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人文精神是数字化时代人文精神建构的重要资源。儒家人文精神具有忧患精神、乐道精神、和合精神、人本精神及笃行精神,而数字化所具有的分散权力、全球化、追求和谐、赋予权力的四个强力特质恰与儒家人文传统相契合。在数字化时代,要拓展儒家人文精神,必须确立“超越性扩展”的核心理念,吸收“忠恕之道”等儒家核心价值观念,把慎独作为数字化人文精神建构的基点。  相似文献   

2.
从孔子谈到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考察渗透着人文精神、对中国文化传统产生深远影响的孔子学说切入 ,剖析了现代教育人文精神失落现状及其危机 ,指出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性、紧迫性 ,并结合社会发展和大学生个体生存发展需要 ,阐述了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方向保证作用、精神激励作用、力量凝聚作用和价值导向作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增强针对性;融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参与性;渗透于社会实践中,提高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当代新儒家中不少人将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归结为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不同于西方近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在于它是相对西方传统的宗教神学与近代兴起的科学主义而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被认为是居于二者间的以人为中心的价值体系。其实,这一思想,首先突出地体现在作为新儒家逻辑起点的梁漱溟的思想之中。不过,梁氏将这种人文精神称为“理性至上主义”,它所尊崇的既非超世的上帝,亦非沉沦俗世的物,而是梁氏所谓的“理性”。梁氏认为,由于中国人服膺理性,铸成了中国特殊的民族精神。因此,分析研…  相似文献   

5.
农科大学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当前,农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从总体上看,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失落迷惘的一面。采取有效措施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吕绍明 《理论界》2006,(3):144-146
本文对继承和创新作理性思考后,提出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而谨慎地改进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从应然教育视角阐述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进和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7.
青年学生是中国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思想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当代大学生思想素质的现状是,使命感强,责任感弱;成才欲望强,奋斗精神弱;自我意识强,自制能力弱。为此,应加强正面教育,突出针对性;加强全方位教育,突出综合性;加强适应性教育,突出时代性;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突出战略性。  相似文献   

8.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因为,中国梦承载着当代中国人的道路自信、蕴含着伟大的中国精神,发挥着凝聚中国力量的巨大作用,是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完美契合点,是我们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最佳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儒家人文精神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全球性问题,主导世界已有四、五百年之久的西方人文意识,由于自身的种种局限和缺陷所引发的负作用,靠它的孤军奋战无法挽救当下人类思想和精神的堕落。而儒学文化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学”内核、“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殊途同归的原则追求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所构成的儒家人文精神,能够和西方人文精神中的精华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解决经济全球化下的人文困扰。这也正是儒家人文精神的当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地域性的精神理念,“浙江精神”对推进浙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对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了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浙江精神”,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乐观进取精神、诚信求实精神以及创新和谐精神的教育。在“浙江精神”的视野下,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必须做到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最新化,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多样化,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和谐化和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11.
儒家礼乐起源于上古初民尊祖、祭祖与祭祀地祗的活动.周公“制礼作乐”,创建了礼乐制度.孔子继承和发展夏商周三代的文化遗产,创造性建构了以礼乐文化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批判继承儒家礼乐文化的精华及其精神价值意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具有借鉴意义或启迪意义:儒家礼乐文化的和谐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的参照系和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儒家礼乐文化的人文精神,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儒家礼乐文化的德治价值取向,启示我们在注重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到德治与法制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仅是大学生自身不断健康发展的诉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诉求。从素质教育视角看,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包括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以培养自觉自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与民族未来贡献力量的高素质大学生;加强理想信念素质教育以塑造具备完善人格的大学生;加强科学理论知识素质以培养终身学习理念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育需要合适的"土壤":批判怀疑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等。  相似文献   

13.
曾骊 《江淮论坛》2011,(3):127-131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产生崇高的志愿精神,志愿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民族和事业前行。大学生志愿精神与和谐社会存在包含与被包含、协调一致的关系,构成互为补充、互为促进、互为依存的和谐统一体。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示范功能、凝聚功能、教育功能,又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力量,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职能补位”、“爱心归位”、“责任定位”的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14.
徐峰 《殷都学刊》2010,31(2):149-152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并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基本内容,以凝聚民族力量、推动民族前进为主要特征的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民族精神,形成了吃苦耐劳、矢志不渝、自强不息、温柔敦厚、择善而从的民族性格和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伦理观念。这种精神和思想理念,成为凝聚炎黄子孙永恒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强大的精神动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中的作用,并在此过程中竭力克服当前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中的矛盾和困境,是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一项切实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儒家优秀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代表,学说思想广博深邃,蕴含巨大的精神价值,儒家推崇“仁、义、礼、智、信”的理想人格修养目标,追求人格境界的不断完善,这对当今大学生个体人格的塑造与优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通过个人、家庭、学校及社会多方联动,形成教育合力,健全人格教育体系,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大学生自警自省潜能,强化笃实躬行,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健康人格,全面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6.
梦想,是激励人类努力向前、不断进步的最大精神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青年是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大学对大学生进行的大学梦、中国梦、人生梦的“三梦”教育极为重要.全新的大学生梦想教育模式,一定要紧跟时代进步的节奏,不断创新大学生的梦想教育.  相似文献   

17.
张金华 《学术探索》2013,(7):120-123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青年工作作出的指示和习近平主席对“中国梦”的阐释,提示新形势下高校思政工作者应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层面的引导,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新形势下研究胡适“少年中国之精神”的内涵,挖掘其在新时期的意义,有助于时代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塑造。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当前我区高校对大学生加强“四观”教育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对大学生加强“四观”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式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认为搞好“四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要求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品德,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高等教育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高等教育工作者应积探讨教育学生的新方式和新思路,在高校构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教育管理模式,为把学生培养成祖国的栋梁之才而努力.  相似文献   

20.
对当代大学生人文教育缺失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玲玲 《天府新论》2006,(4):158-160
近年来,高校学子暴力事件频繁出现,引起了人们对大学生人文教育缺失的高度关注。高等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是否更要加强人的精神建构,重视人文精神,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怎样?如何加强高校的人文教育?本文将就当代大学生人文教育缺失的现状、原因及构建人文教育体系应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