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信用卡诈骗罪及其司法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莹 《学术论坛》2003,5(1):51-54
信用卡作为我国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一种新型的金融工具 ,它的运用和推广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同时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客观要求 ,本文探讨了信用卡诈骗罪的特征、在司法认定和量刑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浅析信用卡恶意透支的几个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信用卡透支问题,剖析恶意透支行为的表现、性质及司法认定,进一步提出了本人关于信用卡恶意透支犯罪主体完善的看法,以求共识。  相似文献   

3.
白云 《北方论丛》2020,(2):39-46
网络空间个人信息权利保护日益受到重视,个人信息保护的义务及民事法律责任在学界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由于网络空间个人信息保护的特殊性,从本质上看是个人信息利用中的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的义务主体应进行类型化的研究,并赋予主体积极的义务。根据网络空间个人信息收集与利用情况的不同,网络空间个人信息保护的民事法律责任应当包括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网络空间个人信息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是一个多元化的体系,便于信息主体的权利救济。结合我国法治建设的具体情况和信息产业的发展,网络空间个人信息保护宜采用综合立法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张信柱 《理论界》2007,(11):248-248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公民有依法及时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义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呈逐年上涨趋势,但是我们仍应清醒地认识到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漏洞,个人所得税的增长水平与实际货币工资基金的增长水平相比,还有相当悬殊的差距,个人所得税偷税、漏税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因此,如何完善和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工作,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拟就信用卡制对完善和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信用卡用起来方便省事,但使用不当,就会多交许多不该交的费用。因此,在使用信用卡前一定要了解其功能,否则误解了信用卡,到头来就会得不偿失。那么,持卡人究竟存在哪些误解怪圈呢?误解一信用卡取现很方便实惠有人把信用卡当成借记卡(储蓄卡)使用,有钱了存入,想花钱时再取出,这是不对的。因为,即使是自己存钱入信用卡,支取时不管是在本地银行  相似文献   

6.
名人代言虚假广告民事法律责任的理论依据与合理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假广告的盛行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秩序,名人代言虚假广告所造成的影响与危害性更是如此。而在我国的现行法律法规中,规范个人代言虚假广告及其法律责任仍显空白。通过分析借鉴国内外规制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相关制度,我国应将名人纳入虚假广告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范围,并确立无过错归责原则和惩罚性赔偿制度,进一步完善广告审查机构的专业性和审查范围。在司法层面,通过扩大诉讼主体范围,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对名人代言虚假广告进行规制,充分地保障消费者群体的利益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经济法的实质是保障个体权利的实现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经济法责任作为经济权利、经济义务实现的保障机制,在整个经济法基础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经济法目的实现的最后一道屏障。经济法责任因其社会性、综合性与双重性而构成自己特殊的责任制度体系。这一体系包括调控主体的经济违法责任、经济侵权责任、经济补偿责任和受控主体的经济法责任。无诉讼即无权利,要实现经济法责任,突破传统的诉讼模式,建立经济诉讼模式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是对商业银行在人民银行的备付金账户出现透支现象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并针对商业银行的备付金管理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陌 《兰州学刊》2009,(Z1):124-126
法律责任是法的基本构成要素,权利的行使、实现,义务的履行,纠纷的解决,都要归结为法律责任。所以,和其他部门法一样,法律责任同样也是经济法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违反经济法法律规定是一定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我国的经济法制建设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较晚,几乎是与民商法、行政法同时发展的,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其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部门法的巨大阻碍和排拒。这样使得经济法责任如何存在备受关注。文章通过对经济法的法律责任的分析,认为其责任承担方式应该是一种综合性的,包括民事、刑事、行政责任以及社会责任在内。我们必须承认,现在社会中有越来越多的现象很难用这三种责任进行规之,或者说有一些规制的手段难以划入以上任何一类之中,比如,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义务等。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引入一个新的责任形式——社会责任,作为第四种法律责任存在。  相似文献   

10.
鲜明 《天府新论》2005,(Z1):178-17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雇主人身损害赔偿责任成为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雇主人身损害赔偿责任包括三种形式雇员从事雇佣合同行为时致他人人身损害的,雇主承担赔偿责任,但可以向有重大过失的雇员追偿;雇工从事雇佣合同行为时候遭受人身损害的,雇主承担无过失责任;第三人伤害雇工的,雇主与第三人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11.
高象琨 《理论界》2009,(8):99-100
信用卡的产生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和使用信用卡,一双双"黑手"也在伸向信用卡.本文从信用卡诈骗罪的概念和手段入手,对其司法认定及防治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小时候,因为家境贫寒,我不能像同龄的孩子那样,有漂亮的衣服穿,有可口的零食吃。每当那些家庭条件好的小伙伴在我面前穿着新衣服,吃着零食,我就会羡慕不已,甚至十分嫉妒。日子久了,我开始恨我的父母,恨他们没有能力让我跟其他小伙伴一样。我开始不再用心学习,三天两头逃课,故意给父母添堵。父母从家长会得知我的情况,很生气。当他们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披露制度作为证券法的核心,在上市公司收购这一特殊的证券交易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保障上市公司收购稳定、持续、健康发展,上市公司收购信息披露责任制度的构建就显得格外重要.虽然包括新《证券法》在内的相关法律法规在信息披露责任制度方面作出了一些规定,但这些相对于我国当前上市公司收购活动开展的实际需求和投资者利益保护来说还相距甚远.应从信息披露的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两个方面对我国信息披露责任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信用卡是一种消费信用工具 ,具有方便消费者的特点。我国的银行信用卡业务起步虽然较晚 ,但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稳步推进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 ,已形成较大规模 ,并发挥着一定作用。然而随着业务发展的不断深入 ,很多问题和矛盾也日益显得突出 ,迫切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5.
试论公司社会责任的法治化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公司社会责任法治化进程的简短回顾,对我国《公司法》中公司社会责任具体内容的梳理与归纳,揭示了《公司法》中规定的公司社会责任,仅是法定的公司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是我国公司社会责任法治化的开始。同时,对我国公司社会责任法治化如何开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1995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中规定了信用卡诈骗罪。2005年2月《刑法修正案(五)》在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客观方面增加了“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这一行为方式。这种犯罪行为具体包括的要素有:行为人使用了虚假的身份证明;行为人骗领到信用卡;行为人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  相似文献   

17.
降低信用卡风险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卡业务发展迅猛,但存在风险不容忽视,主要存在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欺诈风险。笔者通过对信用卡风险的分析,提出加大信用卡审查力度、把好发卡关、尽快出台存款保险制度和完善担保制度、建立风险预警和催收机制、持卡人不在陌生网站消费、养成良好的用卡习惯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伪造信用卡犯罪法律适用疑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金东 《理论界》2008,(11):84-85
伪造信用卡犯罪目前在我国日趋严重,而司法实践中关于该种犯罪法律适用的若干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和争议。本文以解决司法实践中相关疑难问题为出发点,对伪造信用卡犯罪中"伪造"的认定、伪造犯罪是否以行使目的为必要、既遂形态的认定、伪造信用卡后又使用的犯罪行为的定性、相关罪名界限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9.
论信用卡犯罪的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谱 《兰州学刊》2005,(4):182-185,176
随着信用卡的数量及其软硬件环境、发卡银行、交易额等方面的飞速发展,信用卡犯罪在世界各地愈演愈烈,其社会危害性也日益加大.笔者结合自己所学的法律和侦查学知识,首先分析了信用卡犯罪现状与特点,接着论述了新的形势下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此类犯罪,最后对适用信用卡犯罪的防控策略等问题进行了一番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既有研究忽视了社会空间对新媒体与透支型消费观念的调节作用,文章基于中国社会综合调查数据(CGSS2010),运用有序Logit模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如下三点发现:(1)地区位置上,较之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个体的透支型消费观念更易受新媒体影响;(2)社会阶层中,个体所处阶层越高,新媒体对其透支型消费观念的影响越大;(3)社会空间中,新媒体对个体透支型消费观念的影响呈“W”分布,整体上呈现由强到弱的衰减趋势.其中,对东部地区上层,中西部地区中层及中西部地区下层个体的透支型消费观念具有显著影响,而对中西部地区上层、东部地区中层及下层个体的透支型消费观念影响有限.文章的结论和政策含义在于:新媒体促进了个体透支型消费观念,但社会空间呈现不规则性,这可能缘于权力结构的单一化,因而要改善权力结构失衡,合理引导新媒体资源的配置和纠正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