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白酒是物质和文化的融合,独特创新的白酒包装设计已成为产品形象、品牌文化的承载体.白酒包装设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绿色设计为支撑,根据产品的层次定位选择适当的设计元素,大胆探索创新,以设计出富有民族风格、人文精神、品牌内涵及时代特征的白酒包装.  相似文献   

2.
品牌是消费者心智中品类的代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当前中国品牌正面临着品牌发展的多重机遇,同时也面临国际局势紧张、品牌综合实力不强、国际传播意识不高、缺乏系统的传播体系、不善于用文化包装品牌、营销转化率低等困境。中国品牌应在系统化品牌建设思维的引领下,把握企业家队伍、发展战略、产品品质和视觉包装、产品销售模式、媒介策略等关键因素,在品牌成长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在品牌定位阶段,应确立有号召力的发展战略与愿景,采取差异化的品牌定位战略。在赋予品牌内涵阶段,应采用一流的产品品质和独特的视觉包装,用中国文化包装品牌,寻找与品牌契合的信任状。在品牌传播阶段,应通过价值共创模式来提升品牌认知和品牌内涵。在产品销售阶段,应选择有竞争力的销售渠道。  相似文献   

3.
陈晨  王诗怡 《国际公关》2024,(1):104-106
近年来,白酒行业受到新兴酒类迅猛发展的冲击,面临消费者出现断层的危机。如何刺激青年消费者选择白酒消费成为一项重要议题。本文深入探讨正向代际文化对消费者白酒品牌感知价值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验证品牌信任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运用生态美学的视角,从水质之美、酒质之美、园林之美、企业文化之美四个维度审视山西杏花村汾酒文化的建设,对当前及今后的环境和审美文化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乾隆初年禁踩曲烧酒朱批奏折档案中所载汾酒史料的相关史料,以其真实性和权威性,填补了清代前中叶的史籍,尤其是山西史籍对汾酒历史记载的遗漏。将“汾酒”称谓在史籍中的最早记载时间向前提了55年。将“汾酒”称谓在山西史籍中的最早记载时间向前提了147年。同时将康、雍、乾之际,汾酒在清王朝辽阔的疆域内“四远驰名”的实情呈现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我省实际出发 ,提出了培育具有四川历史文化特色旅游品牌、进一步提升四川旅游经济的思路 :(1)挖掘和包装名家古诗文中具有四川特色的旅游景点品牌 ;(2 )发掘蜀文化中具有特色的旅游娱乐品牌 ;(3)挖掘和包装蜀文化中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品牌 ;(4 )打造富有特色的生态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7.
包装是品牌文化重要的载体之一,通过对中西方品牌丝巾包装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国外品牌丝巾倾向于用留白来凸显商标,以提纯的方式彰显色彩与品牌文化的联系,采用经典造型,以注重实用价值的方式让消费者认知品牌的内涵;国内品牌丝巾喜欢用丰富的图形和色彩来吸引目标受众,设计元素张扬杂乱,没有明晰的规划与定位,品牌形象模糊不清,消费者无法通过包装体会到品牌的内涵。对此,我国品牌丝巾包装设计者需要吸取西方的经验和长处,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发展,真正形成品牌塑造的观念。  相似文献   

8.
色彩定位是品牌整体定位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白酒企业色彩定位意识淡薄,其品牌形象普遍存在色彩雷同或色彩执行不规范的现象。在白酒品牌形象色彩定位的过程中,应洞察消费者色彩倾向与其品牌偏好的关系,大胆提炼个性化元素,既保持传统文化特色又融入流行元素,利用色彩的传播优势建立独特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9.
《金陵瞭望》2008,(22):F0002-F0002
江淮名酒带被誉为是“最具自然生态酿酒环境的地方之一”,“江淮名酒带”沿着淮河两岸顺流而上,穿行于沿岸山地和丘陵之间,所到之处形成了众多名优白酒品牌,在白酒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白酒板块文化,有着“江淮第一窖”美誉的口子窖酒,以其不可复制的六大因素,引领高档白酒消费新时代。  相似文献   

10.
电视媒体实行市场化经营后,品牌已经在媒体的各项经营活动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视媒体的品牌经营应包括电视栏目、电视频道和电视媒体等三个层次,应从定位、包装、整合营销等方面来经营电视的品牌,并应在实施中注重品牌的个性、各品牌层次间相互作用、品牌的文化内涵及品牌延伸与扩张等策略。  相似文献   

11.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3.
自建党以来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性质观念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和阶级斗争工具。第二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阶级斗争工具、社会舆论工具。第三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第四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社会舆论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14.
黄帝陵祭祀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晚清以来,革命党人对传统黄帝陵祭祀加以改造利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形成作出贡献。民国时期,借由对黄帝陵祭祀的制度化,黄帝为整个中华民族始祖的身份逐渐广为人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祭黄帝陵的仪式进行了借用与创造,赋予了"黄帝符号"以"劳动人民性"等新内涵。改革开放后,黄帝陵祭祀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还要找到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总结黄帝陵祭祀的有关历史经验,以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分析的理论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的分析是逐渐纳入其框架的 ,总体上通过组织的演进来说明。其代表人物经历了科斯、张五常、威廉姆斯、巴泽尔和诺斯等 ;其逻辑经由交易费用演进为契约合同 ,再由交易维度转向产权的“公共领域” ,最后扩展到国家的作用 ;其中心思想是 :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 ,存在着利用“公共领域”财产的各种各样的组织 ,而国家也是一大组织 ,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为了利用整个社会层面的公共财产  相似文献   

18.
企业理论的发展对产业组织理论演进的影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的基础是企业理论,企业异质性假定对企业同质性假定的替代和企业异质性假定的不断深化是产业组织理论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沿着两个基本方向发展:一是坚持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哈佛和芝加哥学派对企业异质性假定的基础上引入博弈论等新的分析工具,着重研究企业行为及其相互依存关系,形成了以泰勒尔为代表的新产业组织理论。二是修正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和分析方法,在对企业的异质性作出全新假定的基础上,构造新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企业能力理论把企业的异质性归结为企业知识和能力积累的差异,并把产业组织理解为企业专业化分工和企业专业化知识与能力成长的协调机制。企业理论的创新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今我国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已成为构建现代宪政法治秩序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政治运行法治化将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从那些在历史和传统中一直被排除在主体和作者之外的群体--女性、黑人、被殖民者等等弱势群体的角度来看,"作者之死"理论不适合他们.不应该简单地否定主体,否定作者,而应该把被排斥的部分包括进来.不过正是因为"作者之死"理论,传统作者主体的权威地位受到质疑,弱势群体才得以在历史中发现自己的位置.而这种新型的作者主体追求并确立自身的主体性,同时也尊重他人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