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嵌入性制度视角,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理性选择。然而,身份困境却成为了制约大学生村官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要实现大学生村官政策可持续发展,需要正确引导,科学把握大学生村官身份预期;搭建平台,提前实现大学生村官身份进入;准确定位,事先规避大学生村官身份困境;科学管理,规范完善大学生村官身份考核;落实政策,健全退出大学生村官身份机制。  相似文献   

2.
从2008年至2012年我国将从高校选聘20万名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并不具备公务员身份,大学生村官想扎根基层却面临着政策难以落实、环境难以适应、服务难以到位、个体存在差异、很快流失等方面的困境。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高校和地方政府要为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国家层面力推的服务新农村建设举措,然而大学生村官基层志愿服务却并非一片坦途。本文以苏北地区为例,归纳出大学生村官志愿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困境:主体素质困境——大学生村官内在素质有待提升;政策设计困境——大学生村官身份定位模糊;环境作用困境——农村对大学生村官抵触排斥;组织整合困境——管理部门对大学生村官正式支持不足。据此本文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
高校作为大学生村官的主要培养者和输出者,应当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力所能及的后续服务。农科院校在对大学生村官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方面,具有更加独特的优势。结合大学生村官对农科院校提供专家联系、技术培训、项目合作、继续教育等方面的服务需求,农科院校应重点围绕"一个平台,三大支撑,五项措施",构建长效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村官政策从2008年开始至今,经历了很多发展与完善。为了解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可持续发展情况,2009年、2012年以上海市X区为样本,对大学生村官和村干部进行调研。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总结了大学生村官政策近年来的发展与进步,也分析了大学生村官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仍存在的问题,从自我维度、高校维度、政府维度提出进一步解决大学生村官政策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温州地区大学生村官为例,以温州大学毕业生为主,运用理论研究、实地考察、问卷分析等方法,从大学生当村官的各个方面进行考察,分析大学生村官的生存现状,并就大学生村官任期结束后的发展出路提供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社团的建设在当前高校扩招的大环境下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大学生社团的建设能有效的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并通过社团来向其他学生输入正能量。然而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社团建设却存在不少的问题,如老师资源较少,社团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筹资方式较差等。这些问题实际上都已经成为阻碍大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因素,从分析这些因素出发,进一步解析相应的原因,最后提出几点完善的建议,希望为大学生社团的发展和突围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逐步实施大学生“村官”战略计划,大学生村官从无到有,到快速发展,经历了长期的积累发展过程.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是成长成才的一种正确选择,但由于国家政策的不完备以及大学生村官自身因素等各种矛盾的交织作用,大学生村官在任职期间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本文分析了其心理问题的表现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策略,以期能有效减轻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压力,引导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村官"》是第一部反映执行落实"大学生村官"这个"国家战略"的长篇报告文学佳作,也是傅宁军报告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品。作家以敏锐的判断能力和捕捉能力,展现了"大学生村官"这一新生事物所蕴含的社会历史价值和作为报告文学创作题材的艺术价值。对于报告题材的深度开掘、报告对象的人文关怀、文体意识的自觉回归三个方面的特征,成为这部作品独特的审美诉求。这成就了《大学生"村官"》这部报告文学作品不可替代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指出当前选聘大学生到村担任大学生"村官"模式取得的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下乡服务农村的新模式——担任农村社工。并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指出后者效果更好,也更符合农民的需求。进而提出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要实现从"村官"到社工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在此背景下推进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工作显得尤为迫切且必要。在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互联网舆情监管不力,削弱了大学生法律认知能力;学校法律通识教育缺失,导致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受不良传统情理观念影响,限制了大学生法律实践操作能力等。因此,必须以校园法治网络建设为窗口,优化学校法治宣传环境;以法律通识教育课程为载体,加强学校法律教育力度;以开展法治实践活动为抓手,促进学生用法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村官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导向性政策,旨在推动农村事业的全面发展,该项政策的实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求,大学生村官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群体,有必要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分析该项政策,本文就从人力资源管理流程视角出发对大学生村官政策进行分析,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村官与传统村官心理资本研究——基于湖南的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村官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新群体。由于工作性质及培养目标不同,大学生村官比传统村官所受到的管理更严,肩上的担子更重,导致一些大学生村官在工作心理、工作环境等方面感到很不适应。基于此,对大学生村官与传统村官在自我效能、乐观、韧性和希望等诸多心理资本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大学生村官与传统村官心理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以更好地激发大学生村官与传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伟大中国梦的实现中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村官作为新兴的社会管理角色,在当今基层管理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从公共人力资源视角来看,大学生村官具有服务性、权威性、公开性、时效性的角色特点;存在角色定位不明确、村委管理职能弱化、后续安置不完善、职业化特征不明显等问题;提出将管理权下发、明确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职责、帮助大学生村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等措施来推进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村官”的社会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提高大学生就业水平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双赢战略。大学生"村官"计划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全面分析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村官"的不同评价的基础上,指出选聘高校毕业生当"村官"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举措,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而大学生当"村官"有优势也有劣势,因此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村官"成长的社会环境,因势利导,同时也要交任务、压担子,让他们在实践中尽快成才。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村官制度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还需建立大学生村官的后续发展机制,使大学生在农村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村官不仅是转变农村发展观念,创新农村发展模式,带动农民创业氛围的经济型精英,而且更是改变农村村干部思维理念和领导方式,推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民主型精英,然而大学生村官在发挥其民主功能面临着人情社会、身份障碍等等问题,与以信任、互惠规范、公民参与网络为内容的社会资本理论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为分析和解决大学生村官介入乡村廉政的问题提供全新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是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本文通过对湖北省黄石市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情况的调研,发现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仍存在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模糊、职责不明,知识能力有限、难以融入农村,归属感不强、对未来充满忧虑,乡镇及村"两委"对大学生"村官"培养不够等问题,并提出了从完善大学生"村官"的选聘机制、保障机制、教育培训机制、有序流动机制等方面健全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村官”计划下的高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当前我国为建设新农村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文章在分析研究了“大学生村官”的优劣势基础上,对高等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为农村培养输送各类适合做“村官”的人才,使农村发展能够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路之一。随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进一步推进,实践工作中的诸多问题日益暴露,例如大学生村官的高流失率现象。大学生村官计划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更需要高校教育的鼎力相助。高校作为大学生村官“预”培养的重要阵地,承担着新时期人才培养新任务的挑战。在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