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一再强调“不要用名词术语去考学生’的今天,笔者写下这样的标题,未免有“冒大不韪”之嫌。其实,笔者并不反对大纲规定的“精要、好懂、有用”的原则,只是主张密切结合中学生听说读写实际,理直气状地讲名词术语,切实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反复强调小语教学要加强语文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每一位教师都要深刻理解“理念”和“建议”的内涵,把教学植根于生活,将教材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适合学生发展的语文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学的独特魅力,体验到学语文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为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我结合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的教学,在班级开展了以“动物尾巴的作用”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术语规范化既是一种文化创造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传播活动,少数民族语文术语规范是少数民族社会文化活动的基础建设和重要内容。名词术语的规范化对促进民族语文的规范化、标准化,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处理、知识传播、技术传递、科技文化教育、新闻出版,以及消除本民族语文内外的交流障碍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少数民族语文的名词术语规范化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对术语规范化工作的现状、重要性、原则及方法进行探讨,提出规范名词术语的一些可行性建议,以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使名词术语规范化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句话: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课程标准》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个基本理念的论述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6.
国家教委新修订的《中等师范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中规定:“中等师范学校语文教学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这就明确提出了中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任务——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对此,笔者在本文里谈谈如下的几点看法:一、进一步提高在中师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重要性的认识本文所说的美育,是指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传播美,对学生进行正确认识美和理解美,正确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教育。美育,对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指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与生活交互融合的过程中,需以一些操作性强、易被儿童接受的活动为载体。这些活动或模拟生活中的某一情境.或交融于儿童的生活中,能综合各种文体的读写,具有极大的游戏性质。学生不仅要在这些活动中有效进行连环说写活动。还要进行一定的组织、协同、合作活动。仿佛一个读、说、写、做的“原子反应堆”.这就是所谓的生活作文“套餐”。  相似文献   

8.
小学《社会》开设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并完成知识教学,能力培养、品德教育三大任务。达到这些目的必须依靠一定的教学方式或教学模式才能完成。我们认为“参与实践,体验内化”是一条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途径,是学生学习《社会》的方式,也是教师教学的方式。其核心是“体验”,体验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亲身经历(包括去做、去实践、去亲身经历)。学生在教师有效组织的体验教学中把学习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通过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体验、感悟、熏陶、内化,从而促进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小学《社会》体验学习可以从工作三个方面实施。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此,语文教学只让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这里的“自主”,并非放任自流,而是在老师有效的引导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能否较好地运用语文知识及其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全日制十年制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指出:“学生的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可见,  相似文献   

11.
朱丽娟 《新天地》2011,(9):153-154
本文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重视语文的实践性,阐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意义。并结合笔者语文教学实际从两大方面,对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进行了探索:在生活中理解词语、在生活中学习生字、在生活中品味美句;在生活中感悟情感、将学校活动“语文化”、将课余生活“语文化”、将社会实践“语文化”。将语文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具备得心应手的语文能力。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动力和参照,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去关注生活,获得各色人生经验,品位各色别样人生。  相似文献   

12.
一、课题的提出 叶圣陶先生在《略谈学习国文》中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中多处提及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习惯问题。由此可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形成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轻松愉快的良好氛围中,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学会知识。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课标》明确地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因此,要改变过去作文教学“满堂灌输式”的传统,让学生尽可能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写出他们亲历感受的作文,就是所谓的“探究作文”。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交际活动的广泛、活跃、频繁,口语交际越来越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主要交际形式。因而,“口语交际”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的课型,同时它也向语文老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指出:“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可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口语交际的教学必须力求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注重双向互动,可是,在农村学校.“口语交际”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那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口语交际”的魅力,并且逐渐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标准》)这一阐述既符合了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知识乃起源于实际活动”的观点,又符合语文教学实际:学生的负担减轻,从枯燥乏味的重复练习走进知识的海洋。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新语文教学大纲也指出:“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要提高写作能力和培养良好习惯,就要改革作文教学,在注重研究性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善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他们的写作能力才有可能提高,良好习惯才有可能形成。下面谈谈我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实践,提高写作能力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8.
大学英语阅读课新论王丽君《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理工科用)关于教学目的有明确规定: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也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广泛的阅读和其他语言交际活动”。阅读课教学应成为大学英语课教学的...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根据以上要求。笔者就如何才能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谈谈自己在开放式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体验学习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在情感行为的支配下,通过观察、尝试,最终建构新知识的过程。教学中,我们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使数学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