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规范化建设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前医学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兴趣较低、教学方法简单、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究其原因,既有课程不直接影响就业、师生沟通机制缺失等客观因素,也有学生对人文社科类课程忽视、教师对教学模式墨守成规等主观因素。为充分发挥该课程在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应从学生、教师、课程三方面入手,尝试通过明确学生学习目标、建立双向互动教学机制、增加课程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优化,增强课程对医学生思想引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旨在帮助高校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和政策观,是一门重要而又特殊的必修课,这是研究"形势与政策"课定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该课程既重要又特殊主要体现在它是一门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一门不同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修养课,一门有着学科基础和学科支撑的思想政治教育课。  相似文献   

4.
5.
"形势与政策"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该课程的重要性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课程教学还存在一些亟待加强的问题。只有针对课程特点及学生思想实际,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探索课程教学的新方式和新途径,才能摆脱困境,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形势与政策”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对新时期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提高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为此,应规范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提高师资质量,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黎少青  叶忠明  王艳 《南方论刊》2008,(5):69-71,75
文章是2007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课题(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现状的分析与对策)研究调查报告的提炼。课题组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广东的普通高校、高职高专院校、广东以外少数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研究,并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对构建和完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青年学生及时准确了解世情、国情、党情的核心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新时代高校着力讲好“形势与政策”课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课程目标,不仅要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三个层面阐明“讲道理”本质在“形势与政策”课中的鲜明体现与重要作用;而且要立足讲深国内国际大局形势、讲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讲活新时代的中国精神三个层面,坚持把握“审时度势与激浊扬清相统一、个体关切与舆论引导相统一、理论灌输与实践引领相统一”的基本原则,推动“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实践旨归,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理论“金课”。  相似文献   

9.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该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应对教学环节进行深入改革,实施三个“双结合”,即教学内容“双结合”:稳定内容与流动内容相结合、系统内容与分散内容相结合;教学模式“双结合”:包班上课与轮流讲座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考核方法“双结合”: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相结合、考查知识与考查能力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形势与政策”课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从“印象整饬”理论出发,任课教师可以通过自身形象、知识体系、教学情境,以及消极印象的修复等印象整饬技巧,传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正能量和积极影响力,并与学生形成正合力,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改革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引导大学生了解形势、认识社会、关注国家和民族命运以及人类文明的重任。所以,创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把“形式与政策”课作为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生中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要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加强教材和资料建设,扩充教学内容,以达到开设此课程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3.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改进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势与政策”课经过 2 0年的发展已逐步走向规范。但“形势与政策”课在目标、教材、教师、教学模式和管理体制等五个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有必要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切实提高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必须深化教学改革,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模式创新以及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5.
从“形势与政策”课本身的特征来看,其应该是一门有吸引力的课程;而从现实来看,学生很难对此课有热情。当前,“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弱化了课程本身具有的吸引力。所以,提高时效性、增加说服性、增强感染力、激发主动性对提高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三个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 《理论界》2007,(8):138-139
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应注意三个结合:一是把“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与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结合起来,二是把“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与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三是把“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台湾问题”专题是“形势与政策”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其理想的教学目标应是情感目标与实践目标的有机结合。当前,由于大学生群体信息来源多样化以及涉台政策环境复杂化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在对台湾问题保持高度情感投入的同时,对国家涉台政策的理解呈现简单化、肤浅化倾向。基于此,在讲授“形势与政策”课“台湾问题”专题时,应充分把握情感目标与实践目标之间的关系,采用集体备课、专家示范课等方式提升教师的相关教学技能和理论水平,采用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提升大学生群体的课程参与度,以此助力“形势与政策”课“台湾问题”教学实现以理服人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形势与政策”课在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中具有显著的课程优势。这种优势集中体现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性质定位、内容定位、目标定位和方法定位与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基本要求相吻合。这种优势的逻辑机理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与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基本要求高度一致,课程逻辑与党的二十大报告理论逻辑相互融通。这种优势的实践路径是教育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形势观与政策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经济社会发展、港澳台工作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形势、重大战略、目标任务与基本要求,从而准确把握党治国理政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使命及其实践本质。  相似文献   

19.
关于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蔡景华  陈胜国 《云梦学刊》2006,27(1):121-122
深化"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改革,增强实效性,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新世纪优秀人才的客观需要.准确把握课程特点是前提,深化课堂教学艺术是基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相较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其他课程,形势与政策课设立时间较短,学科体系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薄弱。形势与政策课“一体化”教学改革,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系统整合全要素资源,强调教学科研一体化,备课立项一体化,调研授课一体化,反馈整改一体化,研究推广一体化,教研室课题组一体化,是一个系统性解决方案,是一个有效、可控、低成本、高收益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