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论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时,明确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就是共性、绝对性,而矛盾的各各特殊便造成个性、相对性。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在哲学史上,象这样把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辩证关系提到“矛盾问题的精髓”的高度,还是第一次。究竟能否看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回答这一问题,需要从认识史(特别是唯物辩证法创立以来)关于一般与个别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去探寻“矛盾问题的精髓”说形成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在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在《矛盾论》中第一次提出了“事物矛盾精髓”的理论。可以说,矛盾问题精髓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基本原则的哲学概括,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贡献。 一 《矛盾论》是在1937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存在于党内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矛盾论》中有一个贯穿全书的基本思想,这就是毛泽东同志称之为“事物矛盾精髓”的东西,即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相互关系的原理。 事实上,《矛盾论》中所论述的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许多原理及其相互关系都是围绕着这个基本思想展开的。例如,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相互联结、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贯通,具有同一性,这是普遍性,但不同的矛盾或同一矛盾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矛盾双方是怎样同一的,其形式和情形又是不相同的,具有特殊性。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它在内容上有着最大的普遍性和概括性,这是共性,在形式上有着无限多样性。这是个性;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讲的是矛盾的共性、绝对性,而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矛盾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毛泽东同志根据列宁的论述,在《矛盾论》中进一步阐发了这一原理。怎样理解矛盾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理论界众说不一,有的同志坚持这一论点,但却把相对和绝对的关系,说成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有的同志则根本否定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相对、绝对关系。这些同志的失误都在于没有从事物矛盾运动过程中去考察,研究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一 列宁在《谈谈辩证法》一文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事物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原理。他指出:“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毛泽东同志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把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看作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从事物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过程来考察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对和绝对的关系。认为对立面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指出,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这为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提供一把钥匙。有些同志不承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范畴,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能正确把握商品经济的共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就是矛盾的共性、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就是矛盾的个性、相对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辨证法。”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基本原理,运用辨证思维认识论的方法论,客观的分析我国近几年来经济决策中某些失误问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揭示了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指出,“关于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一般和个别的辩证法,在几十年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它已成为我党指导实际斗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生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这样的科学概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客观世界中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统一。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通过实践从个性中把握共性,从相对中找出绝对,发现其运动规律,用以指导改造客观世界的无限发展的辩证过程。我们党内的教条主义者,正是由于不懂得这一点,在指导中国革命时,才一再地犯错误。毛泽东同志曾严肃批评他们“不懂得人类认识的两个过程的互相联结一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他们完全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毛泽东》合订本第298页)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密切相关、息息相通的。因此,认真的研究这个问题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改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许多同志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具有双重含义,即既指矛盾存在的绝对性,又指矛盾的共性。这种观点是不成立的。赋予矛盾普遍性双重含义造成不可避免的逻辑矛盾。矛盾的普遍性和共性应该各自单独成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不同于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正确把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有待于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作出科学的概括。  相似文献   

9.
对立统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矛盾论》紧紧围绕这个核心,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刻的阐发,出色地完成了列宁提出的“说明和发挥”的任务。首先,《矛盾论》说明和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的思想; 其次,它详细地阐明了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含义,特别阐明了认识矛盾特殊性的重要意义; 其三,它提出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矛盾问题精髓的著名论断; 其四,它提出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可以互相转化的思想; 其五,它深刻地阐明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从内涵上看矛盾的普遍性这一概念,按照恩格斯、列宁的解释和毛泽东同志的定义,是指矛盾的普遍存在。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把它表述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简言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  相似文献   

11.
<正> 在哲学教科书中,矛盾的普遍性通常指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无处不在;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无时不有。这是毛泽东同志对矛盾普遍性的概括。理解矛盾的普遍性离不开矛盾的特殊性,因为二者本来是相互联结在一起的。然而从矛盾的普遍性的特定含义到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联结,确有一定的理论困难。究其原因,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对矛盾的普遍性只作了一种意义上的理解,而缺乏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在我国哲学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有的文章和哲学教科书还认为,把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关系提到矛盾问题精髓的高度,是“创造性的新概括”,它“进一步深化了对立统一的学说,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有的文章甚至认为它是整个唯物辩证法的精髓。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同绝对与相对的关系,虽然是互相联系的,有它  相似文献   

13.
矛盾普遍性含义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矛盾的普遍性包括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和矛盾性质的普遍性两个方面。矛盾存在的普遍性是指一切事物和过程中都存在着矛盾,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性质的普遍性是指同类事物中具有共同性质的矛盾。弄清矛盾普遍性两种含义的区别和联系,对于澄清一些理论是非,坚持矛盾问题的精髓十分必要。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和性质的普遍性的基本区别,在于二者研究的对象不同。矛盾存在的普遍性是以“事物”为其直接对象的,矛盾性质的普遍性是以“矛盾”为其直接对象的。前者是说,世界上一切事物始终都具有作为矛盾而存在这样一种共有的普遍的性质。后者是说,某种矛盾在一定范围内的一切事物中都存在着,或者说,某种性质的矛盾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性。简言之,前者说的是事物的共性,后者说的是矛盾的共性。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发挥”,其中,特别是在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以及二者相互关系的问题上,做出了新的理论概括,为唯物辩证法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 关于矛盾的普遍性,毛泽东同志作了精确、全面、彻底的科学概括。他说:“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280页)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从空间上说,不论在什么地方,从时间上说,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存在着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这两个方面的含义是缺一不可的,无论缺少了哪一个方面,都不可能把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贯彻到底。都会给否认矛盾普遍性原理的形而上学观点留下空隙。  相似文献   

15.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以及它們的相互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的問題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辯証法。”毛主席在《矛盾論》中全面地阐述了这个問題,我們学习《矛盾論》时,自然应当首先把这个問題学好。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毛主席在《矛盾論》中指出:“矛盾的普遍性或絕对性这个問題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說,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說,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終的矛盾运动。”“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这就是說,世界事物尽管千差万别,但它们都存在着矛盾,沒有矛盾的事物是絕对不存在的。自然和会社各种事物都存在矛盾,因而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它的主要任务就在于揭示自然界各种事物自身的矛盾规律;以社会历史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  相似文献   

16.
姚伯茂同志认为,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是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 毛泽东同志的意见正确,还是姚伯茂同志的这个意见正确? 我们认为,还是毛泽东同志的意见正确。 姚伯茂所以会得出“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的结论,是因为他把“矛盾问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在研究矛盾問題、对立統一规律时,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他在详細地分析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后指出:“这一共性个性、絕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問題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拋弃了辯証法。”这一思想,是研究客观辯証法和主观辯証法的科学的概括,是研究辯証法的对立統一规律的深刻的理論总結。深入地、全面地学习这一思想,对于掌握、应用馬克思主义的唯物辯証法,反对形而上学,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特别着重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联结上,详尽透彻地阐述了矛盾法则。这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史上,实为精彩的篇章。毛泽东同志使用“联结”一词,在《矛盾论》中共有十处。它的含义是指矛盾同一性,即对立双方的互相依存和互相转化。本文拟根据这一论述,就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的统一、对立的联结的原理及其在分析、解决矛盾时的重要意义,谈谈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19.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既有相对性,又有绝对性。“有条件的相对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事物的矛盾运动,在相对之中有绝对,同一之中有斗争,特殊之中有普遍,个性之中有共性。对立统一,是矛盾运动的普遍规律,也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此,看问题,一定要严格遵循对立统一的法则,切忌抽出矛盾的一方,任意绝对化,从而排斥或根本否定另一方的合理性。可是,在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中,长期以来却存在着这样一个重要的而又急待解决的问题,即无产阶级文学中的“自我”与“非自我”之争。  相似文献   

20.
辩证唯物主义是制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理论基础。对《决定》精神的理解和贯彻执行也应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本文拟就此谈一些认识。一、用共性和个性辩证统一的观点理解和贯彻《决定》《决定》指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制定《决定》的“总要求”。理解和贯彻《决定》,一定要把握这个总要求。这个总要求,反映了共性和个性辩证统一的观点。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问题,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说:“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我们党所一贯遵循的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