周代礼教制度所决定的,是周礼在文化上打下的烙印。"以美为谏"现象贯穿于《诗三百》,而犹以《雅》诗表现得最为突出。毛诗和三家诗在诗义阐释上"美"与"刺"的不同,实际是以不同视角对"以美为谏"献诗传统加以观照的结果,二者殊途同归、相得益彰。"风雅正变说"与"以美为谏"献诗传统有关。"以美为谏"献诗传统决定了《诗经》温柔敦厚的特质,对后世诗歌创作亦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关于《周礼》及周初制度 ,本文观点与结论是 :《周礼》编纂始于始皇焚书前 ,未及完成即遭焚书变故 ,其作者非诸子流裔而是西周中晚期某个宰官或膳夫的后裔 ,其书编纂具有创构、追忆、体认的性质 ;周初旧制新制交叉重叠 ,尚未形成与“卿事寮”平行的“太史僚” ,其僚职司应属天官系统 ,“周公为冢宰摄政” ;《周礼》的创构性质意味着《周礼》的编纂 ,在对“周官”追忆体认的肯定中暗含了对其精神的部分否定 ,因为它突出了制度本身的意义 ,这正是今天的《周礼》研究者应该特别留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程勇 《齐鲁学刊》2005,(2):66-70
在古文经学家推崇的各类经传中,《周礼》与《左传》集中表达了合乎礼治原则的理想政教制度的构想, 古文经学的文论叙述也便于其中得以安置,并获得具体规定。《周礼》的意义偏重于对文学的制度性安置,核心在 于"乐"的政教功能;《左传》的意义则偏重于文法的具体规定,其实质即如何在书写中寄寓王道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