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美的客体性和客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后现代语境下,由于主客对立二分的思维模式遭到质疑和消解,美的客体性和客观性仿佛已经不言而喻地被取消了。但是,从本体论(存在论)角度来看,美作为客体的存在是不可能取消的,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不可能构成现实的“主体间性”;从认识论角度来看,美只能是人们认识的对象,美和美感不能混淆,美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的客体的属性;从价值论角度来看,美是客体的审美价值,美离不开人的审美需要和人类社会,但是美可以而且事实上独立于每个审美主体的美感而显现出审美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美和美感在实践中的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和美感是在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社会实践中生成的。这是新实践美学所坚持的根本观点。从实践的整体来看,美和美感是在人通过实践的自我生成过程之中逐渐同步生成的,它们同步生成于实践—创造的自由所生成的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之中。从实践的具体类型来看,物质生产是美和美感生成的最原初的基础,它使人脱离动物界成为人,并且开始了“按照美的规律建造”;话语生产是美和美感生成的中介基础,它使人成为“符号的人”和“文化的人”,从而构筑了“审美的家园”;精神生产是美和美感的最终基础,它使人成为“意识形态的人”,创造了文学艺术的“审美意识形态”。物质生产、话语生产、精神生产交互作用使得美和美感同步生成,相伴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于美感的成因问题,目前美学界尚在进一步探讨,我们认为一个对象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美感,并不是由于审美客体的某些自然属性决定,也不是审美者虚无的观念所致,而是人们从可感的审美对象的外部形式上看到了自身的本质力量,看到了与自己创造力的生活相联系的东西。美感是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统一马克思指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一命题科学地揭示了美,以及  相似文献   

4.
“各个阶级有各个阶级的美。各个阶级也有共同的美,‘口之于味,有同嗜焉’”。(转引自何其芳:《毛泽东之歌》,《人民文学》一九七七年第九期)毛泽东同志关于“共同美”的这一观点,一般被理解为在一定条件下,不同阶级的人,可能对同一审美对象产生相对共同的美感。这种理解固然有道理。然而,美感是美的反映,美是引起美感的源泉。不同阶级的人所面对的各个审美对象,如果不是客观存在着美的某种相对共同性,那种相对共同的美感又从何而来呢?所以,所谓“共同美”,首先应当是指客观存在的美本身的相对共同性,它是由不同价级的人,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积极的相对共同的社会实践所决定的。当人类尚未诞生之时,地球上一切事物,尽管已经存在,并且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不  相似文献   

5.
我们生活在一个美的世界里。在这个美的世界里,存在着多彩多姿、琳琅满目的美:有自然风景的美;有社会生活的美;有艺术作品的美等等。在这一切美的事物中,人是最美的,人的美是美的核心,是美中之精华。囚为在世界万物中,只有人,才具有审美能力;只有人,才是审美的主体,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没有人,根本没有美的产生和发展。只有当人类社会出现以后,人在同自然界作斗争的过程中,由大自然的奴隶逐渐成为主人,人同现实才发生了除实用功利之外的审美关系,人才逐渐产生了独立于使用价值之外的美丑观念,产生了单纯的审美意识。所以,美是人类社会产生  相似文献   

6.
作为精神实践行为的写作行为,它是实践者主体意识的全面展示。而主体意识却不仅仅是个体的自我意识。人作为社会的存在物,主体性虽是其本质属性,但人不是纯粹的主体活动物.因而主体意识必然是个体意识与社会意识的有机统一.所以,充分的主体性一定是主客体运动的双向建构过程。写作行为结果的创造质是审美质与社会质在主体意识中融汇后的表现。审美质使社会质的表现具有了审美效应,社会质使审美质的表现具有了深刻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关于美感的社会根源问题众说纷纭,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美学家都对其作出了不同的却又同是片面的解释.本文运用辩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哲学高度剖析了美感产生的社会根源:认为美感慨不是象唯心主义者断定的是由什么神秘的能力产生,也不是旧唯物主义所说由动物本能产生,美感又能产生于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因为即使是人用于审美的感官也是劳动创造的和在生产劳动中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8.
论审美对象     
古人认为,美就是味、滋味、意味,其主要的美学意义就在于将我们通常分离开来加以研究的美、美感、审美对象连成了一体;并且,味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晶,它既不是客体本身,又不是主体本身,只有在审美活动中,相对于审美主体,才出现了审美对象;相对于审美对象,才出现了审美主体。于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审美对象具有“现量”性(当下生成性)、感应性、虚化性。  相似文献   

9.
人的意识的生成和发展是人的脑髓发展的产物,当审美主体发育基本完成时,审美客体自然就进入审美主体的视野,于是美产生了.美因人的需要而产生,又因人的需要而发展,与人民大众的生活密切相关.21世纪美比任何时候更深刻、更全面地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0.
客观物质世界即是我们的写生对象,也是审美的内容。从自然界的形态、色彩及性格中体验形式美的意境特色,寓意于物的审美内涵;从"人化的自然"中理解到丰富深刻的社会理性内容和情绪色彩;从社会主体人来认识人体、动态、面部、手部与内心世界的关系及其深刻的社会性特征,是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重要活动。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曾指出:“一物的物质属性不是由该物同他物的外部关系产生,而只是在这种关系中表现出来的。”马克思这一观点,在哲学意义上,具有普遍指导性。不仅物的物质属性如此,物的审美属性也一样产生于物自身,但却要在与人的关系中才能表现出来。可见,“关系”是我们把握事物属性(包括审美属  相似文献   

12.
新实践美学与实践观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实践美学在中国当今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新阶段。新实践美学必须全面、系统、完整地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观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实践观点是以人的生存为条件 ,以人的物质生产为中心的社会实践为出发点来论述人的生成和发展的 ,正是在人的自我生成和发展的历史实践过程中 ,实践走向了创造 ,创造达到了一定自由的程度 ,这才产生了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这种审美关系体现在对象之上就是广义的美 ,体现在人这个主体身上就是广义的美感 ,美和美感在自由的创造实践中则生成出艺术 ,美、美感和艺术在实践中不断使人类的生活 (生命 )艺术化 ,实践本身也艺术化 ,最后不断使人的生存艺术化 (审美化 ) ,也就是不断地由自然的必然王国向人类的自由王国飞跃。  相似文献   

13.
论佛教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佛教是怎样表现它的美学思想的?这个问题首先值得研究。美是生活。美存在于客观现实中,又通过人的主观意识来表现;美和美感有区别,又有联系。马克思把美感看成是人类对世界的关系的重要特征之一。美学所研究的正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及其最高活动形式——艺术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  相似文献   

14.
美感是审美主体发现审美客体 "特殊"的情绪、声、光、色、形或运动态势的积极结果."特殊"要转变为主体的美感需要依赖三个条件:第一,客体具有审美潜能;第二,主体具有审美潜力;第三,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建构起审美关系.所以,发现对象的"特殊"是美感产生的前提,审美关系的建构则是美感得以产生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实践美学在中国当今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新阶段,新实践美学必须全面,系统,完整地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观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实践观点是以人的生存为条件,以人的物质生产为中心的社会实践为出发点来论述了人的生成和发展的,正是在人的自我生和发展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实践走向了创造,创造达到了一定自由的程度,这才产生了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种审美关系体现在对象之上就是广义的美,体现在人这个主体身上就是广义的美感,美和美感在自由的创造实践中则生成出艺术,美、美感和艺术在实践中不断使人类的生活(生命)艺术化,实践本身也艺术化,最后不断使人的生存艺术化(审美化),也就是不断地由自然的必然王国向人类的自由王国飞跃。  相似文献   

16.
<正>关于美感,我们认为,作为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一种感受和认识,它首先必然要表现为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统一的心理过程;而从认识的完美程度看,它又有完美的(或理想的)美感和非完美的美感之分.这样,对任何一个感觉机体发展正常的主体,我们所考察的便不是有无美感这一问题,而是有怎样的美感的问题.从审美的完美程度出发,我们可以这样提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美学思想是中华民族先进的审美意识和人民大众的审美需要在理论形态上的集中体现。坚持真善美的统一,并在斗争实践中实现这种统一,是毛泽东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毛泽东肯定生活美与艺术美两种美的不同形态的客观性,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阐释两者的关系,强调文艺家的主体能动性及创作主体与历史主体(艺术对象)的同一性,并对艺术美的创造规律,提出了一系列的美学原则,深刻揭示了艺术美的审美本质。毛泽东的美论和美感论服从干他的社会革命论,他所从事的革命实践和他的审美理想铸造了他美学思想的基本形态——崇高美。  相似文献   

18.
欣赏古典诗词也是一种审美活动,审美活动的结果必然获得审美的快乐。审美快乐的产生需要有两个基本的前提:一是审美客体的媒介刺激作用;二是审美主体的审美需要。对于客体来说,具备可以触动引发主体进行一系列心理活动的媒介越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就越能使主体更为积极地进入审美状态。同样,美这种属性如果离开了人的自身感觉几乎也就无法存在,审美主体自身复杂的心理活动对美感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美感的产生必然是审美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必须经历一个复杂微妙的心理活动过程。由于这些问题牵涉的面很广,本文不可能一一具陈,只能就古典诗词欣赏中作为客体的诗词具有什么样的诱导作用,以及作为主体的观赏者在获取美感时经历了怎样一个心理活动过程做些管窥蠡测的探讨。那么,在古典诗词欣赏中,作为审美客体的诗词本身具有什么样的触动引发作用呢?显然,这种作用的情况是十分复杂的。我国古典诗词的内蕴极为丰厚,一首诗或词往往能给人以回味无穷的享受。而且,凡是有较高思维能力的人,他对一首诗或词的理  相似文献   

19.
宗炳提出的人是精神物的思想在晋宋之际自然审美观念的形成中有两个积极的意义。一是在认识论上把主体分为精神主体和物质主体,彰显了主体的二重性。在这个意义上讲,人是精神物亦可称为人是精神我,以相对于作为物质形态的我。作为精神我,在面对自然的时候,他所追求的就不再是自我道德完美的标志和载体,也不再把自然看成是相互往还的依托或人生的归宿,而看成是超越了自我和超越了现实的自立的对象。相对于儒家以善为核心的自然审美观和道家以真为核心的自然审美观,源于佛陀净土和期往来生理论的人是精神物的自然审美观,其核心在美。具有人是精神物这种主体意识的人所追求的审美的最高境界即是澄神于泥洹之境,自然在他的眼中才真正成了审美的自然。  相似文献   

20.
道德的审美特性与德育审美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道德的审美特性 道德与审美是两个既区别又联系、既分离又融合的概念。道德是指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以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高尚与卑劣、荣誉与耻辱等道德范畴来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和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它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和社会舆论,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理想、信念、习惯和传统。审美是指审美主体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活动,它通过艺术形态和审美心态去把握色彩斑斓的宇宙和人生。具体而言,道德与审美的主要区别有两点:第一,在活动对象和范围方面。道德表现于社会意识和社会实践,它主要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审美不仅表现于社会意义和社会实践,而且存在于人与物质世界、人与自然界、人与艺术作品等方面的关系之中。在活动形态与方式方面,道德主要表现为一定的理性意识和行为规范,审美则主要表现为某种感性体验和情趣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