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教育教学活动、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理想的师生关系包括良好的组织关系、良好的情感关系和良好的工作关系等。教师在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应拥有丰富的智慧和灵活的手段,付出师爱。同时,在此过程中,学校也应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学生更要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主要关心的是知识点、课时数的变化,以及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标。为此,教学过程的主动权既不在教师,也不在学生。不仅学生没有选择的空间,教师本身对教学内容也没有选择权,只有被动、忠实地执行教学大纲。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因此必然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形成阻隔乃至对立,教学活动难以顺利进行,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更难以得到培育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的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在教育教学中构建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一、新课程标准要求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新课程的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  相似文献   

3.
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的提高,必然涉及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组织学生评估课堂教学,既可作为研究和改进教师课堂教学的依据,也可以调动学生主动配合教学活动,促进教与学优势积累;培养和造就优良的教师阵容都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检查、衡量和评估教师课堂教学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民主化是培养民主社会人才,使其具有批判与创新精神、创造力以及开放、宽容、平等、合作、尊重差异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条件,也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课堂教学民主化应是教师追求的重要目标与境界。具体来说,课堂教学民主化主要体现在如下三方面一是师生间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都能获得教师的同等对待;三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与管理。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特别是师生间融洽的情感关系,能使师生亲密合作,造成愉快的情绪气氛,成为调动师生双方积极性的内驱力。它驱动教师力求把学生教好,而学生则乐于接受教师的影响,对教师所教的课产生兴趣。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感情淡漠,学生对教师产生戒备心理或产生抵触情绪,对教师教的课程便会失去兴趣,教师也将失去教好学生的信心和热情,使教与学的活动难以进行下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入情感,保证双方在教学中相互理解、信任和支持,在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里教与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良好的师生情…  相似文献   

6.
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严传身教,关爱每一位学生,寓教于乐,能很好地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师生之间的默契配合,愉快合作,必然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成效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已成为高校教师的共识.由于师生关系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进行交往形成的关系,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努力来完成.然而,由于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缘故,教师的主动努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努力要有利于完备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所必需的各种条件——这些条件是优化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与保证.那么,这些条件的具体要求是怎样的呢?首先,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要求教师具备…  相似文献   

8.
师生关系是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有正常的教学秩序,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是尊师爱生的同志式关系,教师要对学生热情关怀,严格要求,竭尽全力地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知识增长服务;学生要尊敬教师,接受教师的教导,认真学习,不断汲取营养,获取知识,提高修养,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生与尊师是辩证的统一,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要坚持爱护学生,爱岗敬业,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传道授业解惑。学生要做到尊重知识,尊重教师和教师的劳动,刻苦学习,不断…  相似文献   

9.
浅论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如何,是实施教学目标的关键。正如教育家赞科夫所说:“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一点是要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一、师生关系的类型从不同角度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有不同的类型,认识不同类型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自觉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德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育过程中存在着忽视师生关系、或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及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类型,人格、知识、感情、表象、权力是教师主导德育过程师生关系形成的基本制约因素,教师正确观念的树立、修养的提高、主动接近学生、和谐施教,是增强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持续性、整体性、并调动教与学积极性诸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面对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实现学生的课堂参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挖掘教学活动的兴趣引发因素等措施可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活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树立威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缓和和解决教育过程产生的矛盾,提高教育教学效率。那么,怎样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呢?(一)严于律已——建立融洽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二)爱心——建立融洽和谐师生关系的条件;(三)公正——建立融洽和谐师生关系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教与学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教师与学生是教学主体 ,教材、设施、设备是媒体、是中介。他们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要素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要素的协调动作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一、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1 .课堂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的角色是传授知识 ,带领学生记住概念。如何讲清楚概念法则等 ,强调双基 ,强调灌输、记忆。教师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播者等。2 .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够。学生的角色定位是一种接收器 ,被动地听、机械地模仿与记忆。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一切听教师的。3.师生合作程度低。不是师生合作共同…  相似文献   

14.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功进行教育活动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也有助于改善师生间的关系,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朝着更加平等、民主、和谐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评价专指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客体对象所进行的评价活动,其评价范围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其价值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由此,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评价也成为现代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成功教学的基础,而且是进行各种教育决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事半功倍的重要内容。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的方法,也包括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教与学的关键。教学方法是师生相互联系的方式。教和学两者要和谐统一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使两者趋于和谐统一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做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特点,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由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到兴趣浓厚。新型的师生关系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7.
课堂的组织管理教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控制活动,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必要的教育手段,以促使教育者向着教育目的指标的方向发展。课堂组织教学包括教师在对学生施行教育活动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行为。例如,创立和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气氛,建立和维护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正确处理学生的突发事件,让学生能自始至终保持旺盛的精力,高亢的情绪认真听课,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教学过程内,能达到一种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为了形成良好的课堂组织管理教学,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课堂组织管理教学的理论,深刻…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开展教育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师生关系出现的偏差 ,已严重影响尊师爱生关系的建立。教师要提高对师生关系在教育中价值的认识 ,严于律己 ,为人师表 ,摆正关系 ,改善与学生的交往方式 ,在互相信赖的基础上实现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是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一种国民教育,主体性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关键.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而改革传统的课堂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中学政治课教师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主动地投入认识活动,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来实现自我的发展,本人认为,关键要科学地解决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的统一,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和谐中进行.如何才能使“教”与“学”在和谐中进行呢?  相似文献   

20.
华语教学在汉语教学中比较特殊。华语教学趣味性因素的研究有助于华语教师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华语的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华语教学的趣味性主要集中体现在汉字本身的趣味性、华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组织、和谐的师生关系、华语教学课外活动趣味性组织这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