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志宏  李自新  吴仪 《管理学报》2023,(8):1235-1244
考虑货运平台单边和双边收费两种情形,分别构建双寡头两期动态定价模型,分析口碑效应和用户满意度对不同收费策略下货运平台动态博弈的影响。研究发现:不论采取何种收费策略,随着平台间的口碑效应差值增大,口碑效应高的平台定价均提高,两个平台的定价随着用户满意度的增加而提高;在用户满意度确定时,随口碑效应差值增大,双边收费下平台口碑效应高的定价增幅较小;当口碑效应差值大于零时,不论采取何种收费策略,口碑效应高的平台用户数量随着用户满意度的增加均会降低,与单边收费相比较,双边收费策略下货主数量降幅较大。  相似文献   

2.
组内网络外部性对双边市场定价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组内网络效应引入双边市场定价模型中,研究组内网络效应和组间网络效应共同作用下的双边市场定价策略问题,突出分析组内网络效应对双边平台企业定价策略的影响;建立两阶段的定价博弈模型,得到组内网络效应和组间网络效应共同作用下的双边市场竞争价格均衡。研究结果表明,组内网络外部性强度对消费者价格和厂商价格的影响取决于双边用户接入平台后的市场结构,即在双边用户单平台接入市场结构和厂商多平台接入的竞争性瓶颈结构下,组内网络外部性对双边市场定价的影响是不相同的;在这两种市场结构下,双边平台竞争获得的利润水平与组内网络外部性成正比,与组间网络外部性成反比。同时,双边用户的价格在单平台接入和多平台接入的市场结构下的大小关系取决于厂商组内网络外部性的强度。  相似文献   

3.
尹鹏  丁栋虹  豆国威 《管理科学》2020,23(10):116-126
平台管理者需要在考虑双边网络外部性的条件下对两边用户进行定价决策,除此之外投资策略也愈显重要。文章以视频平台为对象,用博弈模型研究视频平台在两边定价和 UGC (用户生成内容) 投资策略上的利益权衡。不同的内容来源具有不同的属性,UGC 内容相对于版权视频对广告商的吸引力不同,从而影响平台的投资策略。考虑了 3 种情况: 垄断、广告商多归属的寡头竞争以及广告商单归属的寡头竞争。研究提供了不同情况下视频平台的定价和UGC投资的决策指导,并比较了与传统市场的视角下决策的不同之处。结论显示不同的竞争条件下平台对于用户定价和 UGC 内容的投资策略如何受到 UGC 内容的特性以及平台间差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凯 《管理科学》2020,23(3):24-40
当前,有关基于消费者购买历史信息的价格歧视策略(BBPD)的研究普遍隐含着一个假设:消费者不具有学习性,即在两期动态模型中,消费者在购买前和购买后获得的基本效用保持不变,消费者并没有从消费中改变产品的基本效用.显然,该假设与消费者具有不同用户体验的现实不相符.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双寡头企业的三期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假设消费者具有不同的用户体验,研究消费者在三期模型中的留下和转移行为,对比BBPD和UP(统一定价)两种定价策略之间的差异,探讨企业最优定价策略的战略选择问题.研究发现:企业总是对重复购买消费者制定高价,而对新消费者制定低价;与UP相比,BBPD导致更多的消费者在第二期和第三期转移,增加企业的第一期期望利润,并降低社会福利;当两个企业都能自主选择BBPD和UP时,(BBPD,BBPD)是纳什均衡解,两个企业都获得较少的第一期期望利润,即出现“囚徒困境”结果.  相似文献   

5.
信息策略已成为竞争型网络货运平台供需协调的重要手段。本文研究了不同竞争环境下考虑控制用户信息的策略性行为的网络货运平台定价问题,建立了基于Hotelling的寡头竞争性网络货运平台博弈决策模型,并分别从四种不同用户归属角度探讨网络货运平台定价策略。比较分析发现,双边单归属时,对不完全信息的发货商的最优定价小于其他信息策略情形;发货商多归属时,若发货商为不完全信息者,则对承运商的最优定价高于其他信息策略情形;承运商多归属时,仅当双边用户均为不完全信息者,对发货商的最优定价高于其他信息策略情形;双边多归属时,仅当承运商为不完全信息者,对发货商的最优定价高于其他信息策略情形。双边单归属或单边多归属时,平台选择对双边用户均提供不完全信息策略更有利。双边多归属时,平台选择对发货商提供不完全信息策略更有利。  相似文献   

6.
李琴  徐兵 《管理评论》2024,(3):197-209
平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影响用户选择的重要因素。基于双边市场理论和博弈分析方法,建模研究两竞争双边平台均不履行、均履行及一个履行一个不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三种情形下的定价竞争,其中双边用户对平台履责的偏好服从连续分布,并进行模型求解和数值仿真,分析平台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竞争均衡及社会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平台竞争下,履责平台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定价水平、用户规模和利润随自身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系数单调递减;非履责平台的定价水平、用户规模和利润随履责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系数单调递增。两平台竞争下平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占优策略,但两平台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比不履行时的利润低,即存在囚徒困境,但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将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向一边用户收费还是向两边用户同时收费,是双边市场中众多平台企业在制定价格策略时面临的两难选择.本文以垄断媒体平台为例,考察了垄断媒体对单边收费和双边收费的最优定价模式选择问题.研究发现,媒体订阅量给广告商带来的网络效应强度和媒体内容产品质量参数,它们所形成的广告商与消费者之间的"相对价值比效应指数",将影响到垄断媒体对定价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鉴于交叉网络效应导致用户加入双边平台的效用随用户规模动态变化,提出根据用户规模进行适应性动态定价的策略思想,并运用数值计算方法对该定价策略的效果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引入平台动态竞争建模方法,构建了包含用户规模的双边平台适应性动态定价模型;接着,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对动态定价与静态定价的效果进行比较;最后,考察了平台竞争主要参数的变化对动态定价策略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1)动态定价显著优于静态定价,模型主要参数的取值变动不会改变动态定价具有相对优势这个定性结论;(2)提升服务质量或改变基准用户数不会明显增加动态定价的相对优势,但强交叉网络效应或前瞻性用户都会增强动态定价的相对优势。研究结果有助于平台企业管理者更好地制定平台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9.
消费者对产品使用的习惯性将影响其复购选择,而企业根据消费者的历史消费行为制定相应的价格策略也影响着消费者的行为。本文构建了一个两阶段动态定价模型,研究企业是否存在歧视行为及消费者的产品习惯程度对企业定价策略的影响,利用博弈方法得到了不同情境下的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策略。研究表明:(1)消费者对产品的习惯程度不仅能够影响消费者行为,也能影响企业定价策略;(2)转移成本加大了企业对消费者的歧视程度;(3)企业倾向于采取歧视定价策略即给新客户提供价格优惠而给老客户收取高价有利于自身利益最大化;(4)企业第一阶段的市场份额不能影响第二阶段定价,但能够影响企业两阶段利润。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新支付工具发展初期市场特征构建双边市场定价模型,分析共同定价和独立定价策略下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最大化新支付工具定价。研究显示:政府较企业对新支付工具制定更低价格水平促使用户支付选择转移,特别是在共同定价策略下会有效提升市场效率,达到社会福利最大;但若政府无法做到共同定价,特别在新支付工具成本优势不明显时,会使支付工具间存在过度补贴而降低社会福利,这时企业利润最大化定价为次优选择。  相似文献   

11.
针对乘车需求波动下网约车平台间存在乘车需求竞争和乘运供应竞争的最优定价问题,以平台期望收益最大化为目标,运用最优控制论方法,构建不同竞争情形下的网约车平台动态定价模型,并利用哈密尔顿函数及模型推导,求得最优动态竞争价格解以及乘运供应率与需求率的变化轨迹。结果表明:平台最优动态竞争价格随市场需求的波动而动态变化,且最优价格可以有效调控平台供应能力,促使平台供需匹配,优化平台期望收益。此外,乘车需求市场竞争越激烈,平台最优价格越低,而乘运供应市场竞争越激烈,最优价格越高。平台间竞争的加剧将降低平台的期望收益,且平台期望收益随着固定佣金报酬率的提高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2.
Unlike advertising in traditional media, a mobile platform's in‐app advertising market exhibits two unique features—split structure of the mobile platform with a platform owner and an app developer jointly provisioning in‐app advertising, and agency pricing for app sales. We develop a two‐sided market model to analyze the role of these two unique features in determining the platform owner's optimal advertising revenue‐sharing contract. Our results reveal an interesting N‐shaped dynamic regarding the platform owner's optimal choice of her ad revenue share with respect to the overall advertisers’ valuation of in‐app ads. We identify a between‐agent subsidization strategy for the platform owner, where she finds it optimal to subsidize the developer via the advertising channel, leading to greater profits for both of them. We find that the advertising revenue‐sharing contract under agency pricing for app sales leads to a higher app price than would be offered by the integrated platform found in traditional advertising. However, the ad price is coordinated under the platform owner's optimal choice of ad revenue share when she obtains revenue from both the advertising and app sales channels, leading to an alignment of her interest with the app developer's on ad level.  相似文献   

13.
考虑网络通信平台作为连接通信网络用户(消费者)和增值服务提供商(卖方)的双边平台,除了具有组间网络外部性,还具有较强的组内网络外部性的特征,分别建立了垄断、寡头竞争市场的双边平台定价模型,分析了市场结构和部分消费者的多归属行为对平台定价及其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双边用户的定价在垄断环境下不受网络外部性的影响,而寡头市场下会随着组内网络外部性的增强而提高;当消费者与平台间的匹配成本高于其组内网络外部性带来的正面效用时,平台对消费者多归属时双边用户的定价总是低于其单归属时的定价。平台利润在垄断情形下与消费者(卖方)之间的组内网络外部性呈现单调递增(减)关系,而寡头竞争情况下完全相反,且平台利润会由于消费者的多归属而减少。  相似文献   

14.
在很多市场环境中,消费者喜欢尝试不同产品的特性,重复消费同一商品会产生滞留成本。本文通过构建两期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滞留成本对企业折扣券定价行为的影响,并与其他定价策略的市场绩效进行了比较。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会通过折扣券奖励忠诚的消费者,即企业会对重复购买自己产品的消费者给予价格优惠,而对新消费者制定高价格;(2)在均衡中,随着滞留成本的提升,消费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降低,企业利润上升;(3)与其他定价机制相比较,折扣券定价策略下的社会总福利较低,政策制定者应当限制此类策略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在考虑客户同时表现出参照依赖和策略行为的场景下,本文构建了一个垄断厂商两阶段的多产品动态定价模型。该模型将易逝品的销售分为正常价格阶段和促销价格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多期。客户分为短视型和策略型,其中策略型客户会根据两个阶段价格的差异和获得商品的概率,决定是在第一阶段和等到第二阶段购买商品。基于随机动态规划的结构属性和超模理论,得到了两个阶段稳态价格的解析解,并且证明最优价格路径是单调且随着初始参照价格变化而变化。最后,通过对两种产品的数值实验,分析了各种参数对最优稳态价格的影响。结果显示,零售商可以采取多产品联合定价策略,即基于商店水平的定价策略,并通过调整核心产品的比重来获得更高的利润。  相似文献   

16.
在很多双边市场中,经常出现平台一边的用户与平台之间产生利益纠纷的现象,例如顺丰速运与菜鸟网络之间的纠纷等,本文从理论模型的角度研究了这种经济现象。文章通过将双边市场的用户分为视平台有差异和无差异两种类型,研究了平台如何掠夺视平台无差异的用户所有剩余的问题。研究发现,平台厂商有与视平台无差异的用户签订排他性协议的激励;无论签订排他性协议与否,这类用户都将被掠夺所有剩余,产生了所谓的"竞争瓶颈";排他性协议带来的福利效应并不明确,当平台的边际成本和交叉外部性参数较大时,排他性协议的签订能够提升社会总福利。  相似文献   

17.
考虑消费者版权意识差异的信息产品定价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消费者的版权意识差异将消费者细分为伦理消费者和普通消费者,研究了信息产品垄断厂商的最优定价策略及其对艺术创作者的影响。研究表明:垄断厂商的最优定价因消费者结构、市场敏感性等因素而存在较大差异,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价策略。高价策略可以得到伦理消费者的支持,但当存在盗版威胁时,垄断厂商因普通消费者的价格敏感特性而面临利润损失,单位可变成本越低,利润损失越大。此外,艺术创作者的期望定价要低于垄断厂商的最优定价,提高版权费率并不能保证给艺术创作者带来收益增加,双方存在定价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18.
We study the pricing problem of a “platform” intermediary to jointly determine the selling price of the platforms (hardware) sold to consumers and the royalty charged to content developers for content (software), when the demands for content and for platforms are interdependent. Our model elucidates the impact of supply chain replenishment costs and demand uncertainty on the strategic issues of platform pricing in a two‐sided mark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