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1995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中规定了信用卡诈骗罪。2005年2月《刑法修正案(五)》在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客观方面增加了“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这一行为方式。这种犯罪行为具体包括的要素有:行为人使用了虚假的身份证明;行为人骗领到信用卡;行为人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  相似文献   

2.
1995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中规定了信用卡诈骗罪。2005年2月《刑法修正案(五)》在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客观方面增加了“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这一行为方式。这种犯罪行为具体包括的要素有:行为人使用了虚假的身份证明;行为人骗领到信用卡;行为人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  相似文献   

3.
信用卡用起来方便省事,但使用不当,就会多交许多不该交的费用。因此,在使用信用卡前一定要了解其功能,否则"误解"了信用卡,到头来就会得不偿失。那么,持卡人究竟存在哪些误解怪圈呢?误解一信用卡取现很方便实惠有人把信用卡当成借记卡(储蓄卡)使用,有钱了存入,想花钱时再取出,这是不对的。因为,即使是自己存钱入信用卡,支取时不管是在本地银行  相似文献   

4.
王晨雁  施卫忠 《学术论坛》2006,(12):141-144
《关于<刑法>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和《刑法修正案(五)》,对于刑法意义上的“信用卡”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并且补充了数种信用卡犯罪的行为模式,为有效地打击和预防信用卡犯罪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法律依据。但是,全国人大的这一最新立法仍存在不完善之处。文章针对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对象问题、盗窃并使用信用卡问题、网络信用卡犯罪问题、单位信用卡犯罪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高象琨 《理论界》2009,(8):99-100
信用卡的产生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和使用信用卡,一双双"黑手"也在伸向信用卡.本文从信用卡诈骗罪的概念和手段入手,对其司法认定及防治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张瑾 《家庭科技》2014,(8):45-45
随着信用卡支付业务的日益发展,信用卡为我们带来的消费便利已无需赘言。但相对于刷卡时的轻松而言,信用卡还款就没有那么便利。在还款渠道日趋丰富的当下,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其他还款渠道,就能省心省钱。支付宝还款持卡人可使用支付宝账户进行跨行、跨地区为信用卡还款。根据最新政策,电脑端使用支付宝为自己信用卡还款,将继续免收服务费;  相似文献   

7.
论信用卡犯罪的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谱 《兰州学刊》2005,(4):182-185,176
随着信用卡的数量及其软硬件环境、发卡银行、交易额等方面的飞速发展,信用卡犯罪在世界各地愈演愈烈,其社会危害性也日益加大.笔者结合自己所学的法律和侦查学知识,首先分析了信用卡犯罪现状与特点,接着论述了新的形势下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此类犯罪,最后对适用信用卡犯罪的防控策略等问题进行了一番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陈祥民  刘玲玲 《理论界》2009,(9):191-192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用卡业务量的迅猛增长,信用卡犯罪也日益严重,手段不断翻新.且呈现出职业化、智能化、国际化的新趋势,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痼疾.如何有效防范、控制和打击信用卡犯罪.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的重要研究课题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我国信用卡犯罪及对策为视角,在阐释我国信用卡犯罪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讨了我国防范和控制信用卡犯罪的宏观对策.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信用卡业务存在的主要风险及原因信用卡业务的风险,一般是指信用卡在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发卡机构、持卡人和特约商户所遭受的非正常的经济损失,它贯穿于信用卡的使用、支付等各个环节。信用卡业务风险主要包括:1、持卡人信用风险。发卡行授予持卡人信用卡的主要依据是该客户当时的经济状况和信誉程度。如果持卡人的职业、收入、社会地位发生变动,经济状况恶化以致无力偿还时就会引发信用风险。2、不法分子冒用、欺诈风险。不法分子利用偷窃、拾得或其他方式获得信用卡后,通过模仿持卡人签名、伪造身份证等手段,冒充持卡人进行欺诈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信用卡犯罪也在我国出现,并日趋严重。为了严厉打击这类犯罪,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5年6月30日通过的《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增加规定了信用卡诈骗罪;最高人民法院于1996年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其中第7条对信用卡诈骗罪的认定及数额标准作出了司法解释;1997年修订的我国《刑法》吸收了上述规定,设专条(第196条)规定了信用卡诈骗罪。鉴于我国信用卡诈骗罪作为犯罪予以刑事惩处的司法实践的起步较晚,如何正确理解和认定信用卡诈骗罪,并加以处罚,有着重要的现实…  相似文献   

11.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行为的定性分析与司法适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刑法典第196条第3款规定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 ,以盗窃罪论处。这一规定解决了司法实践中长期存在的定性分歧问题 ,但从刑法理论的角度分析 ,这一规定的合理性尚值得斟酌。本文就盗窃信用卡并使用行为的定性问题与司法适用问题作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信用卡是身边方便的"资金池",一些投资者在股市满仓后,想利用信用卡取现来获得更多本金。那么,这一想法的可行性如何呢?操作方便,但成本很高信用卡的取现额度通常为信用额度的一半,有些信用卡中心还会上浮优质客户的取现额度。需要注意,大多数银行的信用卡取现标准是每卡每日限额2000~5000元。对股票投资者来说,要取出较多资金,不仅需要有较多卡片,而且还得分多日领  相似文献   

13.
“信用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商品经济运行中一种安全、灵活、快捷、方便消费者的凭贷工具。由于“信用卡”在我国市场上使用时间较短,还缺乏经验,所以存在不少问题。探讨“信用卡”的发展历史,研究“信用卡”运行中的法律问题,采取必要措施,保证“信用卡”健康有序地运行和发展,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用信用卡透支消费的人越来越多,但利用信用卡的免息期透支买货币市场基金,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使用信用卡消费,一般都有20-50天的免息期,在这个免息期内,您可以将这笔钱投资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一般在2.7%,相当于现在3年期定  相似文献   

15.
祖远 《家庭科技》2012,(9):45-46
如果你刷卡1000.1元,但只还了1000元,对不起,银行还是会按照1 000.1元罚息。你还别不服气,信用卡就是这么"坑爹"。在刷信用卡的时候你是不是感觉很爽,总觉得好像不是花自个儿的钱似的。其实,很多信用卡的使用规则看起来很贴心,可一旦你不小心,它就会"吃掉"原本属于你的钱。谨记"零头未还,全额罚息"信用卡达人们基本都有"零头未还,全额罚息"的教训。李琳是"资深刷卡族",早在2005年,她就有了  相似文献   

16.
在消费者使用信用卡的过程中,外界刺激(商品促销打折、商品包装和别人的建议等)会显著影响其循环信用使用行为。同时,消费者的个人特质起调节作用,其中物质主义价值观与信用卡态度各维度态度(认知态度/情感态度/行为态度)显著正向调节该影响。  相似文献   

17.
信用卡业务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可观的市场规模,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在人力。设备及风险等方面付出了较高的代价。以往的快速发展是在高投入基础上维持的,经济效益并不高,而且这种粗放型经营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形式发展的要求,信用卡业务走向集约化经营已成大势所趋。本文就当前信用卡业务如何由粗放型经营转向集约型经营作一些探讨。一、信用卡业务粗放经营的现实表现1.思想观念滞后。突出表现在一些基层领导对信用卡业务重视不够,认识不高,而且受传统业务的影响,习惯于总量扩张型的粗放经营,重发展、轻效益的倾向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18.
伪造信用卡犯罪法律适用疑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金东 《理论界》2008,(11):84-85
伪造信用卡犯罪目前在我国日趋严重,而司法实践中关于该种犯罪法律适用的若干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和争议。本文以解决司法实践中相关疑难问题为出发点,对伪造信用卡犯罪中"伪造"的认定、伪造犯罪是否以行使目的为必要、既遂形态的认定、伪造信用卡后又使用的犯罪行为的定性、相关罪名界限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了遏制信用卡犯罪的不断增长势头,我国的《刑法》《刑法修正案(五)》以及《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共同构成了当前我国信用卡犯罪的刑事规制体系。当前信用卡犯罪刑事规制的特点是:信用卡犯罪的罪名体系经拓展后更趋于完善,犯罪行为按照信用卡的制卡流程进行规制更趋于全面,定罪标准具体明确更趋于精细化。然而,信用卡犯罪刑事立法在犯罪主体和经济犯罪立法模式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最近,招商银行对其信用卡的持卡人在境内人民币取现手续费率从原来的3%下调至1%,最低额度从每笔30元降到10元。据了解,眼下各商业银行的信用卡取现手续费可谓五花八门,使用者不管是在柜台还是在柜员机,只要使用信用卡提取现金,都会有一定的费用产生,费率0.5%-3%,有的银行还设有1-30元的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