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刘伟  崔素艳 《安家》2009,(9X):92-103
前两期《城中城价值论》系列报道中,我们分别就城市综合体对于城市的价值提升与运营模式的话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北京城市综合体的发展与典型项目进行了介绍。今后几期,我们会将视角扩展到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重心的环渤海地区,捕捉天津、大连、太原等二线城市在城市综合体建设中的规律与经验,以此挖掘出整个中国城市综合体的发展脉络和解决之道。本期,我们关注的是有着"中国经济第三极"之称的环渤海领袖城市——天津,它的城市综合体发展之路在二线城市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2.
《城市》1994,(1)
一、天津城市建设总 体发展战略 1.天津诚市建设发展的战略目标——现代化国际港口大城市 从城市的发展过程看,天津始终就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工商贸易港口城市,并一度具有国际化的特征。从历史区域关系上看,天津形成与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与北京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当前,世界经济进一步向区域集团化发展。东北亚地区  相似文献   

3.
由于水资源短缺、城市内涝频发及生活用水污染等问题突出,海绵城市的建设不仅必要,而且日益紧迫.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发展海绵城市,并颁布了相应的政策及技术规范.天津成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后,中新天津生态城作为天津首批海绵城市示范区之一,迅速制定相关政策文件,将海绵城市的各项指标作为规划审批的必备条件.笔者通过介绍中新天津生态城不同开发阶段项目审批与海绵城市建设相结合的管理方法,总结海绵城市建设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4.
笔者从经济、 社会、 文化、 环境和制度建设5个维度构建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天津城市发展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研究表明:天津城市发展质量持续稳定增长;经济和文化发展是推动天津城市发展质量提升的主导因素;社会发展和制度建设相对缓慢是制约天津城市发展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推动天津城市发展质量提升,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推动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为文化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提升产业低碳化水平、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等.  相似文献   

5.
刘海岩 《城市》2002,(4):61-63
近年来,有关城市环境的研究引起愈来愈多不同领域研究者的关注。天津作为一个近代崛起的城市,由漕粮转运的枢纽演变为近代大都市和北方的经济中心,区域环境与资源对城市的发展无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主导的环境要素———如海河,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都是天津发展的主要制约条件,因此研究环境与天津城市成长的互动历史进程,无论对我们认识今天的天津,还是关注天津今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一从数万年前渤海湾的陆化,到全新世的海侵和天津的成陆,奠定了天津的区域环境基础,形成了天津地域低海拔、水道纵横、洼…  相似文献   

6.
董顺擘 《城市》2015,(5):27-29
我国对首都圈建设的重视为天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天津作为北京首都圈的门户城市与东京首都圈的门户城市横滨、首尔首都圈的门户城市仁川在地理位置上近似、在首都圈发展中的作用大体相似。笔者通过分析横滨、仁川在日、韩首都圈发展中在吸引首都产业转移、发挥区位与港口优势两个方面的经验,为天津在首都圈发展中如何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打造国际航运核心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天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与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学锋 《城市》2010,(10):23-28
2000年以来,尤其是2003年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天津将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逐年加大了新城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的投入。2005年下半年开始,在结合本地实际和总结往年经验的基础上,天津围绕着破解农村小城镇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土地和资金约束等难题,经过反复调查研究,探索出一条“以宅基地换房”建设小城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与此同时,为了疏散中心城市功能、完善城镇体系,天津也加快了新城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城市》1993,(2)
《天津城市建设发展综合研究》课题是天津市建委和天津市科委联合下达的重点研究课题,它在已完成国家科委下达的《天津市的改造与发展》课题的基础上,根据形势的需要,从天津城市最迫切的现实问题入手,着重研究天津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宏观战略。本课题包括6个分课题:(1)天津市在国内外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研究;(3)天津城市化进程与城镇体系研究;(4)天津旧城改造途径、技术经济政策与实施方案;(5)决策系统模型的建立;(6)天津城市建设发展的综合研究(即总报告)。课题由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市计划经济研究所、天津市科学学研究所、天津市规划设计院、天津师范大学地理学、天津城建学院管理系及天津市城乡建设研究所等单位承担。在各研究单位的努力下课题研究已近尾声。本刊将陆续发表研究成果,这期选载两篇新的研究成果摘要,一是由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承担研究的分课题的第一部分摘要;二是由天津市计划经济研究所承担研究的第二分课题的摘要。  相似文献   

9.
王明浩 《城市》2012,(2):78-79
天津作为中国北方历史文化名城有着600多年的建城历史,对于天津的介绍和研究,不同的学科各自有不同的视角和方法.2011年7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天津地理》就是依据地理学有关理论和方法,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系统研究天津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变迁、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历史沿革等内容的一部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10.
王健 《城市》2010,(9):49-51
巴黎与天津同为沿河而建的大都市,在城市起源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河流为空间发展轴线的城市格局。但由于城市发展历史和建设历程的不同,两个城市在空间格局和建筑形态等多方面呈现出巨大差异。巴黎作为西方发达国家最具魅力的城市之一,在城市空间规划、建筑风格保护、城市空间轮廓和城市建筑界面控制等方面拥有大量成功经验。而天津作为成长中的城市,其独特的历史进程、多元化的建筑文化以及在发展中的些微混乱与不确定性都使天津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王明浩 《城市》2010,(11):3-8
李瑞环同志有着丰富的城市建设(广义的城市建设,指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下同)工作实践,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他担任天津市委书记和市长,主持天津市委和天津市政府工作,亲自领导天津的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2.
天津城市地下道路功能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文凯  崔扬  周欣荣 《城市》2007,(8):62-64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水平的提高,天津的城市交通问题日趋严重.虽然近年天津大力建设地铁及快速路系统,但随着城市扩张及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居民出行需求日益增加,地面道路交通状况依然严峻.纵观国内外交通系统较成熟的大都市区,地下道路作为新的道路规划、建设形式已经成为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大规模进行城市建设阶段,做好地下道路空间规划,为地下道路建设控制预留条件,对于天津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为邦 《城市》2016,(7):3-4
随着一些地方区域性规划和城市群规划的开展,城市的功能定位问题成为这些区域性规划的重要研究内容。这样,如何认识同一城市在不同规划中的性质和功能定位的关系成为了一个问题。笔者以天津为例,比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天津城市总体规划》对天津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描述的不同,认为,不同的规划具有不同性质、角度、视野和要求,不同的规划对于同一城市不同的功能定位,可以互相补充完善,一些大城市的城市性质,需要从国家和国际视野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14.
全国30个海绵城市试点中,有19个在2016年汛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内涝,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和实践面临着经济、 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和现有水平亟待提高的局面.笔者总结了国内外雨水利用技术现状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介绍了天津城建大学目前在海绵城市建设领域的相关研究,并结合当今的海绵城市建设举措,从低影响层面提出了一些海绵城市建设的研究方案和处理方法,以期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雨水低影响入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忠文 《城市》2009,(7):46-48
2006年3月22日.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要求天津以滨海新区发展为重点.在未来15年内把天津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国务院对天津北方经济中心的定位将有效带动我国北方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必须认真分析研究天津北方经济中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贾馥冬  杨雪伦 《城市》2015,(10):44-47
笔者通过对城市内涝产生的原因和危害的分析,结合对目前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海绵城市的解读,以天津滨海新区为切入点,针对城市总体规划、各专项规划以及雨水利用与循环3个方面进行重点研究,由定性到定量阐述海绵城市建设在整个城市规划中不同阶段的落实办法。  相似文献   

17.
雷鸣 《城市》2005,(5):25-27
城市现代化是21世纪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天津要建设成为北方经济中心和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加快现代化进程和率先实现现代化,应是天津在新世纪初的主要任务。本文针对天津城市发展特点建立了现代化指标体系,对2004年天津现代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天津“十一五”时期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指标进行了预测,而且结合现实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一、建立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原则及其框架城市现代化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进步作为先导,并把它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促进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活方式等由…  相似文献   

18.
王永阳 《城市》2016,(6):56-60
海绵城市建设是目前生态城市发展的重点.笔者结合天津的特点,针对各种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湿地、河流的保护改造、可渗透路面以及下沉式绿地的推广对天津海绵城市建设非常重要,并提出了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以推动天津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海天  盛逵  王海鸣 《城市》2008,(3):55-57
经国务院批准,在《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中将天津市的城市性质调整为:天津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城市、发展生态经济成为天津城市发展的方向。海河横贯天津,作为城市宝贵的资源,河道的恢复、改造、开发,都将对天津市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经过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不懈努力,天津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这主要表现在: 全市国民经济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天津作为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显著增强。天津15万辆夏利轿车、20万吨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